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紀委書記端午節“敲門”

省紀委書記節日裡登門拜訪,什麼節奏?江西省紀委監委班子中的四位成員就迎來了這位“重量級”客人。

昨日下午,江西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孫新陽到四人家中家訪,並帶去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禮物”是什麼?用四位被家訪班子成員的的話說,送的是溫暖,教的是方法,傳的是提醒,體現的是政治關懷。

省紀委書記端午節“敲門”

家訪中的孫新陽(中)

江西省紀檢監察系統的領導幹部對於一把手無疑是非常熟悉的。在平日的“抬頭不見低頭見”中,所有人和孫新陽進行的更多是公對公的交流。但是家訪中的孫新陽,抱起了幹部家中的幼童,和耄耋老人拉起了家常。

家,無疑是最讓人放鬆的場所。而工作中的“鐵漢”,在這裡能難得的露出柔情。

去年8月,孫新陽曾在《中國紀檢監察雜誌》撰文,其中提到,全面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必須使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剛柔相濟、同頻共振。而家訪制度便是這“柔”之力的最好體現。

省紀委書記端午節“敲門”

家訪中的孫新陽(中)

“家訪不是訪貧問苦類的走訪慰問,其意義不僅在於送溫暖、送祝福,更重要的是摸實情、強監督。”孫新陽把家訪的意義講的很明確。

他在昨日的家訪中就表示,紀委監委的第一職責是監督,監督是雙向的,我們在監督別人的同時也接受著別人的監督,要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紀檢機關不是保險箱,紀檢幹部也沒有天然的免疫力。想要打鐵,就必須自身硬。其實,“家訪”這兩個字很早就出現在了黨的制度中,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手段。

2016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防止幹部“帶病提拔”的意見》。《意見》明確提出,為了切實防止幹部“帶病提拔”,要採取民意調查、專項調查、延伸考察、實地走訪、家訪等辦法,廣泛深入地瞭解幹部。

此外,去年初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也明確提出,紀檢機關應當加強對監督執紀工作的領導,嚴格教育、管理、監督,切實履行自身建設主體責任。這無疑也是對“家訪”制度建立目的的又一個詮釋。

江西省紀委監委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劉玉椿曾在介紹家訪活動時說,家訪的目的,就是聽一聽幹部在不同時間和場所的表現有無不同,看一看幹部在社會上與機關內的言行有無差別,盯一盯幹部在“八小時之外”是不是也能繃緊紀律這根弦,瞧一瞧家中擺設是否和其收入相符。

這樣的表態,無疑是對家訪制度最為詳細、直觀的解釋。然而,當有的領導幹部採用手段迴避家訪,其背後就一定有不可告人的“故事”。小夥伴們熟悉的反腐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就有這樣的情節。

片中介紹,從2014年開始,中央紀委機關黨委每年度都要約談機關所有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連續三年實現了約談全覆蓋。然而,有一些紀檢幹部對這些舉措並沒有真正理解,甚至採用一些手段逃避管理,欺騙組織。

曾經參與查辦萬慶良、朱明國等案件的中央紀委第八紀檢監察室原處長原屹峰就是其中之一。

省紀委書記端午節“敲門”

就在2014年,當聽到機關黨委要對幹部進行家訪的消息時,原屹峰害怕了起來,因為他已經住到了一個商人提供的房子裡面,而自己原來的房子給其他親屬住了。由於害怕領導發現自己和一些商人老闆有不正當的交往問題,原屹峰決定演一齣戲。

於是,在一間自己不實際居住的房子裡面,原屹峰接受了領導的家訪。在那之前他還進行了排練,提前教妻子應該怎麼做、怎麼說。因為怕領導不相信,原屹峰還拿了一個全家福的照片掛在了房子裡。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原屹峰要時刻小心隱瞞自己的住址。有時和領導搭車回家,他不得不在領導來家訪的地址下車,再自己走回原本居住的“豪宅”。

2016年7月,根據有關單位轉來的問題線索,中央紀委機關黨委對原屹峰涉嫌嚴重違紀問題進行立案審查,發現原屹峰利用紀律檢查權謀取私利,收受財物240.8萬元;同時還發現原屹峰涉嫌收受鉅額賄賂的其他問題線索。

現在看來,開展政治家訪,是將監督視野從“工作態”延伸到“生活態”,把思想教育和紀律監督抓到位,是鍛造過硬紀檢監察隊伍的重要及必要手段。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嚴管就是厚愛,“家訪”制度在全國紀檢監察系統的蔚然成風,實為摸清幹部的思想、家庭、家風等情況,推動監督責任落地生根的“一手好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