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英国为什么把占领柏林的荣誉让给了苏联?

我也很绝望351

电视剧《兄弟连》就有相关情节,美国大兵本们都以为不久的将来要进攻柏林,打算在希特勒的总部弄点战利品回去炫耀,结果上级通知去了奥地利。对苏联红军,美国摆出了一幅“柏林让给你们打”的架势。

第一、从地理上看,本来柏林就在德国偏东方向,从东边打更容易。西线的英美联军与柏林尚远。苏联进攻的速度远远快于盟军,尤其是作为主要力量的美军离柏林比较远,在没有美军积极配合的情况下,英军没有实力前进(英军曾一度跃跃欲试的要联合美军打柏林),只能干着急。

二、希特勒是个性格极端偏执的人,信奉“要么胜利,要么灭亡”的极端人生信条,”但是,死守柏林不是希特勒一个人的主意,当时纳粹的精英们对战局看的相当透彻,他们也坚决主张守卫柏林,而他们的算盘是希望柏林落在英美的手里,尽量争取时间向英美投降,这样就能尽可能的保障自己在战后的人身安全和利益。

同时,柏林是德国首都,也是第三帝国的最后堡垒,德军调集了八十万军队和民兵(人民冲锋队)戍守柏林,柏林战役必然艰难而血腥,攻打柏林要付出巨大代价,这是标榜“人权”、“民主”的美英盟军承受不起的,巨大的伤亡使得他们无法面对国内选民。而且,把柏林让给苏联打,一方面避免了巨大损失;另一方面还可以削弱苏联军力(据资料显示,无论输赢,二战中苏德战场上的多数战役里,红军的伤亡都大于德军)。

事实也是如此,柏林战役中的主角之一武装党卫队的外籍军团(国防军只吸纳德国和奥地利公民,只有党卫军才招募外籍人士)战斗力强悍。在柏林战役中,这些外籍军团没有退路,不管向谁投降都是死,作为叛徒,自己的国家也回不去了,加上所谓的坚定的信仰,所以宁可战死也不投降。甚至,维京师等外籍党卫军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将自己绑在了机枪阵地上,继续向红军开火。

在大概三个星期的柏林战役中,苏联红军军牺牲了30多万人,几乎每8个苏军士兵就有一个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张照片举世闻名——“苏联红军攻占德国柏林议会大厦”。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张图片被精心PS过。原来,拍摄时,苏军士兵的两只手腕上都戴着抢来的手表,bling,bling的,为了塑造苏军的正面形象,在照片发表之前,底片做了手脚,于是,手表消失了。

三、苏联不受盟军指挥,相对独立的多,所以,即使没有关于进攻柏林的协议,苏联同样会派兵进攻柏林。

占领柏林对苏联意义重大,摧毁这座纳粹的精神堡垒,可以在战后与西方争夺优势;可以更充分的证明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可以提高伟大领袖斯大林的丰功伟绩和国际上的人气等等。不攻破柏林,就谈不上后来的分区占领和两次柏林危机中的强硬立场,这涉及到战后的格局和政治话语权问题。

同时,苏联急于向西方显示自己的实力,以此警告西方不要轻举妄动,盟军也看的清楚,苏联决心一下,谁也拦不住。。。。

四、苏联红军损兵折将30多万夺取了柏林,然而,之后还得按照45年2月的美英苏三国《雅尔塔协议》让美英法三国占领,且美英法三国的大柏林占领区面积和人口还大大高于苏占领区(大柏林的面积为889平方公里,苏管区占409平方公里,拥有100万人口,美、英、法国占领区的面积是480平方公里,人口250万,整个大柏林位于苏占区之内),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总之,在攻打柏林的决策上,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集团,都没有觉得自己吃亏,双方还比较满意。倒是咱们作为吃瓜群众,替人家操碎了心。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经过6年的残酷战争,摘取柏林这颗硕大果实的荣耀,确实对每一个同盟国将领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不过,西线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出于种种原因,确实是把这个机会交给了苏联红军。


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在泽洛高地前的血战


当战争进行到1945年4月初的时候,德国的东线和西线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到500公里,在其中个别地点,用今天的远火火箭炮也能把火箭弹从东线打到西线去,德国确实是药丸了。


这个时候的基本态势,是苏联红军已经于4月9日经过血战拿下了东普鲁士重镇柯尼斯堡(就是今天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并且把三个方面军沿奥得河东岸摆开,一齐压到了柏林东面约150-180公里的位置上。而主要由蒙哥马利统帅的第21集团军群和巴顿的美国第三军已经推进到了距柏林200公里的易北河畔。无论是红军还是英美盟军都分别在奥得河和易北河对岸夺取了桥头堡,这个时候虽然红军夺取的桥头堡多几个,但东西两线上各有200-300万部队,谁能最终踹飞德国守军拿下柏林还是很难说的。


