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們佈局雲服務,從“跑馬圈地”到行業洗牌

古往今來,向來都是弱肉強食,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也不外如此,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雲服務市場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傳統商業巨頭虎視眈眈,小型企業也不願只吃火鍋底料。

巨頭們佈局雲服務,從“跑馬圈地”到行業洗牌

那麼什麼是雲服務呢?雲服務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通俗的講,就是將計算能力作為一種商品通過互聯網來進行流通,就好比大棚裡的瓜果蔬菜,先進入到菜市場,再輸送到千家萬戶。作為商家和企業,想要在雲服務市場分得一杯羹,就必須抓住每一個節點,才能得到更多的發展優勢。

巨頭們佈局雲服務,從“跑馬圈地”到行業洗牌

根據工信部權威數據顯示,預計在2018年,雲計算產業規模有望達到8000億元,而到2020年時,甚至有望達到3830億美元,這些數據預示著雲計算的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近年來,在國內阿里雲、華為雲、金山雲和騰訊雲的相繼成立,並迅速發展壯大,不僅在互聯網市場中必不可少,另外政府、公共管理部門、傳統制造業等各行各業都開始融入到雲服務中,開始將傳統的自建IT方式轉變為使用公共雲服務方式。

硝煙已起,那麼戰況如何呢?對於任何服務業來講,很難做到一家獨大,雲服務當然。。。

可能是個例外,起碼現在來看是這樣子。

首先看看大公司巨頭的現況。IDC曾經發布了一份《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市場份額報告》,數據顯示,阿里雲佔據了47.6%的份額,排在第二位的是騰訊雲,份額是9.6%,第三是份額為6.5%的金山雲。阿里雲贏在了起跑線,由於發展比較早走在了前邊,且依靠多年的積累沉澱,未來幾年的地位基本牢靠。

巨頭們佈局雲服務,從“跑馬圈地”到行業洗牌

騰訊同樣資源雄厚,特別是在遊戲領域,農藥吃雞,人人皆知,加之最近高調推動的"雲+未來"戰略,相信幾年之後也能佔據一把交椅。

巨頭們佈局雲服務,從“跑馬圈地”到行業洗牌

金山雲依靠金山,WPS在國內也有著極高的市場佔有率,如果能將辦公軟件與金山雲的協同優勢激發出來,對於金山雲的發展將會是一筆不小的助力。另外,華為對雲服務市場也是虎視眈眈,在最近的一次 Open Day活動上,華為公司董事,消費者雲服務總裁張平安表示,終端雲服務將成為智慧移動終端未來競爭的重要戰場。最近各大廠商紛紛亮出手中利劍,勢必要比試一番,一時間內雲服務市場硝煙再起,原本阿里雲一家獨大的格局可能會變成重新瓜分雲服務市場的混戰。

巨頭們佈局雲服務,從“跑馬圈地”到行業洗牌

看完了巨頭,再看看小型公司的表現。面對巨頭的夾擊,小型雲服務商的日子並不好過,想要有羹食所獲,就需要垂直化自己的業務,服務好一個或幾個細分領域,將性能做到極致,不求科科優秀,只求某科99。

不過還有一部分群體,以世紀互聯、企業萬網,萬國數據為代表的第三方IDC運營商紛紛踏上轉型之路,他們擁有龐大的客戶基礎,但缺乏雲計算的技術,有朝一日,一旦成長起來,有望可以做到與巨頭相爭。

那麼中國雲計算市場將如何發展,何去何從?難以預見,但可以確認的是,雲服務是盤大棋,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優勝劣汰會更加明顯,因為對於任何一個新興市場,都會經歷早期的爆發期、混亂競爭期和最後上演的集中化運動,雲服務行業也不會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