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执行难|安徽:人大代表深入一线 见证执行

6月12日至13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见证‘江淮风暴’助推执行攻坚”专项视察活动。8位驻皖全国人大代表、50位省人大代表分两组视察铜陵市、宣城市、马鞍山市、芜湖市法院的执行工作。代表们深入执行一线见证强制执行;走进执行指挥中心体验网络查控财产;和执行法官面对面座谈,了解执行攻坚情况,倾听执行面临的困难。

强制执行彰显法律力量

6月13日上午,“90后”安徽省人大代表翟晓文坐在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大眼睛盯着电子屏幕,仿佛在看惊悚大片。

决胜执行难|安徽:人大代表深入一线 见证执行

人大代表、公证人员监督宣州法院强制腾退房屋。程洪 摄

决胜执行难|安徽:人大代表深入一线 见证执行

人大代表观看铜陵中院滚动播放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周瑞平 摄

与此同时,铜陵市铜官区人民法院院长王欣率领30名执行人员开展集中“猎赖”行动;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法院院长徐飞带领执行人员对一家金属结构公司办公场所进行依法搜查,当场查封一批财物;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法院强制腾空一栋二层楼厂房。

决胜执行难|安徽:人大代表深入一线 见证执行

人大代表见证花山区法院依法搜查。陈曼 摄

“我是第一次来到法院,第一次看到强制执行行动,现场很震撼,非常有视觉冲击力,我感受到了法治的力量,看到了安徽法院解决执行难的决心和行动。”翟晓文说,“执行干警日夜兼程,敢打敢拼,我很感动。”

安徽省人大代表李桃春和其他20多位代表一起到了芜湖市镜湖区法院强制腾房现场。她说,“通过到现场见证执行行动,对执行攻坚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亲眼见到法院执行的艰辛与不易,特别是对当前执行面临的‘人难找’‘钱难要’等困难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从今年4月初至5月底,安徽高院部署开展“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以来,全省法院已经开展了400多次集中执行行动,突破重点案件10888件,新发布失信名单35689人,限制高消费40525人,拘传3685人、拘留2431人、移送(自诉)追究刑事责任310人,化解信访积案214件,打出了声势,形成来了震慑。两个月来,新收执行案件44462件,执结43434件,结案与收案比达97.7%

。特别是5月底,执结案件数多于收案数,表明执行力度加大,执行难出现拐点。

安徽省人大代表胡长岭认为,“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是一场在老百姓心中树立法律权威的战斗。对那些非法转移财产,故意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人,法院就应该采取强制措施,坚决予以打击。

“我从铜陵法院到宣城法院再到芜湖法院,一路走来,感觉到有一点做得非常好,就是各地法院的一把手都亲自带队到执行一线,亲自抓执行,亲自办理执行案件,承担起领导的责任,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全国人大代表丁士启由衷地说。

担任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丁士启代表,如数家珍般列举了铜陵法院一把手的作为:枞阳县法院院长带队凌晨奔赴10个乡镇集中执行;铜陵市铜官区法院在院长指挥下,连续三晚开展“全城抓老赖行动”,下达拘传令55份,司法拘留20人;铜陵市郊区法院院长带队到铜陵两块“飞地”,安庆境内的安庆矿业公司,池州市境内的铜山镇开展执行活动,执结一批涉民生案件。

“法院领导靠前指挥前所未有,失信被执行人受到的震慑前所未有。”安徽省人大代表鹿广振认为。

安徽各级法院院长亲自指挥、带队执行,亲自办理执行案件,形成了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决战氛围。安徽高院院长董开军担任全省法院执行攻坚战领导小组组长,每个院领导分别督导包保一个市的执行攻坚工作,董开军负责包保案件量最大的合肥市。省高院党组每周都听取各地执行攻坚战进展情况汇报,副厅级以上领导汇报督导法院的执行攻坚每周进展情况;高院督导组还直接赴执行一线督导执行,督导领导提级执行包保市的重大疑难执行案件。

马鞍山中院院长陈万新坚持做到每天至少一次登录指挥平台掌握指标排位;每周至少一次现场或连线督导执行工作;每旬至少一次到执行局集中部署调度。截止目前,中院院长直接督办结案32件,6个基层法院院长共参战督办案件238件。

