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劇有那些好劇目,有那些好的演員,淮劇流行的省份只有江蘇及上海嗎?

看多了也就入戲了


淮劇是江蘇蘇北地區的一個不大不小的劇種,經典劇目和好演員都有不少,主要流行省份是江蘇和上海,但不限於這些地方,安徽北部部分地區也有淮劇在流傳。

淮劇的主要流行地區:阜寧,建湖,濱海,射陽,鹽城市區,興化,泰州市區,寶應,楚州,閘北,楊浦,普陀,虹口。


比較有影響力的地區:東臺,大豐,響水,漣水,高郵,姜堰,泰興,鎮江市區,蘇州市區,海安,洪澤,金湖,盱眙,海安,如皋,如東,安徽滁州。

淮劇比較經典的劇目有《鄭巧嬌》《牙痕記》《趙五娘》《打金枝》《吳漢三殺》《九件衣》《啞女告狀》《白蛇傳》《李翠蓮》《藍橋會》《千里送京娘》等。

淮劇比較好的演員有(排名不分先後)馬秀英、楊桂芳、陳明礦、劉桂香、石靈童、張華、趙國輝、戴蓮綈、王萍、邱小祥、王花蘭、呂輔國、凌順武、張文俊、李春棟、王志豪、何叫天、陳德林、黃素萍等等。

由於淮劇的名劇名家有很多,有些劇目和名家遺漏了,勿怪!


戲曲說

 淮劇代表劇目

  “對子戲”和“三小戲” 形成於香火戲初期,有《小打瓦》、《種大麥》、《大補缸》、《磨豆腐》等。內容簡單純樸,語言詼諧風趣,生活氣息濃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但尚屬說唱範疇的民間生活小戲。

同期,還曾出現過“四大奇案劇”,即《丁黃氏》、《急拿王 兆》、《藥茶記》和《鴨湯記》,都是根據境內發生的真人真事編演而成。

幕表連臺本戲 始於二十年代,曾盛行一時。主要有《楊家將》、《岳飛》、《飛龍傳》、《日月圓》、《安邦定國志》、《封神榜》、《七國志》、《孟麗君》、《鄭巧嬌》、《乾隆傳》、《彭公案》、《施公案》等。這些劇目大多根據歷史傳說和民間故事改編,有些劇目在流行演出中固定下來,成為後來淮劇的保留劇目。 本頭戲有《三女搶板》、《舍妻審妻》等,出現於40年代前後,並延續至今。

現代戲始於抗日戰爭時期。至1987年,先後創作演出了數以千計的劇目。其中《照減不誤》、《漁濱河邊》、《一家人》、《海港》、《打碗記》、《離婚記》、《奇婚記》等,代表不同時期淮劇現代戲劇創作演出水平,影響深遠。

淮劇著名演員:

楊桂芳,女,1932年9月28日生(農曆),上海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戲曲家協會理事,中國共產黨員,江蘇省淮劇藝術研究會理事,鹽城市第一屆人民代表。楊桂芳的代表作:《贊貂》的貂蟬、《孟麗君》的孟麗君、《王昭君》的王昭君、《穆桂英掛帥》的穆桂英、《罵燈記》的王月英、《鄭巧嬌》的鄭巧嬌、《秦香蓮》的秦香蓮、《郭華買胭脂》中飾王月英、《打金枝》中的金枝等。

陳明礦,男,1972年生,江蘇鹽城人,畢業於鹽城市戲劇學校。江蘇省淮劇團國家一級演員,現任江蘇省淮劇團團長,師承淮劇表演藝術家陳德林,主攻小生。在1993年鹽城市舉辦的"青年演員大獎賽"中獲二等獎,同年10月由江蘇省舉辦的"江蘇省青年演員電視演唱大獎賽"中獲一等獎,並被江蘇省音像公司聘為特約歌手。主要代表作品有《趙五娘》《天要落雨娘要嫁》《牙痕記》《孟麗君》《太陽花》《狸貓換太子》等多部傳統戲和新編戲。


