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間諜之王理查德·佐爾格是如何暴露被殺的?

成朝利


佐爾格到底算蘇聯間諜,還是算第三國際的間諜,我鬧不清楚,更鬧不清這兩者之間最後能有什麼區別。網間還有一個傳聞,說張作霖皇姑屯被炸,其實是佐爾格乾的,這個就是瞎傳的了,皇姑屯事件是28年六月初,佐爾格27年起一直在斯堪的納維亞工作,直到28年7月回莫斯科參加一個第三國際的會議後,被蘇軍招募訓練後,才走上間諜道路。



30年才來到遠東地區的中國,跟張作霖扯不上關係。在中國佐爾格就以第三國際的身份,建立了一個情報網,後來回德國又以德國記者身份到日本工作,同樣建立起來一個情報網,我認為就是這個網絡架構上有大意的地方,最後牽連到佐爾格本人,他身份超然固然是一個優勢,但因之組織不嚴密就是大意,沒有他自己大意隨手扔下那個最後成罪證的紙條,也會有別的事牽連到他的,因為他組織裡被捕成員已經提到他,諜報機構還跟你講什麼證據?

一點證據沒有,看在同盟國面子上不抓他,只是監控起來,他作為間諜的作用也就完結了。他41年被捕前,他的組織已經團滅,日本人早就懷疑到他,只不過以為他是德國間諜,才沒動他,他組織成員大多有明顯日共背景,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所以我一直認為佐爾格更適合當一個單線聯繫的孤狼,不因該組織一個諜報網絡。他四一年被捕後,四四年在獄中被絞死,死後被蘇聯授予了蘇聯英雄金星勳章。


李三萬的三萬裡


就佐爾格個人而言,他幾乎無懈可擊。

他是德國公民,德國納粹黨員,德國主流媒體《法蘭福克報》派駐東京記者,納粹德國駐日本大使館的貴賓。他浪跡與日本上流社會,公開養日本情人。

誰也難以料到,他曾秘密去過莫斯科,加入了蘇共,成為了紅色間諜。

即使警惕的日本人發現他出手大方,購摩托、購汽車、為情人買鋼琴等,懷疑他是德國情報人員,礙於日德盟友關係,也不敢深究。

有一次她的情人遭到日本警視廳質詢,佐爾格居然前去警視廳抗議;“你們傷害了一位國際友人的感情”!逼得有關官員向他道歉。

這樣一個牛逼高調隨性之人,隨會認為他是傳說中的隱秘間諜王?

佐爾格為何暴露?

為了情報,僅僅靠查閱德國駐日本使館機密文件顯然不夠,僅僅靠為德國大使奧特當軍師套取情報也不夠,他需要一個團隊協作,這就是由蘇共、日共黨員為主、39人組成的“拉姆扎”情報網。其中有名成員叫尾崎秀實,居然是日本首相的私人秘書。

由於日本清共,一名團隊成員被捕,他供出了幾位情報成員,其中有一位成員經不起嚴刑拷打,又供出了佐爾格。

即使有人供出了佐爾格是蘇聯間諜,日本仍不敢輕舉妄動。直到抓到了佐爾格的一個疏忽,才敢將他逮捕。

這個疏忽是;佐爾格接到秘密小紙條,通知他已暴露趕快撤離,佐爾格忙於帶情人遠走高飛,隨手扔掉了這張小紙條,這件“間諜物證”,它後來落到了日本特高課手中。

由於蘇聯不承認與佐爾格有關係,在日本崩潰前夕,1944年11月7日(蘇聯十月革命紀念日),惱怒的日本對佐爾格處以絞刑。在臨刑時,佐爾格要求劊子手去掉了他的黑頭套,用低沉的俄語喊到;“蘇聯紅軍萬歲”!從容就義。

1964.年,蘇聯追贈他《蘇聯英雄》稱號,併發型了紀念他的郵票。現在,俄羅斯樹有他的雕像,


諶人


“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孫子兵法》

釋義為:凡是要進攻敵方的軍隊,要攻佔的敵方城市,要消滅敵方的人員,必須首先了解敵方守城的主將、主將身邊的左右親信、負責傳達通報的官員、守門官吏以及門客、謀士的姓名等有關情況,指令我方間諜一定要將這些情況偵察清楚。間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報人員,他們專門去收集、融合和分析取回來的情報,以方便給政府提供對策。也就是說,情報人員往往會滲透到對方的國家,進行情報的收集和研判。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位偉大的“間諜”—理查德. 佐爾格,重現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理查德•佐爾格(1895年10月4日-1944年11日7日),德國人,前蘇聯間諜。早年應徵加入德軍,參加過一戰。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著教育和新聞工作,1919年加入了德國共產黨,1925年加入蘇聯共產黨,並在揚·卡爾洛維奇·別爾津(前蘇聯紅軍情報部部長)推薦下,被蘇聯紅軍總參謀部四部偵察機關錄用。30-40年代在日本、德國等國長期從事諜報工作,為前蘇聯獲取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

