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的我們》:拒絕人設,呈現最真實最青澀的自己

要說今年最火的綜藝類型是什麼,那一定是偶像養成類節目。前有《偶像練習生》引發了全民“pick”潮,後有《創造101》帶紅了“菊文化”。正當觀眾們為菊姐、宣儀等“101小姐姐”拉票打call時,又一檔偶像養成綜藝《最優的我們》在浙江衛視悄然上線。

《最優的我們》:拒絕人設,呈現最真實最青澀的自己

《最優的我們》總共有21位學員,分為男女兩隊,用競演的方式爭取公司資源。兩位教頭分別帶領少年隊和少女隊並在臺上做出點評,最後再由觀眾投票決定這場比賽的結果。這和網綜那種“我贏了留下,你輸了走人”的淘汰賽制很不一樣。為什麼不用淘汰賽制?偶像養成節目是否適合電視媒介?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採訪了《最優的我們》編劇組負責人廖媌婧。

《最優的我們》:拒絕人設,呈現最真實最青澀的自己

沒有人設 關注每位學員的進步

偶像養成節目常常會面臨這樣的質疑,有劇本、刻意給學員打造人設。“我們不會給每位學員做人設,更多地還是希望他們能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廖媌婧告訴小娛。在早期遴選學員的時候,他們會對每位學員的性格進行深入瞭解,然後根據他們的表現,在節目中適當地放大他們的性格特點。

就比如第一期節目中,兩隊都要選出“預備種子”帶領大家取得更好的成績。女隊只有一個“預備種子”的名額,卻有六名成員都上前自薦。蕭敬騰卻把目光放在了另四位沒有參與競選的成員。“其實我們沒有刻意地跟教頭講,你一定要去關注那些沒站出來的人。但是會給到一些提示,比如說這一場人物性格立起來是比較重要的。”廖媌婧說。

同樣的,那四位沒站出來的學員之一趙小棠被選為“預備種子”,在廖媌婧看來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當蕭敬騰問她為什麼不願參與競爭時,她一句“好的不一定要站出來”驚呆了在場所有人。後期剪輯時節目組也把這句話重複了好幾遍,用來突出趙小棠的性格。

《最優的我們》:拒絕人設,呈現最真實最青澀的自己

雖然會在節目中放大學員的性格,但《最優的我們》並沒有像《偶像練習生》或《創造101》那樣,打造一個個性突出、一夜爆紅的學員,比如蔡徐坤和王菊。“我們並沒有專門為誰量身打造劇情,也不想給他們一蹴而就的機會。而是希望他們不斷優化自我,一步步變得更好。”廖媌婧說。身處演藝圈,廖媌婧發現很多年輕藝人都更關心自己的外形和綜藝感,個性張揚的同時也少了些自省精神。《最優的我們》想強調的正是這種自我的內省,只有從自己身上找到一種向上生長的力量,才能對抗外部的壓力,從而實現自我的優化。

《最優的我們》:拒絕人設,呈現最真實最青澀的自己

男女混戰 體現性別差異

男女混戰是《最優的我們》一大特色。在首期節目中,21名學員(還有兩位學員將在後期節目中登場)分別表演了一首曲目,全場180名男觀眾和180名女觀眾分別坐在兩側觀眾席,為他們投票。最終少年隊票數較高取勝,少女隊PK時表演的曲目《踢踏踢踏踏》被收回曲庫。

《最優的我們》:拒絕人設,呈現最真實最青澀的自己

“其實我們是希望跟所有觀眾探討當下社會的性別議題,男性和女性的社會分工是怎樣的,誰更擅長某一工種,以及大家怎麼評判男性和女性各自在自己行業中的表現。”廖媌婧說。在節目錄制中,導演組也觀察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現象。比如少年隊表演時,女觀眾的歡呼聲會更熱烈。同樣的,當少女隊表演時,女生的反應就相對平淡,反而是男性觀眾會更嗨,更雀躍。

前不久才錄製的一期節目中,趙小棠表演了一個性感的舞蹈,現場就出現了鮮明的觀點碰撞。大多數男性觀眾都認可她的表演,有些女性觀眾卻比較排斥。這種男女雙方的思維差異,不僅僅存在於演藝圈,在各行各業也都存在。“這是一個大家都願意討論的社會話題,在一個養成類的節目中討論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廖媌婧說。

《最優的我們》:拒絕人設,呈現最真實最青澀的自己

《最優的我們》:拒絕人設,呈現最真實最青澀的自己

偶像養成節目適合做臺綜嗎?

相比《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選秀競技型網綜,《最優的我們》因為不做淘汰制,在最初遇到了很多難題。“養成其實是比較偏生活化的、節奏比較慢的一個節目。消除競爭感後單個人物和整個團隊的命運就沒有敘事的著力點,會給創作帶來很大的難度。”廖媌婧說。

《最優的我們》:拒絕人設,呈現最真實最青澀的自己

為了增加節目的可看性,導演組在節目初期做了一個內部競爭的賽制,每隊內部都要競選出一到兩位“預備種子”。觀眾的投票其實也是一種競爭手段,到底哪一隊更能獲得觀眾的喜愛?從票數就能看出來。不過,為了消除選秀嫌疑,節目組沒有把票數對比用數字的方式打出來,而是選擇直接公佈pk結果。同時,節目組還在現場增加了觀眾點評環節,讓隊員更加直接的面對觀眾的不認可。

除了競爭賽制,臺綜的限制還表現在節目時長上。現在的養成節目,真人秀的部分越來越重要,《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一期節目都是動輒三個多小時,詳細記錄了練習生們在舞臺之外的生活。但《最優的我們》每集時長都得控制在六七十分鐘,很多精彩的幕後都不得不忍痛捨去。無法更好地呈現學員的性格,是廖媌婧感到非常可惜的地方。

當然,電視媒介也有好處。相比網播,電視播出的節目觸達的圈層更廣,用戶群體更多樣。而且,因為是臺綜,《最優的我們》的內容更正能量,學員們表演的節目大多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很多少數民族的學員都會表演民族舞,並在其中融入現代元素。

更重要的是,《最優的我們》是去年播出的《天生是優我》的續集,早在這波偶像養成風興起之前,浙江衛視就已經在偶像養成領域有了相當的積累。相比互聯網平臺,衛視端製作綜藝的經驗更豐富,也擁有更廣泛的受眾基礎和強大的公信力,這種軟性實力會讓《最優的我們》走得更穩更遠。

《最優的我們》:拒絕人設,呈現最真實最青澀的自己

從側重選秀到側重養成,從一對一pk到團體pk甚至不淘汰人,從只做男生或女生到男女混合參賽,國內偶像綜藝發展到現在,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花樣。未來的偶像綜藝將如何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