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陸空聯合作戰

這場戰爭就是馬島戰爭。1982年阿根廷和英國為爭奪馬爾維納斯島的主權而爆發的戰爭。是冷戰期間規模最大、戰況最激烈的海陸空聯合作戰,創造了海上戰略投送的經典戰例。這場戰爭主要是阿根廷國內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爆發大規模的反對以加爾鐵裡為首的軍政府的遊行。試圖通過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所以就引發了馬島戰爭。

冷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陸空聯合作戰

馬島戰爭

馬爾維納斯的位置

位於南美洲東南角的一個小島,距離麥哲倫海峽很近,其戰略位置可想而知。它離美洲大陸只有500公里,也就是距離阿根廷大陸500公里,而英國那就是遙不可及了,一個大西洋南端,一個在大西洋北端。馬島戰爭英國可以說是制勝於千里之外,其中很多方面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

冷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陸空聯合作戰

馬爾維納斯島

雙方實力

阿軍:當時阿根廷的軍事實力在拉美國家中還是名列前茅的,首先是海軍,僅次於巴西海軍。海軍包括5 架“超軍旗”攻擊機,飛行性能平平,但導航攻擊精度不錯,因掛載 AM-39“飛魚“導彈而成為英特遣艦隊的最大威脅,8 架和空軍同時採購的 A-4Q 攻擊機,10 架 MB.339A 教練攻擊機,15 架 T-34C“教師”教練/攻擊機,S-2E“追蹤者”和 P-2“海王星”反潛巡邏機。

冷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陸空聯合作戰

超軍旗攻擊機

阿根廷空軍是阿根廷軍事力量中最現代化、最具作戰能力的部隊,飛行員素質較高,整體實力在拉丁美洲中僅次於巴西。

FAA 的主要裝備包括:17 架幻影 III 截擊機;37 架 70 年代從以色列採購的“短劍”戰鬥轟炸機;45 架 A-4B/C“天鷹”攻擊機;10 架陳舊的“堪培拉”Mk.62 輕型轟炸機,35 架 IA-58“普拉卡”輕型攻擊機,7 架 C-130 運輸機和 2 架 KC-130 加油機,多架 B-707 和利爾噴氣公務機(兼作偵察機),多架 F-27 支線運輸機;HS-125 公務機;2 架 P-2“海王星”反潛巡邏機,兼作遠程偵察機;多架直升機。

機載導彈主要有蜻蜓近距格鬥導彈,和短劍同時引進的以色列導彈工業公司產品,“直接命中”體制是其主要特點,曾擊落過 3 架米格-21;“魔術”R.550 近距格鬥導彈,性能較好,屬於第二代格鬥導彈;“馬特拉”R.530,有半主動雷達型和紅外型兩種,500 磅1000 磅無制導炸彈,無控火箭彈,“飛魚”空艦導彈,阿軍僅有且最具威脅的精確制導武器,僅有 5 枚,如果不是法國停止出售,相信阿軍可能不會輸的這麼慘。

冷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陸空聯合作戰

飛魚導彈

英軍:英軍總體軍事實力在當時是世界前五名,可是他是千里奔襲作戰,所以派出的部隊也不是很多,但都是英軍的精英。英國派出特遣艦隊,三艘航空母艦,競技神號兩艘和新服役的無敵號航空母艦,主要是無敵號上的20多架海鷂式垂直升降戰機是整個特遣艦隊用來對付阿根廷空軍的中堅力量。海軍陸戰隊第三旅組成的兩棲部隊,進行登入作戰佔領馬爾維納斯島,海底還有三到四艘潛艇,還有一些數量的驅逐艦護衛艦,其中以42型驅逐艦最為突出,是當時最先進的驅逐艦之一。

冷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陸空聯合作戰

海鷂式垂直升降戰機

開戰

收復南喬治亞島,擊沉聖達菲號

派遣收復南喬治島的英軍,代號“小鸚哥作戰”,由皇家海軍陸戰隊少校蓋·薛利丹率領,包含皇家海軍陸戰隊第42突擊營的士兵、一小隊英國陸軍SAS及皇家海軍特種舟艇突擊隊進行偵察登陸為窩在輔助艦“潮泉號”上的海軍陸戰隊員進攻作準備。

