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在幣圈被騙的家破人亡?

為什麼有人在幣圈被騙的家破人亡?

數字貨幣詐騙可能是有關幣圈最廣泛的報道了,目前數字貨幣作為資產的一種除了價格的猛漲與暴跌之外用途十分堪憂,然而籌集數百萬美元的項目他們只需要一個網站一個基本的白皮書就足以被認為“值得信賴”了。

筆者曾經探討過澳大利亞政府對於數字貨幣態度十分曖昧,導致消費者損失慘重。澳大利亞消費者協會(ACCC)最近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詐騙造成的經濟損失遠遠超乎想象。

投資者過於輕信投資數字貨幣這種“快速致富”的形式目前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10萬澳元(約為人民幣1000萬左右)

沉浸在繁榮景象的數字貨幣

此外該監查機構觀察到,數字貨幣的崛起與詐騙案的數量成正比,在2017年1月至9月期間,澳大利亞消費者協會(ACCC)發現已經有超過10萬澳元的詐騙損失,然而這一時期所有主流媒體沉浸在數字貨幣的繁榮中並沒有報道這類事件。

在2017年9月之後,比特幣價格一路高歌猛進,在2017年12月達到整個行業的高峰,然而最終只有幾種數字貨幣以超過1000倍的回報率反饋給投資則,然而同月詐騙活動業達到了高峰投資者總計損失超過70萬美元,這是2017年前7個月的7倍之多。

ICO成為詐騙的有力工具

ICO(初始代幣發行)作為一種全新的機制,實在難逃責難,澳大利亞消費者協會(ACCC)調查發現具有欺詐性質的ICO項目是造成損失最大的行為。

在推出一種新的數字貨幣時,絕大多數ICO的數字貨幣創業公司基本都是以傳銷的形式進行推廣,並且利用民眾對於數字貨幣不明白的弱點進行欺騙。其中這份調查報告也指出,大部分的受害者都是由朋友或者家人的介紹才進去其中,可見這種傳銷是多麼的有效。

大多數的詐騙普遍涉及ICO和數字貨幣,但是騙子可能也會在數字貨幣使用付款的過程中進行詐騙,往往受害者支付了數字貨幣後得不到相應的東西。

騙局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難以發現,騙子往往使用各種不容易理解的科技在社交媒體上大肆宣傳以此來矇騙受害者。

對於陌生的技術領域千萬不要被那些天花亂墜的應用場景和高盈利所吸引,一定要資訊這個行業內的人士,警惕家人和朋友對自己的傳銷推廣,希望大家提高警戒心裡不會上當受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