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代古巴华工死亡率67%,清廷得知后火速派出一名官员调查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对世界的奴役,作为同样被欧美列强欺辱的对象中国和古巴发生了联系。

古巴那时属于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自从1511年开始入侵古巴后,古巴本地的原住民几乎被屠杀殆尽。到了1840年代,古巴的土地上的人口则以西班牙白人、克里奥尔人(西班牙白人在此居住的后裔也就是西班牙裔白人)、黑人为主,印第安人为次的情况。

1850年代古巴华工死亡率67%,清廷得知后火速派出一名官员调查

华工

(1)死亡率高达67%的奴隶华工

中国和古巴发生交往是以华工买卖开始的,1847年6月3日,从由厦门开往古巴运送劳工的第一艘船开始到1874年共有143,040名华工前往古巴,最终有126,008名华工活着到了古巴,死亡率高达12%!我们的这些苦难的华工同胞,几乎都被安排在甘蔗园充当奴隶。在甘蔗园内,他们受到了极其残酷的虐待,最终只有4万多人活了下来。死亡率高达67%!

起初,憧憬着逃离苦难进入异乡赚到钱反哺家中亲人的苦难化工们,每天都生活在地狱中。他们被当作种植园中地位最低级的奴隶。谁让华工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呢?同时,又远隔万里!

在西班牙殖民当局的袒护和漠然,种植园主敲骨吸髓式压迫下,华工们从事着最少18小时、最多21个小时的繁重工作。而吃的呢?仅仅是粟米、番薯,而且常常吃不饱,更要因为劳作不合心思、或者监工的心情不顺而遭受毒打。

本来说好的,在种植园中工作,他们每月可以赚到16到20比索(19世纪比索币值兑换我不懂,请方家告知,谢谢)。但到了古巴种植园后,种植园主说:你们不吃呀、不喝呀、不住呀,这些地方都需要花钱。你们生病了,我们不得给你们瞧呀,这些都要花钱。

因此,他们实际上每月只能拿到4比索。

1850年代古巴华工死亡率67%,清廷得知后火速派出一名官员调查

(2)晚清政府得知真相后,开始关注

拉美奴隶种植园的狠毒是很有名儿的,随着中国政府在1864年(清同治三年)与西班牙正式建交,华工买卖问题也提到了双方政府的议程上来。10月10日,两国在在天津签订了《和好贸易条约》。条约中规定:

凡有华民情甘出口,在日斯巴尼亚(即西班牙)所属各处(包括古巴等殖民地)承工,俱准与日斯巴尼亚国民人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由通商各口前往。该处官员与日斯巴尼亚官员查照各口地方情形,会定章程,为保全此华工之意。但不得收留中国逃人及另有拐卖不法情事。如有前项情弊,一经地方官知会领事官,即行查出送还中国究办,不得肯留。

也即:中国华工与西班牙、西班牙各殖民地之间可以进行华工买卖,华工出国要从通商口岸走,到了目的地应该签订合同,作为保护华工的前提。西班牙和各殖民地不得收留犯了中国法律的罪犯以及被拐卖的人口。西班牙、殖民地政府有责任将他们送给中国法办,不得容留。

清朝直到1875年之后才有驻外公使,但跟外国总要打交道,或者通过跟中国相对友好的人士作为不在编的外交人员,或者派出不固定的外交人员前往各国。也或者一些有血性、人性的中外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地呼吁、告知,包括新闻媒体。总之,到了1870年左右,在古巴华工的悲惨遭遇的相关信息被知道了。

一个叫陈兰彬的中国人,在1873年来到古巴!

1850年代古巴华工死亡率67%,清廷得知后火速派出一名官员调查

陈兰彬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