「战役」岱崮保卫战:抗战期间 一场堪称神来之笔的保卫战

山东沂蒙山区的蒙阴县境内,有两座具有传奇色彩的山崮——南北岱崮,抗战时期令日本侵略者魂飞胆丧的岱崮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1943年11月,93名(最初130余名)八路军指战员坚守岱崮之巅,与2000多名日伪军血战18天,以牺牲2人、伤7人的轻微代价,取得毙伤敌300余人并顺利突出重围的重大胜利,创造了八路军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又一模范战例。

日伪进犯沂蒙咽喉

1943年11月3日傍晚,八路军山东军区所属鲁中军区第2(沂蒙)军分区11团3营副营长张栋,忽然接到紧急通知,让他去军分区司令部接受任务。张栋晚饭也顾不得吃,匆忙赶往司令部。

军分区司令员吴瑞林一见到他,招呼也没有打,就直奔主题:“11月1日,日伪军2万余人分进合击我鲁中沂蒙山抗日根据地,扬言要在3个月内彻底围歼我军主力……”

「战役」岱崮保卫战:抗战期间 一场堪称神来之笔的保卫战

参加南北岱崮保卫战的部分战斗英雄

吴瑞林喝了一口水,接着说道:“这次日军来势汹汹,鲁中军区王建安司令员和罗舜初政委,已经命令我分区坚决扼守敌人进犯沂蒙山抗日根据地腹地的咽喉之地——南北岱崮,牵制并迟滞敌人的进攻。分区已经决定由你营8连和7连1排担任这一任务,你负责统一指挥。”

“请司令员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只是……8连不满员……”张栋先是立正,然后又扮了一个鬼脸说。

“你小子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不过,我们只能拿出这么多了。”吴瑞林笑着说道:“你别忘了,岱崮可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啊!1940年3月5日,国民党顽军8000余人疯狂围困大崮山抗日根据地,我蒙阴县大队坚守南北岱崮将近3个月,无一伤亡,胜利完成了守崮任务,已经让岱崮小露了一下锋芒……”

张栋在沂蒙山区转战多年,对这儿的地形也非常熟悉。蒙阴县地处沂蒙山区北部,境内拥有世界上惟一的山崮地貌群。南北岱崮坐落在蒙阴县城东北的大崮山上,突兀而立,20余米高的崮顶陡峭如削,崮顶平整,面积约1~2平方千米,两崮相距1500米,是从鲁中到鲁南沂蒙山区腹地的咽喉要地。早在抗战之初,抗日军民就在南北岱崮上修建了掩体等坚固工事。

次日一大早,张栋就率8连和7连1排开进了南北岱崮。张栋马上召开了一个由8连连长冯化德、指导员李玉堂、副连长张贵尧和7连指导员姜崑等军政主官参加的军事会议。会上,张栋命令冯化德、李玉堂率8连1、2排的60多人扼守南岱崮;他和姜崑率8连3排、7连1排的约70人扼守北岱崮。

接下来,指战员们都投入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各排抓紧时间,不分昼夜,在崮顶的周边凡是能挖掘的地理区域挖出一道1.5米深的交通壕,构筑起各种火器和单人阵地,挖好单人防空防炮洞。在崮顶的山包上,以班排为单位,挖掘了坑道和山洞,以备部队隐蔽和储藏粮食、水和弹药等作战急需物资。

在各项物资准备上,他们特别储存了大量手榴弹和1.5千克重的大型手雷,以增强防卫力量。在蒙阴县武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动员下,当地群众不分昼夜蚂蚁搬家似地将大缸、水和粮食等物资运到崮顶。

与此同时,指挥员们还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党内、后党外做好层层动员,要求干部、党员要身先士卒,带领战士沉着应战,勇猛顽强打击敌人,要经得起残酷斗争的考验,牢固树立人在阵地在的思想。有的战士还提出要杀敌立功争取火线入党,广大指战员士气高昂,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只等敌人送上门来。

「战役」岱崮保卫战:抗战期间 一场堪称神来之笔的保卫战

巍巍群山之中的南北岱崮

11月10日黎明,日伪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进逼大崮山脚下。为了将敌人“钓”来,张栋派出几拨袭扰小组,边打边撤向岱崮。午后,两三千名日伪军被吸引到南北岱崮,他们根据当地汉奸提供的情报以及上午的种种迹象“分析”,南北岱崮一定驻有八路军“主力”,决定先把岱崮包围起来。

至此,一场激烈的攻防厮杀战斗一触即发,具有传奇色彩的岱崮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我军凭险痛歼敌人

