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成就只需要在綜藝的一個成功“人設”,這是在愚弄觀眾嗎?

綜藝節目,作為現階段明星在娛樂圈站穩腳跟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對於明星的宣傳效應遠大於影視作品。隨之產生的“人設”,作為一種“標籤”將明星具有吸引力的特質放大化,以獲取更多關注。

以韓雪為例,憑藉著在《聲臨其境》中出色的配音和英語,觀眾感受到韓雪美貌與實力並存,由此貼上了“學霸”“專業”人設,而這也成為其參加其他綜藝的開路石。拋開節目嘉賓不說,2018年,韓雪一連成了三檔節目的主咖,密度堪稱前幾年之和。在《女人有話說》這檔綜藝上,韓雪以其不俗的表現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優雅知性”也成為了其標籤之一。

明星的成就只需要在綜藝的一個成功“人設”,這是在愚弄觀眾嗎?

多種人設 究竟哪種最討巧

縱觀各種綜藝節目,綜藝人設林林種種。《極限挑戰》中的男人幫,很好的概括了大部分的性格類人設,黃磊的“老狐狸”、黃渤的“壞叔叔”、孫紅雷的“顏王”、張藝興的“小綿羊”,通過簡單的標籤,將其精明、蠢萌、善良的特質很好的凸顯,也讓這個節目更具趣味性。

明星的成就只需要在綜藝的一個成功“人設”,這是在愚弄觀眾嗎?

參加《爸爸去哪兒》因高超廚藝和教女有方,黃磊被貼上了好爸爸人設。人設,這個看似簡單的人物概括,在內化成演繹生涯的一個標籤的同時,成為了明星立足於娛樂圈的一個盾牌。

明星的成就只需要在綜藝的一個成功“人設”,這是在愚弄觀眾嗎?

除此之外,技術才華型人設也讓不少明星走上了一條不同於其他人的路。關曉彤因為在跑男上解了二元一次方程組,從而冠上學霸人設;董卿也因為在《中國詩詞大會》中不俗的表現而冠上才女的人設,而技術才華型人設的設立也更加困難,對明星內在要求更高也是毋庸置疑的。

明星的成就只需要在綜藝的一個成功“人設”,這是在愚弄觀眾嗎?

捆綁cp 更有市場

當明星個人人設難以滿足觀眾現狀的時候,捆綁cp炒人設成為了另一種雙贏的營銷模式。《我們相愛吧》中的劉雯和崔始源組成的“石榴夫婦”在吸引觀眾目光的同時,更是增加了劉雯對於國內觀眾而言的熟悉度,從代言開價時裝品牌到藍血高定秀場,劉雯的時尚資源在保持高度的同時,拓寬了廣度。同理,吳昕和潘瑋柏之間的無尾熊cp。

明星的成就只需要在綜藝的一個成功“人設”,這是在愚弄觀眾嗎?

除了異性cp之外,同性cp以一種更為強勁的勢頭霸佔著娛樂圈,單是《極限挑戰》這一檔綜藝,就出來了“師徒cp”“菠蘿cp”“三精”“三傻”等多個cp人設。《偶像練習生》中,蔡徐坤和王子異的志趣相投實力cp更是為練習生本人賺足了人氣。而節目組有意無意的剪輯,更是證明,觀眾很吃這類cp的安利。

明星的成就只需要在綜藝的一個成功“人設”,這是在愚弄觀眾嗎?

成也人設 敗也人設

可以說,許多藝人在綜藝節目中有了比角色更清晰的面孔。胡一天憑藉節目化身呆萌吃貨,魏大勳成了搞笑自黑的boy,張藝興則成了嚴肅認真的全民PD,還有讓一眾黑粉變成鐵粉的黃子韜,都得感謝一個又一個節目的加持。你或許可能知道這些小生小花演過什麼,但你肯定知道他們人設代號。

明星的成就只需要在綜藝的一個成功“人設”,這是在愚弄觀眾嗎?

實際上,除了綜藝人設之外,在演藝圈,人設已然成為藝人區別於其他人最大的“亮點”。人設將明星“扁平化”“標籤化”,但是面對巨大的娛樂市場,我們不能否認其存在的合理性。成功人設對明星精準定位,資源的選擇,造型的塑造,以及品牌合作都有相當大的優勢。

明星的成就只需要在綜藝的一個成功“人設”,這是在愚弄觀眾嗎?

《七月與安生》後的周冬雨基本定調鬼馬少女。此後所接的角色也無時無刻不體現著一個鬼馬少女應該有的特質,合作的品牌也大多定位年輕時尚群體,合適充足的資源,這對於一個娛樂圈小花未來獲得更大發展空間來說十分有利。

明星的成就只需要在綜藝的一個成功“人設”,這是在愚弄觀眾嗎?

周冬雨的成功雖不是個例,但也絕不是普遍現象,人設尷尬在娛樂圈中才是最常見的現象。劉濤從巧媳婦到總攻的轉變,在得到部分人認可的同時,仍然帶有一絲絲尷尬。

轉型之後雖然各大雜誌封面中劉濤的西裝照頻現,其代言的品牌也從原來的母嬰、食品、傢俱方面逐漸轉為服裝、化妝品,但是由於其自身的硬件以及原有形象根深蒂固,仍有網友表示,無論劉濤賣什麼人設,總感覺她一轉身就會從背後端出一盤餃子來,其人設尷尬程度可見一斑。

明星的成就只需要在綜藝的一個成功“人設”,這是在愚弄觀眾嗎?

人設的成功塑造讓明星以一種更為快捷的方式獲得大眾的認可和喜愛,但是在狀況頻發的娛樂圈中,與人設塑造成功相比,人設崩塌對於明星來說的打擊則更大。

明星的成就只需要在綜藝的一個成功“人設”,這是在愚弄觀眾嗎?

深情好男人薛之謙因為“李雨桐事件”轉眼變成渣男;老幹部靳東博古通今文化人,因為引用錯古詩、打錯字、記錯知識點等低級錯誤讓網友開始質疑媒體面前他的學識,然而這樣的事情並不在少數,人設崩坍後,觀眾也在思考,這些所謂的明星,跳出角色之後,到底是誰?面對原有人設失敗後,明星應該另尋“人設”,還是迴歸真我,這又成了另一個問題。

明星的成就只需要在綜藝的一個成功“人設”,這是在愚弄觀眾嗎?

在面對娛樂圈“人設>綜藝>演技”這樣一條潛規則下,人們所看見的僅僅只是表面。

對於所謂的“人設”是為了讓觀眾更好的瞭解明星還是在愚弄觀眾各位網友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