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敏感期(2-5岁)

敏感期 | 绘画敏感期(2-5岁)

如果一个孩子在6岁之前没有握过画笔,那么这个孩子的绘画天赋很可能就会泯灭。

绘画敏感期的表现

2岁以后是宝宝绘画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尝试画抽象符号,虽然大人可能不懂,但是在孩子的认知里边却有一定的代表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能画出三角形、圆形、四边形,这对孩子的绘画能力来讲是一次飞跃,能画出形状这件事情本身会带给孩子巨大的成就感。

4岁半左右,孩子的绘画水平会有一个新的升华,TA们不在满足于对事物轮廓的表现,转而关注事物的细节,并开始用画笔去表现这些细节。

到了6岁之后,孩子的绘画兴趣会逐渐上升,开始用更丰富的绘画技巧来表达他们对身边一切事物的认识。

绘画敏感期的重要性

★绘画是孩子情绪的及时宣泄。其实每一幅画都是孩子真实内心思想的写照,是孩子情绪的外在表现。绘画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就像要说话一样自然。对TA们来讲,任何画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绘画可以同时活动左右大脑。在不断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不断打破原有的思维和定式。当接受到外界的新鲜事物时,灵感一触即发,左右大脑同时“开工”。

敏感期 | 绘画敏感期(2-5岁)

★顺利度过绘画敏感期的孩子会获得天才的创作智慧,无与伦比的热情、兴趣和意志力,迅速发展的认知能力和技能,得到满足之后人格状态的宁静、和谐和顺从,建构了巨大的潜力。

绘画敏感期,家长应该怎么办

1.不同年龄段,区别培养:

(1)2岁左右:提供自由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引导就可。家长对孩子的兴趣要给与保护和引导,不要因为担心孩子弄脏衣服就阻止孩子写写画画。不要制止孩子的画画行为,也不要随便嘲笑孩子,或者纠正孩子,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绘画敏感期很快就会过去了。

(2)4岁,家长只需要保护孩子们的绘画兴趣就可以了,不需要专门去学习。

(3)5岁时,小孩一般已上了幼儿园,从心理上已经认同了集体授课的方式,而且也对事物的形状、特点有一个比较主观的把握。 也就是说,等孩子差不多熟悉了幼儿园的生活,就可以去报个画画班学习绘画了。

2.当孩子自发作画时,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按成人的要求去画。当孩子画得恰到好处时,成人可以适当给予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以建议启发的口吻给予指点,绝对不能取而代之。

3.在孩子绘画的过程中禁忌不断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环境的清洁,使孩子不能注意力集中或因为害怕批评而放弃绘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