日伪军经过11、12两日的调兵遣将和构筑工事,自认为可以稳操胜券了,就在13日天亮时开始了行动。随着几颗信号弹的冉冉升起,敌人架着云梯首先对北岱崮发起攻击。

当敌人爬到离崮顶100多米的时候,张栋一声令下,霎时间,猛烈的枪弹、手榴弹,夹杂着战士们顺手掀下的滚滚巨石,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敌人。一窝蜂的敌人显然被八路军突如其来的迎头痛击打懵了,赶紧溜了下去。日军见北岱崮攻不上去,就将攻击的矛头对准南岱崮,同样遭遇了失败。

当天,敌人又组织了多次轮番进攻。我守崮部队严阵以待,因为弹药有限,为了多节省一颗子弹多消灭一个敌人,我军采取了“三不打”的战法,即:距敌人远了不打,步、机枪瞄不准不打,敌人不接近到手榴弹投掷距离不打。敌人的每次进攻均告失败,始终被阻在两崮脚下。

14日,敌人在步兵攻击失利后,采取了以大炮轰击和飞机轰炸为主的轰击战。两个山崮火光闪闪,黑烟滚滚,弹片、石块四处横飞。为了对付敌人的狂轰乱炸,我军安排少数哨兵坚守岗位,监视敌人的动向,其他指战员全部躲进坑道、山洞的掩体里。战士们亲眼看着敌人飞机扔下来的炸弹,不是落在无人的崮顶上,就是落在山崖下,根本扔不到修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掩体里。因此,任凭敌人的飞机和大炮怎么轰炸,始终动不着我军的一根毫毛。

但是炸弹的震动力非常强,我军不少人被震得鼻子和耳朵出血,所以敌人每次轰炸前,战士们都要张开大嘴,避免震聋耳朵。尽管这样,我军还是遭受了一些损失,主要是一些战士耳朵被震聋了,有的掩体被炸塌了,两个大水缸被震破了,不少干粮和粮食也被炸飞了,这给我军下一步的坚守造成了极大困难。

「战役」岱崮保卫战:抗战期间 一场堪称神来之笔的保卫战

任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时的张贵尧

轰击停止后,不等硝烟散尽,日军又开始对岱崮发起轮番围攻。这一次,日伪军冲锋的劲头大了许多,他们以为,经过这么一番猛烈的轰击,不会再遇到像样的抵抗了,说不定崮顶上连个喘气的老鼠也没有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当爬到两崮脚下时,我军又居高临下投下滚石、手榴弹和大型手雷。

为了节省弹药,指挥员命令将成束的手榴弹拉火线系在一条长长的绳子上,悄悄地放到悬崖底下,在敌群中拉响,有效地杀伤了敌人。同时,我军战士还巧妙地把地雷滚到敌群里爆炸,对于爬上云梯的敌人,战士们就用刺刀挑、石头砸。在一阵阵轰鸣的爆炸声和滚石声中,敌人跑又跑不掉,躲也没处躲,又死伤了一大批,只得又败下阵去。

为了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指战员们白天坚守阵地阻击敌人,夜间则抓住敌人不善夜战的弱点,组成小分队悄悄下来主动向敌人出击。他们有时把地雷埋到山下,炸得白天进攻的敌人死伤累累;有时往敌宿营地打冷枪,故意惊扰敌人,消耗其弹药,弄得敌人白天进攻失利,夜晚也不得安宁;有时还绕过敌人的重重包围,同上级取得联系……

因为我军积蓄的粮食和水大多毁于炮火,两崮开始缺粮断水了,弹药也越来越少,山上的寒风轻轻一吹,就能穿透战士们单薄的军衣。但是,指战员们都抱着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继续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粮食没有了,他们就吃草根树皮;水没有了,嘴唇干裂了,他们就把被炸破的水缸里残有的冰凌敲下含到嘴里。

经过9天激战,敌人始终被阻在山下,无法靠近一步,彻底打破了敌人3天拿下岱崮的狂言。

11月19日,吴瑞林司令员鉴于两崮给养急缺的严峻情况,为了坚持战斗,果断命令姜崑率7连1排撤出北岱崮,专门担负对8连的弹药、粮水等物资供给任务。就这样,此后坚守南北岱崮的,就只剩下张栋和8连的93名指战员了。

7连1排撤出时可能被敌人发觉了,敌人估计到山上已经缺粮断水了,就开始采取封锁手段,企图把八路军困死在崮顶上。敌人在南北岱崮的半山腰每隔二三百米就设立一个封锁哨卡,派兵把守,筑成了一道篱笆墙式的封锁圈。每到夜间各个封锁点都点燃篝火,从远处眺望,火光闪闪,连成一圈。