淮劇著名演員很多不能一一介紹,淮劇,又名江淮戲,流行於江蘇、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淮劇語言是以今建湖縣的方言為基調,經過戲曲化而形成的一種舞臺語言。清代中葉,在江蘇鹽阜(鹽城和阜寧)、清淮寶(淮安和寶應)一帶流行著一種由家民號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為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僅以竹板擊節。後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稱為江北小戲。之後,又受徽劇和京劇的影響,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淮劇。


楚小玲

劇目有:對舌.趕腳.巧奶奶罵貓.趙五娘.蓮花庵.孔雀東南飛.孟麗君.打金枝.血手印.玉杯緣.啞女告狀.。\n現代劇有太陽花.一江春水向東流.嗩吶聲聲.家有長子.十品村官.。其中太陽花已入全國精品工程,一江春水向東流榮獲省舞臺精品工程。\n演員有韋君梅.朱菁華.楊洋.施燕萍.筱海紅.楊桂芳等\n流行江蘇.上海還有安微省部分地區。


光明照亮我

淮劇流行的地方有江蘇上海和安徽的與江蘇接攘的少部地區。據說上海喜歡淮劇的地區都是我們老一輩蘇北人聚集的地區。我喜歡傳統的淮劇,能流傳的總是經典,像《趙五娘》《牙痕記》《三女搶板》《探寒窯》《秦香蓮》《秦雪梅弔孝》《河塘搬兵》.……我手機中儲存著好多這些劇中的經典唱段。由於年齡關係,老的淮劇演員我只知道上海的筱文豔.馬秀英等,她們合作的《探寒窯》,那真是珠聯璧合,我是百聽不厭。.像江蘇的淮劇演員有王志豪.戴建明.陳德林.裔小萍.梁國英.陳澄……其中我比較鍾愛陳德林.裔小萍,覺得他們的唱腔準韻味濃,他們都是江蘇第一屆淮劇大賽一等獎獲者,確是實至名歸。記得那屆大獎賽,一有賽況,我們家鄉的大街小巷的收音機飄出的都是淮劇唱腔……


東方的風4\n

淮劇在上海的鼎盛期可能在五十年代末,當時的人民淮劇團在中國大戲院上演荊釵記,金牌花旦筱文豔又向志成淮劇團借來金牌小生周筱芳,人滿為患,一票難求。等退票的人都等到了新閘橋頭。在當年的中興劇場看周筱芳的白虎堂,場內觀眾靜到一把鑰匙掉地上大家都能聽到聲響,那河塘搬兵的大段唱詞幾乎是在全場觀眾的鼓掌和喝彩聲中過來的。其實周筱芳的周派唱腔在廣大淮劇觀眾中還是佔有很高地位的,但不知為何長期來主流代表者對其並不十分待見乃至有故意冷漠之嫌實在令人費解。本人倒是十分喜愛周派藝術和尊敬其在廣大淮劇觀眾中的影響力、號召力。


dd44161

在江蘇,淮劇是個大劇種。它在這個省的蘇南蘇北廣泛流行著,上海的部分民眾也是忠實粉絲。江蘇除了蘇錫常南通以及徐州等地不吃淮劇,其餘地區,淮劇都有市場。蘇南的鎮江,省淮劇團就在那裡。不過它要打進蘇錫常南通以及沿江吳語地區是沒有可能性的。好的劇本,上海淮劇團出了個金龍與蜉蝣,其他的不甚了了。泰州淮劇團出過板橋應試,其它的保留劇目好的肯定有,不是流行區域的人們不可能知道。演員或者藝人最為著名的的是泰州的淮劇皇帝陳德林。個人以為他在淮劇界是個空前絕後的人物。可惜已經過了古稀之年,廉頗老矣。鼎盛時期,陳德林每到一處,萬人空巷要看他的戲。如今的藝人,在自己的演藝事業輝煌時期,這樣的盛況不可多得的。


一般般的過客

喜歡王志豪的《新旅戰歌》裔小萍和梁錦忠的《鍘美案》。

淮劇是江蘇蘇北地區的地方戲,主要流行在泰州、鹽城、淮安(部分縣)、揚州(部分縣),上海流行在原閘北區、普陀區、楊浦區。這幾個區絕大部分居民祖籍是蘇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