任務進行前首先抵達附近地區的是英軍的丘吉爾級攻擊型核潛艇征服者號,於4月19日到達,進行海域偵查;4月20日具有雷達成像功能的勝利者空中加油機飛越南喬治亞島進行偵查。特別空勤隊計劃在4月21日進行第一次登陸,其餘英軍預備在次日登陸;顯然運氣不好,SAS部隊原來打算空降到冰河上,然後奪下葛萊特維肯港。整個計劃問題就出在當地風速沒有低於每小時32英里以下,而且還越來越強,能見度也低,SAS小隊眼看任務是非失敗不可,因此發出撤退的訊號。

在他們撤退的同時極惡劣的天氣似乎有意干擾整個行動,從郡級驅逐艦“安純”號上起飛的威塞克斯直升機3號與潮泉號上起飛的威塞克斯直升機五號受到濃霧的影響而導致五號直升機於濃霧中在冰河上墜毀。剩餘的三號機果然不負所望,在駕駛員史坦利少校與其他機組員努力下,將墜毀的機組人員與剩餘官兵16人一起擠進小小的機身中在天黑風大之前回到安純號上,結束英勇而令人感動的一天。

行動在4月23日中發出的警報中暫停,因為發現外海有潛艇,潮泉號先退至深海以免在狹窄水域中缺乏空間閃躲潛艇的攻擊。次日,英軍重組一個搜索/攻擊小組前往攻擊不明潛艇。四月廿五日,阿根廷海軍聖達菲號潛艇被安純號的直升機發現,並且被施以深水炸彈攻擊。

在安純號的威塞克斯直升機發現潛艇並施以攻擊之後,;樸萊茅斯號與堅忍號馬上派出它們的黃蜂Mk I型直升機2架,光輝號派出它的1架山貓級武裝直升機;山貓級武裝直升機一到達就發射了放一枚Mk46型魚雷,接下來又用機載的L7機槍對著聖達菲號潛艇進行猛烈射擊,安純號上的黃蜂級武裝直升機也用機載的L7機槍對著對著聖達菲號潛艇進行猛烈射擊;兩架盤旋已久的黃蜂級武裝直升機用機載的AS.12反艦導彈對聖達菲號潛艇發動攻擊,使其擱淺喪失了作戰能力。

擊沉貝爾格拉諾將軍號

5月2日下午3時57分,由皇家海軍指揮的征服者號核潛艇在進入攻擊位置後發射3枚各有800磅彈頭的二次大戰時期的8號4型魚雷,事實上征服者號配有虎魚魚雷,不過虎魚的可靠性只有40%,用兩枚自1925年開始服役的8號魚雷攻擊從珍珠港事件中倖存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應該沒有勝之不武。3枚中的2枚命中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一枚魚雷擊中船頭後方15米處的裝甲帶,因此並無造成傷亡,另一枚則擊中船身3/4處,穿透到機械室附近爆炸,爆炸往上炸穿了兩層餐廳與娛樂室,生還者指出爆炸的威力與方式“向汽水一樣不斷地湧出“:日後的報告說在這一次爆炸中就造成275名官兵殉職。爆炸雖然沒有引起火災,仍然使船內迅即充滿濃煙,爆炸更損壞了船上的電力設備,令它無法發出無線電求救訊號。

大量海水從魚雷造成的缺口湧入船內,由於電力中斷,無法把水抽走,船隻開始下沉。下午4時24分艦長邦索海軍上校下令棄船,於是船上人員開始乘救生艇進行逃生。

此時兩艘護航的驅逐艦不知道貝爾格拉諾將軍號的處境,亦沒有看到求救火箭或燈號,不過布查號感覺到“撞擊”,因此開始進行反潛作戰,除了繼續向西航行之外也不斷地丟出深水炸彈(事後船底的確有魚雷撞擊痕跡;沒有船隻運氣像布查號這麼好)。後來兩艦才發現到貝爾格拉諾將軍號有可能遭到毒手而掉轉開始準備救援,但是天色已黑,惡劣天氣把救生艇衝散了。在寒冷天氣、狂風及巨浪衝擊下,有些人在救生艇上凍死。另外323人喪生,其中有兩名為平民;這一次的死傷人數佔戰役中陣亡人數將近一半。

冷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陸空聯合作戰

貝爾格拉諾將軍號沉沒場景

擊沉謝菲爾德號(42型驅逐艦)