「战役」岱崮保卫战:抗战期间 一场堪称神来之笔的保卫战

何法祥(右)、赵承凤两位将军为岱崮保卫战纪念碑揭幕

针对敌人的这一伎俩,姜崑决定选拔体壮、机警的战士5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各组在一名班长的带领下,用油布封住水桶口,粮食分成数十千克的小包,用麻绳牢牢捆在战士的脊背上,乘黑夜分头从敌人的篝火间匍匐穿过封锁线,将物资送上两崮崮顶。就这样,7连1排在7个夜间,连续多次运送物资到岱崮崮顶,确保了8连扼守任务的胜利完成。

铁血勇士胜利突围

日军绝对没有想到,两个小小的岱崮山顶竟然久攻不下,气急败坏,使出了恶毒的一招——出动飞机向我军阵地施放窒息性毒气。我军指战员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还有的急忙跑出坑道呼吸新鲜空气。幸好,这期间敌人并没有进行炮击或者发起进攻。不久,敌人架着云梯又发起了冲锋。我军顽强抗敌,硬是又把爬上来的敌人打了下去。

不久,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敌人架着云梯又发起了冲锋。在浓烈的硝烟战火之中,我军顽强抗敌,继续用枪打,用石头砸,用手榴弹和手雷炸,一次次地硬是把爬上来的敌人打了下去。

这么一来,日军更认定这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于是加强了攻势。11月23日,日寇32师团参谋长亲自坐着汽车从据点赶到岱崮前线督战,飞机由5架增至8架,并调来了两门8匹骡子才能拉动的重炮和装满40辆汽车的炮弹,开始了更加疯狂的地毯式轰炸。顿时,南北岱崮又陷入一片火海。然后,他把进攻部队换上自己师团的精锐,指挥刀一挥,再次向两崮发起猛攻。这一次,英勇的八路军同样没有给他“留面子”,日军再一次大败而归。

「战役」岱崮保卫战:抗战期间 一场堪称神来之笔的保卫战

指挥岱崮保卫战的吴瑞林1955年被授予中奖军衔

无计可施的日本鬼子,便采取了更卑鄙的手段,他们用刺刀逼迫当地的老人、妇女和小孩,来到岱崮下劝降,企图瓦解我军斗志。我军指挥员坚定地回答:“只有打胜仗的八路军,没有投降的八路军!”敌人恼羞成怒,准备把群众当作冲锋时的“人肉盾牌”,怎奈群众誓死不从,我军指战员更在上面向敌人喊话:“有胆的就冲我们来,这么干不怕丢你们大日本皇军的脸面吗?”日军自觉心虚,只好将群众放走了。

27日夜,吴瑞林见岱崮保卫战已经圆满完成钳制敌人的任务,给8连下达了突围命令。28日零时,我军悄悄地顺绳下崮,穿过敌人的数道防线后,于天亮时分胜利与大部队会师。至此,经过18个昼夜的激战,8连以牺牲2人、伤7人的轻微代价,毙伤敌人300余人,不仅完成了扼守岱崮的光荣任务,并顺利突出了重围,取得了岱崮保卫战的彻底胜利。

1943年12月10日,山东军区司令员、政委罗荣桓签发命令,授予11团8连“岱崮连”称号,张栋、冯华德和李玉堂等人被命名为“模范指挥员”,牛金奎等同志被评为“战斗英雄”。

岱崮保卫战的胜利,在抗日战争史上树立了以少胜多的又一光辉典范。守崮指战员在敌人的层层包围中,在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和机械化步兵的轮番攻击下,没有一人动摇,更没有一人屈服,浴血坚守,巍然不动,不但守住了阵地,保存了力量,而且还歼灭了大量敌人。这一胜利再次向世人证明:中华民族是永远不可战胜的。人民军队在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中是坚不可摧的。当年,就曾有人这样评价岱崮保卫战中英勇的八路军:“像一切革命记载里写着的一样,除了共产党的军队,历史上再也找不出这样的战斗,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军队!”

无独有偶。解放战争打响后的1947年6月26日,鲁中军区后勤监护营1连根据山东军区首长命令,开始固守南北岱崮阵地,保卫战持续了42天,不仅打退了4000多名国民党军队的多次进攻,累计毙伤敌副团长吴开先以下250余人,最后还迫使敌人狼狈撤走。不久,山东军区授予守崮部队为“英勇顽强第二岱崮连”荣誉称号。

2013年9月,蒙阴县举办了岱崮保卫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建立了岱崮保卫战纪念碑,碑高1.943米,寓意1943年发生的第一次岱崮保卫战,碑文记录了两次岱崮保卫战发生的时间背景和我军英勇顽强的光辉事迹。曾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山东省军区政委的何法祥、赵承凤两位将军,都亲临现场为纪念碑揭幕,“岱崮连”原副连长张贵尧之子张立刚等英雄的后代,也代表当年参战的父辈参加了揭幕仪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