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航母甲板有多厚?为什么这么难击沉?鱼雷打不动吗?

现代航母确实很难击沉,但绝不像有些人想象中的那样需要“狂轰滥炸持续25天,才能击沉”,这是严重的误解。更不可能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美国的航母根本无法击沉”,之所以会有这两种说法,都是源于美军的一次试验:验证航母的抗沉性等。

现代航母甲板有多厚?为什么这么难击沉?鱼雷打不动吗?​先来回答题主的第三个问题:鱼雷打不动航母吗?答案只有一个:鱼雷当然能打得动航母,航母根本无法抗得住鱼雷的打击,但是却不会轻易沉没。即便是美国最新的福特号航母,如果遭到一枚重型鱼雷的攻击,照样给它炸个大窟窿出来。就拿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来说,它是目前世界上装备最多的大型核动力航母,排水量达到了十万吨级,美军现役共有10艘。

它的抗沉性指标相当高,在设计上就要求其:需要承受5枚重型鱼雷的打击,或者是15枚战斧巡航导弹的攻击,而不致于沉没。

航母甲板各部位的厚度、使用的材料根据实际需要,并不一样:比如前甲板要求的强度就要比后甲板的强度要低,使得甲板厚度不一。就拿尼米兹级航母来说,其飞行甲板采用的是航母专用的特种钢,平均厚度在500毫米左右,外加一层凯芙拉复合装甲,厚度为50毫米左右。在其它易受攻击的部位,除了凭借特种钢自身的防御能力外,也都有凯芙拉复合装甲。
现代航母甲板有多厚?为什么这么难击沉?鱼雷打不动吗?​实际上题中说的“甲板”,应该指的是“装甲”,攻击航母的飞行甲板只是打击航母的一种手段而已。通过这些数据来看,航母甲板等部位的防护装甲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厚。航母为什么这么难击沉?航母不容易被击沉,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甲板和船体装甲、隔舱化的水密舱设计和强大的损管能力来保证。

现代航母甲板有多厚?为什么这么难击沉?鱼雷打不动吗?​前面已经说过装甲了,再来说说航母为了提高抗沉性所采取的措施。提高抗沉性,主要还是体现在设计上:比如说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在水线以下两舷各设有4道隔壁的防鱼雷结构,沿舰长方向又设有23道水密隔壁,外加10道防火隔壁,整个船体又被分成了2000多个水密隔舱。在遭到几枚导弹,或者是两、三枚鱼雷的打击后,使得部分船舱受损、毁坏、进水,这时候水密隔舱设计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关掉各水密隔舱间的阀门,对其它舱室就没什么影响了,能够确保航母不至于沉没。

现代航母甲板有多厚?为什么这么难击沉?鱼雷打不动吗?​至于航母是否还有战斗力,那就得看受损的具体情况了。如果是遭到了饱和攻击,那就只能祈祷了!在2005年4月19日,美军拿退役的小鹰级中的“美国号”航母做了一次试验,轰动全球:抗沉性试验。总共花了25天的时间,到5月14日才被炸沉。根据美国军方的说法:这次试验从空中、水面、水下对该航母进行了实弹攻击。关于试验的其它关键的信息,比如导弹、鱼雷的使用数量等,美军并未公布。媒体的报道就变成了“狂轰滥炸持续25天,美国号才被击沉”,这真是让人无语了:人家是为了验证航母的抗沉性,要的是试验数据,不是为了直接击沉它。

现代航母甲板有多厚?为什么这么难击沉?鱼雷打不动吗?​让美军发射10枚重型鱼雷试试,美国号直接就去龙宫了,还用得着25天?狂轰滥炸,某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可真是一点底线都没了。换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没长脑子。在战争中,航母是否容易被击沉,主要得看航母是单兵作战,还是编队作战。如果是编队作战,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击沉的问题,而是如何找到航母、如何能突破层层防御打到航母的问题。

甲板都是钢板拼接的,航空母舰对甲板要求很高。如何加工,需要先放样,制作样板样箱,然后按照样板样箱的曲度来玩去钢板,之后由装配人员装配成分段、总段,最后合陇。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起飞跑道甲板平均厚度是500毫米,其他部位不足300毫米,弹药舱和核动力机组舱为重点加强保护钢板厚度为500-800毫米,其他部位均为150-300毫米,要知道钢的比重为每立方米7.8吨,所以舰船的钢板厚度不可能太厚,尼米兹级航母的甲板长332.85米,宽76.8米,高40.84米,尼米兹级航母自身重量为78280吨,满载为101196吨,如果首层甲板平均厚度为300毫米那么就重332.85×76.8×0.3×7.8=59817.1392吨。

现代航母甲板有多厚?为什么这么难击沉?鱼雷打不动吗?​二战时期击沉航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鱼雷,如今的现代航母用单纯的鱼雷可不行了。航母出行护航舰队肯定跟着一堆,没等你接近航母战斗群就已经被人家发现并且干掉了。打航母的最好办法还是用弹道导弹,这是苏联人想出来的,付诸实践是咱们。 一颗就能干掉一个航母战斗群!

