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一生最牛兩句話,一句讓曹操汗如雨下,一句被後世恥笑千年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是一個君權神授、皇權大於一切的時代,歷朝歷代的君王都將自己宣揚為真龍天子,是上天派遣下來統御四方億兆黎民的主人。而且當時皇帝又被認為是天下的主宰,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因此很多人是不敢去挑戰皇帝的權威的。

然而,這種情況並不是絕對的,例如中國古語有云:“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皆然!”意思就是如果碰到了那些大奸大惡的奸臣,以及操弄權柄的權臣,那麼這些昔日自詡為“九五之尊,尊貴無比”的皇帝就會成為一個待宰的羔羊。

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講述一個悲催的亡國之君,相信我們很多人都是羅貫中老師《三國演義》的忠實粉絲,在整部《三國演義》中,可能我我們矚目的焦點會是那些被刻意描畫以及重筆渲染的英雄人物。

某些大人物卻因為無關緊要很容易被我們所忽略,而劇中的漢獻帝就是這麼一個在《三國演義》中,極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這麼一個大人物。雖然漢獻帝也是第一代帝王,可是大漢王朝的國祚綿延了400年之久,到了漢獻帝手中的時候已經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

整個大漢皇室的命運已經徹底掌握在了權臣的手裡,在劉協看來大漢王朝這長達數百年的社稷,很有可能隨時都有被顛覆的危險。起初是董卓,後來是李傕、郭汜,再到後來就變成了“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

赤壁之戰後,一日曹操帶劍著履上朝覲見漢獻帝,正好看見漢獻帝與伏皇后都端坐在案前。曹操曰:“孫權,劉備各霸一方,不尊朝廷,當如之何?”漢獻帝曰:“盡在魏公裁處”,曹操怒曰:“陛下此言,外人聞之,只道吾欺君也”,帝曰:“君若肯相輔則幸甚;不爾,願垂恩相舍”,曹操聞言怒目視帝,恨恨而出。


意思就是此時的漢獻帝對曹操心生不滿,尚敢以言辭譏諷曹操,雖為傀儡亦不失帝王威嚴。然而後來, “衣帶詔”事件曝光,國舅董承因陰謀刺殺曹操被誅,曹操怒氣未消,遂帶劍入宮,將身懷五甲的董貴人給殺了。這件事情讓身為一國之後的伏壽心生畏懼,漢獻帝也對曹操膽戰心驚,伏壽看到曹操居然如此膽大包天、喪心病狂,於是,便寫信給自己的父親伏完密謀誅殺曹操。

然而,伏壽的父親伏完卻因為畏懼曹操的權勢遲遲不敢動手,公元209年伏完病逝,由兒子伏典承襲爵位。公元214年,伏皇后昔日寫給父親伏完的信被曹操發現,曹操怒不可遏,導致了伏完全家老小數百餘口人被斬殺,之後曹操又派遣御林軍將軍郗慮持節入宮,收繳伏壽皇后的印璽。當郗慮領著300名甲兵進入皇宮之後,漢獻帝質問郗慮:“所為何事?”郗慮曰:“奉魏公之命收繳皇后印璽”,漢獻帝知道事情敗露,心膽皆碎。

而此時的伏皇后得知事情敗露之後,隱匿於椒房殿內的夾壁中不出,最後被郗慮的副手華歆揪住頭髻拖出。而當伏皇后被華歆揪著頭髮路過漢獻帝身邊的時候,伏皇后掙扎著向漢獻帝乞求說:“不能復相活邪?”而此時的漢獻帝只是弱弱的說了一句:“我亦不知命在何時也!”不曾想漢獻帝無意中的一句話,居然被後世恥笑了數千年。


其實,處在漢獻帝那個位置,能說出這樣的話確實是無可厚非。因為,那時的漢獻帝就是曹操名副其實的傀儡,沒有任何權利可言。面對著自己皇后的無助哀求,漢獻帝雖痛不欲生,卻又無可奈何,而對於伏壽皇后而言,不要怨恨,如果實在要抱怨的話,只能說她當初就不應該嫁給一個亡國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