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有那些好剧目,有那些好的演员,淮剧流行的省份只有江苏及上海吗?

看多了也就入戏了


淮剧是江苏苏北地区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剧种,经典剧目和好演员都有不少,主要流行省份是江苏和上海,但不限于这些地方,安徽北部部分地区也有淮剧在流传。

淮剧的主要流行地区:阜宁,建湖,滨海,射阳,盐城市区,兴化,泰州市区,宝应,楚州,闸北,杨浦,普陀,虹口。


比较有影响力的地区:东台,大丰,响水,涟水,高邮,姜堰,泰兴,镇江市区,苏州市区,海安,洪泽,金湖,盱眙,海安,如皋,如东,安徽滁州。

淮剧比较经典的剧目有《郑巧娇》《牙痕记》《赵五娘》《打金枝》《吴汉三杀》《九件衣》《哑女告状》《白蛇传》《李翠莲》《蓝桥会》《千里送京娘》等。

淮剧比较好的演员有(排名不分先后)马秀英、杨桂芳、陈明矿、刘桂香、石灵童、张华、赵国辉、戴莲绨、王萍、邱小祥、王花兰、吕辅国、凌顺武、张文俊、李春栋、王志豪、何叫天、陈德林、黄素萍等等。

由于淮剧的名剧名家有很多,有些剧目和名家遗漏了,勿怪!


戏曲说

 淮剧代表剧目

  “对子戏”和“三小戏” 形成于香火戏初期,有《小打瓦》、《种大麦》、《大补缸》、《磨豆腐》等。内容简单纯朴,语言诙谐风趣,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但尚属说唱范畴的民间生活小戏。

同期,还曾出现过“四大奇案剧”,即《丁黄氏》、《急拿王 兆》、《药茶记》和《鸭汤记》,都是根据境内发生的真人真事编演而成。

幕表连台本戏 始于二十年代,曾盛行一时。主要有《杨家将》、《岳飞》、《飞龙传》、《日月圆》、《安邦定国志》、《封神榜》、《七国志》、《孟丽君》、《郑巧娇》、《乾隆传》、《彭公案》、《施公案》等。这些剧目大多根据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改编,有些剧目在流行演出中固定下来,成为后来淮剧的保留剧目。 本头戏有《三女抢板》、《舍妻审妻》等,出现于40年代前后,并延续至今。

现代戏始于抗日战争时期。至1987年,先后创作演出了数以千计的剧目。其中《照减不误》、《渔滨河边》、《一家人》、《海港》、《打碗记》、《离婚记》、《奇婚记》等,代表不同时期淮剧现代戏剧创作演出水平,影响深远。

淮剧著名演员:

杨桂芳,女,1932年9月28日生(农历),上海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戏曲家协会理事,中国共产党员,江苏省淮剧艺术研究会理事,盐城市第一届人民代表。杨桂芳的代表作:《赞貂》的貂蝉、《孟丽君》的孟丽君、《王昭君》的王昭君、《穆桂英挂帅》的穆桂英、《骂灯记》的王月英、《郑巧娇》的郑巧娇、《秦香莲》的秦香莲、《郭华买胭脂》中饰王月英、《打金枝》中的金枝等。

陈明矿,男,1972年生,江苏盐城人,毕业于盐城市戏剧学校。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现任江苏省淮剧团团长,师承淮剧表演艺术家陈德林,主攻小生。在1993年盐城市举办的"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二等奖,同年10月由江苏省举办的"江苏省青年演员电视演唱大奖赛"中获一等奖,并被江苏省音像公司聘为特约歌手。主要代表作品有《赵五娘》《天要落雨娘要嫁》《牙痕记》《孟丽君》《太阳花》《狸猫换太子》等多部传统戏和新编戏。


淮剧著名演员很多不能一一介绍,淮剧,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淮剧语言是以今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经过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清代中叶,在江苏盐阜(盐城和阜宁)、清淮宝(淮安和宝应)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楚小玲

剧目有: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赵五娘.莲花庵.孔雀东南飞.孟丽君.打金枝.血手印.玉杯缘.哑女告状.。\n现代剧有太阳花.一江春水向东流.唢吶声声.家有长子.十品村官.。其中太阳花已入全国精品工程,一江春水向东流荣获省舞台精品工程。\n演员有韦君梅.朱菁华.杨洋.施燕萍.筱海红.杨桂芳等\n流行江苏.上海还有安微省部分地区。


光明照亮我

淮剧流行的地方有江苏上海和安徽的与江苏接攘的少部地区。据说上海喜欢淮剧的地区都是我们老一辈苏北人聚集的地区。我喜欢传统的淮剧,能流传的总是经典,像《赵五娘》《牙痕记》《三女抢板》《探寒窑》《秦香莲》《秦雪梅吊孝》《河塘搬兵》.……我手机中储存着好多这些剧中的经典唱段。由于年龄关系,老的淮剧演员我只知道上海的筱文艳.马秀英等,她们合作的《探寒窑》,那真是珠联璧合,我是百听不厌。.像江苏的淮剧演员有王志豪.戴建明.陈德林.裔小萍.梁国英.陈澄……其中我比较钟爱陈德林.裔小萍,觉得他们的唱腔准韵味浓,他们都是江苏第一届淮剧大赛一等奖获者,确是实至名归。记得那届大奖赛,一有赛况,我们家乡的大街小巷的收音机飘出的都是淮剧唱腔……


东方的风4\n

淮剧在上海的鼎盛期可能在五十年代末,当时的人民淮剧团在中国大戏院上演荊钗记,金牌花旦筱文艳又向志成淮剧团借来金牌小生周筱芳,人满为患,一票难求。等退票的人都等到了新闸桥头。在当年的中兴剧场看周筱芳的白虎堂,场内观众静到一把钥匙掉地上大家都能听到声响,那河塘搬兵的大段唱词几乎是在全场观众的鼓掌和喝彩声中过来的。其实周筱芳的周派唱腔在广大淮剧观众中还是占有很高地位的,但不知为何长期来主流代表者对其并不十分待见乃至有故意冷漠之嫌实在令人费解。本人倒是十分喜爱周派艺术和尊敬其在广大淮剧观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


dd44161

在江苏,淮剧是个大剧种。它在这个省的苏南苏北广泛流行着,上海的部分民众也是忠实粉丝。江苏除了苏锡常南通以及徐州等地不吃淮剧,其余地区,淮剧都有市场。苏南的镇江,省淮剧团就在那里。不过它要打进苏锡常南通以及沿江吴语地区是没有可能性的。好的剧本,上海淮剧团出了个金龙与蜉蝣,其他的不甚了了。泰州淮剧团出过板桥应试,其它的保留剧目好的肯定有,不是流行区域的人们不可能知道。演员或者艺人最为著名的的是泰州的淮剧皇帝陈德林。个人以为他在淮剧界是个空前绝后的人物。可惜已经过了古稀之年,廉颇老矣。鼎盛时期,陈德林每到一处,万人空巷要看他的戏。如今的艺人,在自己的演艺事业辉煌时期,这样的盛况不可多得的。


一般般的过客

喜欢王志豪的《新旅战歌》裔小萍和梁锦忠的《铡美案》。

淮剧是江苏苏北地区的地方戏,主要流行在泰州、盐城、淮安(部分县)、扬州(部分县),上海流行在原闸北区、普陀区、杨浦区。这几个区绝大部分居民祖籍是苏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