貝爾格拉諾軍號遭擊沉後兩日的五月四日,皇家海軍一艘42型導彈驅逐艦謝菲爾德號遭受飛魚反艦導彈攻擊。當時,該艦正作為雷達哨戒艦部署於英國特遣艦隊之先頭。當其為阿根廷海軍海王星式海洋巡邏機捕捉後,兩架部署在火地島里約格蘭地,攜帶飛魚導彈的阿軍軍旗式攻擊機立即升空。在接受阿根廷空軍KC-130H大力士型運輸機的空中加油後,兩機便貼著浪尖以超低空進襲。只有在50英哩處躍升執行雷達搜索並立即返回低空,在20到30英里處發射所攜帶的飛魚導彈。

謝菲爾德號的同型艦格拉斯哥號導彈驅逐艦,與另外三艘位於最北方的雷達哨戒艦捕捉到了阿軍機的第一次躍升,並在第一時間通報通報給了設在無敵號上的艦隊防空指揮所。然而,由於當天早晨發生了一次誤報,無敵號上的防空指揮所便忽略了這次的警告。這時格拉斯哥號導彈驅逐艦仍然持續監控軍旗式第一次躍升的概略位置並且探測到了第二次躍升。這一次,英艦上的電戰裝備接收到了飛魚導彈上尋標雷達的信號。再一次,無敵號上的將其判斷為誤報;無視於格拉斯哥號持續發出"手煞車"的警告。

第一枚導彈錯失了亞爾矛斯號,朝向其所發射的"干擾片雲"而去。這時,格拉斯哥號導彈驅逐艦企圖以海標導彈接戰另一枚導彈卻苦於系統故障而無法成功。防空指揮所仍然將這次警告歸類為誤報。

然而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卻無法及時探測到來襲的導彈。由於衛星電話的使用,使艦載電戰系統無法工作。艦載雷達何以未能探測到來襲導彈?為何該艦未回應格拉斯哥號驅逐艦的警告?其原因已不可考。最後,謝菲爾德號的電戰系統在目視監視哨報告發現導彈尾跡的前一秒當機,該艦也沒有部署任何反制手段。

飛魚導彈擊中了謝菲爾德號的艦身中段。儘管彈頭引信未能啟動,但大火卻一發不可收拾!造成了20死24重傷的傷亡。在救援過程中亞爾矛斯號不時離開其位置對著可疑的魚雷來襲警告發射反潛武器(事後證明,這是艦上抽水馬達造成聲納的誤判)。

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在數小時後被棄船,彎曲變形的殘骸卻持續漂流燃燒了六天之久!最後,於五月十日在接受亞爾矛斯號拖帶時沉沒在公海上併成為墓標。謝菲爾德號導彈驅逐艦替艦隊中噸位更大,重要性更高的航空母艦頂住了致命的一擊。航空母艦所遭受到的任何打擊,都會迫使英國立即終止其在南大西洋的軍事行動。戰爭的進程,在五月中旬逐漸加溫。

冷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陸空聯合作戰

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英軍登陸

英軍兩棲部隊和特種部隊搶灘登陸,當英軍攻破最後一串阿根廷的天然防衛線後,各鎮內的阿根廷守軍開始猶豫和沮喪。六月十四日,阿根廷駐軍司令梅南德茲少將向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摩爾少將投降。九千八百名阿根廷軍人成為戰俘;另外,單有四千一百六十七名阿根廷軍人被堪培拉號遠洋班輪遣返回阿根廷。戰爭結束。

冷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陸空聯合作戰

英軍登陸

王子參戰

在這次的馬島戰爭中,英國皇家海軍有一名身分非常特殊的役男,而且還是皇室貴族。他的真實身分只有艦隊司令和軍事當局才知道,其他人就算知道也當作是秘密。他就是現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次子:安德魯王子,當年的參戰,也是令皇室貴族大為震驚,並密令海軍司令阻止王子上戰場的機會,然而安德魯王子依舊不管別人的阻止,還是登上公爵級航空母艦上的海王直升機作戰,且巧妙的利用一面反光鏡來阻止飛魚反艦導彈的碰炸,因此海軍官兵紛紛讚賞王子的機智,於是英國皇家海軍至今仍流傳著:“安德魯王子智釣‘飛魚(飛魚反艦導彈)’”的英勇事蹟。直到安德魯王子毫髮無傷的平安回到英國,才讓所有人鬆了一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