现代航母甲板有多厚?为什么这么难击沉?鱼雷打不动吗?​本人就介绍一下航母是怎样防卫和有哪些武器吧。

1、 鱼雷防护网航母体积庞大,真的要是被潜艇伏击了,既使反潜导弹、干拢弹及诱炮能拦截一部分,但谁也不敢保证没有漏网之鱼,怎么办?只有鱼雷防卫网,鱼雷防卫网装在弹头中,跟反潜导弹一样发射到水中,由于漏网之鱼不可能控测不到,那么在主导系统导引之下,鱼雷防护网会直奔攻击的鱼雷而来,在靠近时其网在径向爆炸力牵引下会象天女散花一样散开,直径可达几十米,攻击鱼雷在如此高速下既使想拐弯恐怕都没时间,会被网捕获并引爆。当然,由于鱼雷防护网造价高,远距离不可能会用的。

2、 航母水密仓有人认为只有鱼雷击中了航母,那么它就死定了,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航母靠近外侧及底部均有水密仓。航母的水密仓如蜂格状,相互并不连通,而且每个单体密封仓均可承受一定压力,所以既使有几个水密仓被击破了,水也不会灌进去。而且由于其水密仓内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其气体可以灭火,而且其密封仓内壁上的东西在密封仓破裂后跟海水反应会生成跟泡沫似的填充物,阻止海水进来。当然早期的水密仓内部本身就有填充物,而且航母上有非常精通修补的水手,那些认为只要有几枚鱼雷击中就可击沉航母的想法实在是一厢情愿。

3、 抗冲击船身及结实的主架航母最容易遭攻击的地方是甲板,但其甲板决不是普通钢材,其抗冲击及破坏能力我想勿需我多说了,而且其厚度也有几十厘米,想破坏也不是易事。航母的主体构架非常坚固,想要把航母解体,必须击中要害部分,而且必须击穿并在核心位置爆炸,最重要的是其弹药量必须有相当的摧毁能力才能办到。

为此实验美国佬甚至不惜炸沉自己的航母,以提供经验数据,为下一代航母抗爆能力提供宝贵的数据。而完成上述任务几乎不可能,首先弹药量大的导弹灵活性不强,精确制导能力再强,也难在近防及干拢下准确击中要害部位。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马岛战争时阿根廷的飞鱼实际上击中了英国的航母,但可惜击中的是舰首的滑跃甲板,此处甲板非常厚,而且其结构非常坚固,所以虽然击中,但只是伤及了一点甲板而已。

而英国为了怕打击士气,对此事进行了否认而封锁了消息,既使阿根廷的飞行员一直坚称其击中了英国的航母,但大多人都对此持否定态度。还有大家都知道的中日甲午战争中虽定远舰身中数强,但舰身及甲板无一处贯穿,可见结构及舰身之坚固也。

4、 宙斯盾的防卫能力在战争时,航母周围的护卫舰及巡洋舰上都有宙斯盾系统,其发现目标到反击只需8秒,而且可以同时拦截多个导弹,系统还可以自动分析并根据情况优先拦截哪个目标。当然关于宙斯盾我想我没必要在这里班门弄斧了,大家都知道的。其实既使有个别漏网之鱼,由于航母的近防系统十分强大,想突破几乎不可能。

5、 核潜艇的反潜及攻击能力强每个航母至少有2艘或3艘核攻击潜艇,这些核潜艇不仅防卫反潜能力强,还可对远程目标进行攻击。既使遇到数量众多的潜艇,也可以通过数据链对护卫舰或航母上的飞机进行攻击。

7、 隐身能力航母可以在遭受洲际导弹攻击时放烟幕弹、水幕及干扰弹从面实现隐身,机动灵活的航母在广阔的大洋上很难具体攻击到要害位置。况且还有远程拦截导弹可以在卫星定位下拦截远程洲际导弹。其实航母上的舰载机具有极强的攻击能力和作战效率,尤其是在数据链指挥下。最好的防卫就是进攻,在对方没有还手的情况下怎么能攻击呢?而且航母决不会笨到把航母开到敌人武器射程攻击范围之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