一個由他率領的一支代號為“拉姆扎”的諜報小組在東京秘密活動著,他的身份是德國《法蘭克福報》駐日記者、德國駐日使館新聞專員。這個小組由前蘇聯、日本、美國、斯拉夫、波蘭、德國、朝鮮、法國、英國、美國等九個國家的三十餘名情報人員組成。另一個核心組員是日本人尾崎實。他的公開身份是《朝日新聞》記者、近衛文磨首相的私人秘書兼顧問,中國問題專家。其餘的骨幹成員還有日本合作人川合貞吉、宮城與德、法國駐日記者武凱利奇、報務員馬克斯•克勞森及其妻交通員安娜.克勞森等。這些情報人員都是機智、勇敢的反法西斯國際主義戰士,他們打入敵人心臟,出生入死,在沒有硝煙的戰場刺探德日等法西斯軸心國的戰略核心機密。

1941年5月,剛剛上任的德國駐泰國大使館陸軍武官肖爾中校來到東京,他是佐爾格的好朋友,他向佐爾格透露了德國將於6月20日或者推遲二至三天進攻蘇聯的情報。佐爾格在認真分析和完全摸清這份情報後,用無線電及時的告知蘇聯最高統帥部:德國計劃將於6月22日開始進攻蘇聯,總兵力約為170-190個師。蘇聯統帥斯大林並沒有重視這份情報,還寄希望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堅信德國人不會打過來,結果毫無準備,邊界上的兵力不足,結果被快速突破。蘇德戰爭的爆發和進程充分證實了左爾格的正確,從此斯大林開始重視“拉姆扎”小組的情報。
就在德軍長驅直入逼至前蘇聯首府--莫斯科城下,蘇軍統帥部在制定反攻計劃時針對是否可以調用西伯利亞集團軍(對付日本關東軍)舉棋不定。西伯利亞集團軍是當時前蘇聯惟一的一支能夠執行戰略反攻任務的機動力量,如果將其調往莫斯科前線,東線的防禦就會空虛,會給日本留下一個可乘之機,一旦日本關東軍乘機進攻,將陷入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但不西調西伯利亞集團軍,就沒有優勢兵力向德軍發起強有力的進攻。怎麼辦﹖就在這緊急時刻,佐爾格從日本給蘇軍統帥部發來的一份重要情報稱:“1941年9月15日以後,可以認為蘇聯遠東排除了來自日本方面的威脅”。據此,蘇軍統帥部迅速決定將西伯利亞集團軍西調投入莫斯科會戰的大反攻,終於使德軍的進攻勢頭停在了莫斯科城下,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從這個意義上說,正是佐爾格領導的“拉姆扎”小組,扭轉了整個戰局,挽救了前蘇聯,改變了二戰進程。
不幸於的是,1941年10月“拉姆扎”小組,被日本反間諜機構——東京警視廳特別高等警察課(簡稱“特高”)破獲,包括佐爾格在內的主要骨幹全被逮捕。這就是當時引起世界強烈反響的“共產國際間諜案”,也稱“佐爾格——尾崎事件”。隨後它又引發了另一起所謂的“中共諜報團案”,上海情報科的一些情報人員也遭到逮捕,其中包括日籍中共黨員西里龍夫等。雖然前蘇聯在五天後才獲悉“拉姆扎”小組被破獲,佐爾格等人被捕的消息,但由於當時政治的原因,前蘇聯對此一直保持沉默。1944年11月7日,佐爾格被判處絞刑,享年49歲。直到20世紀60年代,曾經是二戰時期的法國抵抗運動參加者、後來成為著名導演的伊夫•恰姆比拍了一部《佐爾格博士,您是誰》的電影,影片迅速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甚至還掀起了一股佐爾格熱,也迫使當時的前蘇聯打破了長達數十年的沉默,追授佐爾格為蘇聯英雄,授予金星勳章。同時也為了紀念佐爾格,前蘇聯還把一艘油船、莫斯科的一條街道命名為以佐爾格。1965年,前蘇聯還發行過佐爾格紀念郵票。最終,還佐爾格一個歷史公正。

戰場上的硝煙瀰漫,戰爭的激烈與殘酷,都是政治的繼續與延伸,然而,這種繼續與延伸,還有一條看不見的戰線,那就是間諜戰。間諜即採取非法或合法手段、通過秘密或公開途徑竊取情報,也進行顛覆、暗殺、爆炸、心戰、綁架、破壞等隱蔽行為。間諜活動就是為某政府效力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政府是支持間諜活動的。最早開始,間諜是用來刺探軍事方面的,但如今則蔓延至經濟方面(俗稱商業間諜)等各個領域。他們來之無形,去之無蹤,但是他們把滲入國的國家機密帶走。有時帶走的秘密,會給該國家帶來滅頂之災。我們通常只注意炮火連天的戰場,卻往往忽視看不見戰線上的諜報人員,其實,內行人都明白,戰場上的勝負,其實多半取決於間諜戰的勝負。沒有諜報人員的國家,就等於沒有對外看的窗戶。


小白楊文化傳媒


百度一下就是了,這種類型的問題只有唯一答案,自我發揮的空間都沒有,回答就沒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