这个时候到底谁更有希望拿下柏林?我们应该首先看一下1945年2月初的雅尔塔会议对战后德国分区占领的的协议。下图是雅尔塔会议上对分区占领达成的最终决定:苏联占据包括大柏林地区的一部分在内的德国东部,英国占领德国西北部,美国占领德国东南部,法国则捡起当年扔下的枪占领德国鲁尔区的一部分。

至于政治影响最大的大柏林区域则由四国分区占领。

从这幅地图可以看出,大柏林地区深深的陷入了战后苏联的占领区,基本就是易北河以东的德国全境(德国东部另划出两块交给波兰,以补偿被苏联啃掉的波兰东部领土)。从艾森豪威尔的观点看来,拿英美联军的兵力深深的楔入德国东部把柏林剜出来,这无疑要付出越来越大的代价,而这么做的唯一价值就是宣布英美最终打倒了希特勒,到头来还得把付出10万人死伤换来的地盘拱手交给苏联红军占领,这种买卖实在是不值。


更何况苏联在4年的战争中早已经和德国结下了血海深仇,上至斯大林下到部队的很多军官和新部队都迫切希望以拿下德国首都作为卫国战争光辉的结束(好几年前就参战的苏联老兵九死一生,倒是希望能少死点自己人是最好)。


作为当年拼死抵挡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名将朱可夫元帅,如论如何也要手刃柏林吐尽胸中这口恶气。


这样两下里就形成了一种默契,艾森豪威尔下令英美盟军止步于易北河西岸,转为向德国南部发动大规模攻势。

而苏联红军这边则发动了几乎一切力量,用将近一个月时间在东线德军对面堆起了250万兵员、6250辆坦克、7500架飞机、41600门大小火炮和3255辆喀秋莎火箭炮。斯大林示意朱可夫统帅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和科涅夫统帅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两支强大部队在进攻柏林的路上可以进行公平竞争,看谁能先摘得攻克柏林的桂冠。


不过,二战中的德国人好像异常团结,接近灭亡时的纳粹德国远非一战威廉皇帝的德国可比,他们对来自东方的红军的抵抗到了什么程度,恐怕只有泽洛高地之战才能证明。

在二战地面战当中,泽洛高地之战可算是地狱级难度中的地狱级,交战双方后来都已打到了疯狂的程度。在这片高地前面,苏军几天之内付出了伤亡失踪15000-30000人的巨大代价。


守卫柏林的主要兵力是由戈特哈德·海因里希指挥的维斯图拉集团军群,作为德军防御战专家,宝剑橡叶骑士勋章获得者海因里希看中了柏林东方90-100公里处高出奥得河河岸约45-55米的泽洛高地,并把这里变成了一座巨大要塞。


海因里希让工程师们在奥得河上游的水库放水,使春天里奥得河西岸的平原地带完全成了巨大的沼泽地,而他的主力部队11万人几乎全部部署在了高地上,用榴弹炮、88炮和歼击车在高地上以逸待劳。


在朱可夫超高密度的火力准备后,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装甲部队蜂拥冲向泽洛高地,却因为水乡泽国而严重降低了机动速度,就在这种情况下,高地上的德军主要用88炮和坦克歼击车开始了点名作业。

经过几天血腥的战斗,数以百计的苏联坦克和自行火炮在高地前的沼泽中被击毁,苏军以几十万人规模发动的攻势,每天前进距离不过3000-6000米。

下图是泽洛高地前方有名的“点名走廊”(the shooting gallery),在这里曾经有超过100辆苏军装甲车辆燃烧着熊熊大火。


不过德军战斗力再强也毕竟在实力上差距过于悬殊,经过6天的血战之后,海因里希也不好使了,他只能向柏林的希特勒报告泽洛高地被朱可夫的部队突破。苏联装甲兵团已经开上了通向柏林的高速公路,再也没有哪只德军能够阻止他们了。而据守泽洛高地维斯图拉集团军群所属部队则被分割包围成了几十个小块各自为战。


艾森豪威尔得知泽洛高地战斗的惨状想必会觉得自己的决策太过英明,不过英美并没有在和德国的战争中遇到超过2000万人丧生的惨剧,这种血海深仇并不是英美盟军的指挥官和士兵们所能体会的。

