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的“扎堆”現象,你的懷疑和擔憂有用嗎?

扎堆 ——

為什麼說“扎堆”成為一個關鍵詞呢?從前期市場情況看,“扎堆”現象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的聚焦:一個是區域,一個是樓盤。

在區域扎堆上,主要集中在曲江二期、高新部分板塊、滻灞核心區、灃東大軸線等板塊。客觀地看,這些區域在當前的區域環境、產品特徵、發展前景等方面確實優於其它板塊。而對於其它板塊的認可度則暫時不高,即便是有購買意向,也是受這些板塊的價格高漲和搖號的恐懼而被逼轉移。

在樓盤扎堆上,購買力把眼光主要集中在萬科、融創、綠城、中海、碧桂園、綠地、中南、金地、陽光城、保利、龍湖等分佈在上述板塊的項目上,可以說既是這些房企集中度高的體現,也是購房客群對其它開發商的產品缺少信任度的體現。因此在這些樓盤中也出現了各種引發市場關注和監管部門高度關注的爆點情況。

在這裡,樓市君依然要提醒的是:從購買目的和資金實力看,剛需自住和改善投資不宜“爭房”。投資改善置業也應“風物宜長放眼量”,把眼界放寬一點、長遠一點,在不限購區域也有不少發展較有基礎和題材的板塊,可搶先下手。

樓市的“扎堆”現象,你的懷疑和擔憂有用嗎?

懷疑 ——

“疑”什麼?從購房人反饋的信息綜合看,主要集中在兩個點:對部分樓盤搖號公正性的質疑,對市場監管手法的懷疑。

這看起來挺悲催的,因為這兩個點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商品房銷售環節等市場秩序的規範,但卻成立被“疑”的焦點。為何?

對於搖號公正性的質疑,最為典型的是“搖號門”了。問題出在哪?一是搖號軟件來自市場購買,各家採用的不一樣,又缺乏統一有效的監管手段,於是質疑“內定”、對公證方的實際作用產生懷疑,而“搖號門”的調查處理結果恰恰說明了這些質疑不是憑空的。

對監管手段的質疑,主要體現在處罰手段和對象上。當前對限購區域抓得緊,對不限購區域則力度不夠;對品牌房企看得嚴,對非品牌房企尤其是本土房企存在不嚴的情況。這從一些盤的品質和房價不對等、出了問題的處理效率、處罰力度上可以感知一二。

解決搖號問題的質疑,根本的辦法是“已上報”的搖號細則的出臺,統一搖號平臺的儘快完成使用,同時對各類可能出現的亂象的檢查和處理能像“搖號門”的處理那樣,快速高效有震懾力,結果又能令公眾滿意。

樓市的“扎堆”現象,你的懷疑和擔憂有用嗎?

擔憂 ——

“擔憂”什麼?一個是行業動向,一個是房價走勢。

行業動向有什麼可“擔憂”的呢?這主要與土地市場有關。西安建設用地地招牌掛正在經歷從不夠規範到完全規範的轉變期。我們注意到,在土地使用、交易、性質轉變等環節,市上連續出臺了對各文件,並且召開了多次量級不同的會議,這些跡象顯示,西安建設用地在服從城市規劃、發展需要的大局下,正處在關鍵的轉折期。

西鹹新區的土地招牌掛,正由過去的西安和咸陽各自進行,改由西鹹新區統一管理執行;西安各區的各類性質的用地由市上實行“三統一”管理等,這意味著過去的定向招標、灰色出讓等,將逐步失去空間,中小房企拿地將逐步失去過去賴以致勝的人脈資源優勢,而不得不在公開競拍環節和實力型房企“拼刺刀”。

土地交易環節的嚴格規範是必須的。至於說中小房企拿地難度或增大,土地成本或增加,不能片面地從單一因素看,還得看地塊所在板塊的城市功能、規劃發展定位及其使用條件等綜合看。趨勢不可逆,“擔心”也無意義。

對房價走勢的擔憂,沒有特別的新意:買了的看漲,沒買的希望慢漲。但也有部分人士看跌。

從西安城市發展態勢、發展題材看,西安房價目前正處在階段性上漲行情通道中,從時間看至少要延續到2021年。判斷的主要依據有:1、西安城市發展正在進行補短板3年行動,在教育、商業、醫療、休閒、養老等將會進一步快速完善,城市氛圍看好;2、兩年招商引資近2.7萬億,未來幾年逐步落地後,西安的經濟總量將出現跨越式增長,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將同步上升;3、中高品質樓盤將是市場主流,直接投入助推房價水平。

趨勢看上去如此,但也不排除意外情況出現。比如,從經濟學家的判斷看,2018年是房地產的“小年”,這也獲得了普遍的認同,但從西安的情況看,至少截止目前,這個年不“小”。影響西安房價的後手在於:一是搖號細則對正在湧入的新落戶人群的住房需求分流措施如何制定;二是是否對自2016年12月31日以來的四次“限購”措施作出進一步的完善之舉。

這是目前懸在西安樓市頭上的克里斯多夫利劍!

樓市的“扎堆”現象,你的懷疑和擔憂有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