芜湖市基层法院院长都编入执行团队承办执行案件,带队赴现场开展执行活动35次,还开通院长接访“绿色通道”,接待涉执信访人员129人次。

安徽省人大代表完颜旭辉说,通过视察,强烈感受到各级法院领导率先垂范,坚强有力;执行干警不畏艰难,敢于攻坚,彰显担当精神。

创新举措助力突破

“宣城法院以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为第一目标,在执行攻坚战中推出“很多创新举措,有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真正体现了司法为民的情怀。”全国人大代表章昌平说。

5月21日,宣城中院、宣城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依法协助人民法院查控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正式建立全市范围内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法院查控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的工作机制,并与公安机关加大拒执犯罪打击力度达成一致意见。这是继2017年宣城市公安局协助宣城市法院建立查扣被执行人车辆工作机制之后的又一新突破。

宣城中院与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就“僵尸企业”处置达成执行联动机制,推动出台三条政策支持:管委会给予破产管理人一定的管理费用;对法院执行力量不够的由管委会购买社会辅助力量补充;对于部分企业长期拖欠工人工资的由管委会托底。这些举措加快了处置“僵尸企业”的进程。

6月5日,宣城中院与人保财险宣城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小额执行案件责任保险机制。6月7日,经过严格审核,人保财险宣城分公司为首批10名申请执行标的在3万元以下的申请执行人赔付共计10.5万元保险金,开创小额执行案件责任保险赔付先河,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与好评。此外,宣城中院还与人保财险宣城分公司建立执行悬赏、诉讼保全、执行救助“四位一体”的保险新机制,为以保险促执行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

宣城中院还创新评估工作模式,引入竞争机制促进评估费用大幅下降。联合宣城皖南农商行推出为司法拍卖标的物买受人提供贷款服务的“拍拍贷”业务,有效缓解资产处置中大宗财产执行交易的难题,提高网拍资产处置效率。

今年1至5月,宣城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7162件,结案5023件,执结标的额23亿元,实际执结率、实际执行到位率等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全省法院前列。

全国人大代表、宣城市市长张冬云评价说,宣城市近年来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经济活跃,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离不开全市法院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江淮风暴”执行攻坚行动中,全市法院取得了显著成果,彰显了法律的威严,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维持了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确保了经济活动行稳致远。

充分吸纳真知灼见

6月13日下午,两个视察组汇聚芜湖市。安徽高院院长董开军专程从合肥赶来,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

代表们看到,“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立体式宣传覆盖芜湖全城。大街、广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处,到处是执行攻坚战宣传海报;闹市区电子大屏循环播放芜湖法院自创的微动漫《天下无“赖”》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悬赏公告等;公交车、出租车上播放着执行微视频......

决胜执行难|安徽:人大代表深入一线 见证执行

芜湖法院发放执行款。 娄洁 摄

“通过多种载体大张旗鼓地宣传,现在芜湖人都知道法院在抓‘老赖’,强大的舆论宣传能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更能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张荣珍说。

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畅所欲言,提出意见建议:“联而不动”及联动不够深入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执行联动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对确有资产的被执行人加大拒执罪力度;要加强对经法院穷尽执行手段仍不能执行的案件的宣传,让当事人理解“执行不能”;执行工作不能一阵风一阵雨,打击‘老赖’要常态化,建立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实现标本兼治。

不少代表提出,广大执行干警连续作战,“五加二”“白加黑”,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各地法院一定要关爱干警身心健康。

决胜执行难|安徽:人大代表深入一线 见证执行

宣州法院执行人员出发强制执行前,向代表们报告案情。程洪/摄

“全省法院开展‘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以来,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支持法院开展工作。有的人大代表通过见证、参与执行,促进了执行工作的公开、透明、规范;有的人大代表立足自身社会联系广泛、熟悉基层情况的优势,协助法院妥善解决了一大批执行疑难案件。全省法院工作的发展进步、司法公信力的持续提升,离不开人大代表一直以来对法院工作的关心、帮助、监督和支持。”董开军表示,代表们在深入了解、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很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充满真知灼见。省高院将认真梳理、专门研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充分吸纳、抓好落实,推动执行攻坚战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更大成效。

(2018年第167期/总519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