苏联人虽然为突破泽洛高地和最后占领柏林付出了重大代价,但他们同样消灭了十多万的顽抗德军,拿下纳粹首都的快意正是祭奠几年来为这次战争付出生命的苏联人民最好的告慰。


在通向柏林的路上,也许可以说盟军和红军并没有失败者吧,他们都有各自的道理和思维方式。


窗前一杯茶

英美可不是让荣誉,那是让烫手山芋。

其实不是没有英美盟军将领想拿攻占柏林的荣誉,但是都被盟军最高统帅部压下来了,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是军事,二是政治。

军事上的原因,是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希特勒并没有离开柏林,并且打算死守柏林迎接最后决战,这意味着柏林德军绝对不可能轻易投降,攻占柏林必然是一场残酷的血战,需要付出巨大的伤亡,这是盟军统帅部和英美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柏林战役是一场尸山血海的残酷战役,英美盟军并不情愿在战争即将结束时付出这种伤亡

政治上的原因更复杂一点,首先是美苏英法已经划定好了在德国的占领区,而柏林深入苏占区之内,柏林以西大片土地都属于苏占区,而英美盟军要攻占柏林就必须深入预定的苏占区占领这些区域,而在战后如果不打算和苏联撕破脸的话,还要再退出这些区域,吃进去的东西再吐出来总归是不爽的,对士气也有不利影响,还不如停在苏占区边界,让苏联人去啃骨头。

雅尔塔会议已经对各国占领区作出了安排,而柏林则深入苏联占领区

另外一点是苏联人尤其是约大叔表现出对柏林势在必得的态度,对于英美盟军来说,既然有人表现出了火中取栗的强烈意愿,难多了顺水人情也是根本无所谓的事情。

约大叔对攻克柏林表现出了势在必得的态度,而英美对这种惠而不费的顺水人情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DDG的老船坞

二战英美将占领柏林的头功给了苏联,作为盟友确实有让苏联人一雪前耻的意思,更大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伤亡和战后拉拢德国人!

苏联人在二战前期比较惨烈,斯大林的大清洗杀掉了好几万军官,包括元帅将军都杀了一大堆,造成德国进攻的第一年就摧腐拉朽的干掉400万苏联人,大军直抵莫斯科城下,最后依靠苏联军人顽强的抵抗才慢慢的扭转战局,而整个二战德军给苏联造成的伤害也是最大的,有不共戴天之仇!斯大林对苏联人亲自拿下柏林一雪前耻有迫不及待的要求,因此直接致电英美将占领柏林的荣誉让给苏联,英美联军很快就停止进军,让出了进攻柏林的优先权!


第二就是柏林是德意志帝国最后一道防线,集中了大批的精锐力量,虽然兵败如山倒,面对3线夹击德军失败已经注定,但是进攻柏林特别是反复巷战必将带来重大伤亡,而英美联军对德国并没有苏联这么大的仇恨,后来的苏联进攻柏林果然损失20余万人,付出的代价相当惨重!

第三就是战后更容易拉拢德国人,苏联人进攻柏林而灭亡了德国,那么在所有德国人心中,苏联人是造成他们亡国的罪魁祸首,这笔债要记在苏联人的头上,而苏联人就成为了他们的最大的敌人,而德国的科技水平是当时世界领先的,大批科学家在选择投降问题上自己就会偏向英美而不选择苏联!而且大量的德国人恐怕也会将这次的亡国耻辱记在苏联人头上了!

卖力不讨好的事情让苏联人来做,英美何乐而不为呢?


狗刨电竞

军队的荣誉是靠实力打出来的,每一个有血性的军人绝对不会将至高无尚的荣誉拱手让人的。诺曼底登陆后,288万美英联军如潮水般地进入法国,而与他们作战的德军仅有60个师。而在柏林,德军有167个师。德国统帅部的战略意图是,同苏军打持久战,等着美英联军攻到柏林,利用苏联与美英矛盾,争取最大利益。为攻克柏林,苏军投入262万人,将柏林打成焦土,以损失30多万人的代价攻克柏林。


中和通达

这不是让的,是斯大林打出来的。柏林是德国首都,城防坚固,德国一定玩命死守。美国知道的,于是乎让一让,否则美国兵也大量死亡。这是块难啃的骨头,所以美国请苏联打。而苏联正是处于势如破竹过程中,为了与美国争第一,就一气拿下了柏林。英国去了非洲打沙漠之狐隆美尔,美国收复法国并打扫了日本舰队。中国缠住了日本陆军


赵撿子

二战的坚守和转折主要是靠苏联完成的, 战胜法西斯德国也主要是由苏联承担的, 苏联在二战其间损失人口最多, 国土沦丧最多, 抵抗希特勒也最坚决, 德国法西斯从巅峰上被掀翻并一败涂地到最后灭亡也主要是由苏联进行的, 所以在讨论如何给与希特勒最后一击的问题上苏联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