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職2人,撤職1人!呼和浩特市環保假整改問題責任人被查處

免职2人,撤职1人!呼和浩特市环保假整改问题责任人被查处

事件還原↓↓↓

真督察豈容假整改

中央環保督察人員揭開和林格爾縣兩張封條的秘密

一張封條字跡清晰章印鮮紅,時間是“二○一八年六月二日”;另一張封條被撕開,仔細辨認可以看得出時間是“二○一七年元月六日”。這一新一舊兩張封條都是由“和林格爾縣環境保護局封”。那麼,這裡到底有什麼秘密和玄機?

2018年6月6日,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頭看”進駐內蒙古自治區,而第一張封條的日期就在“回頭看”進駐的4天前。

2016年7月14日到8月14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內蒙古自治區開展了第一輪環保督察工作,而第二張封條就在第一輪環保督察的不到半年後。

那麼,這兩張封條到底和中央環保督察有沒有關係?到底內含什麼秘密?

6月6日17時,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內蒙古“回頭看”舉報電話開通。到6月7日12時,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32件有效舉報電話中有兩件反映了同一家企業的問題: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西溝門移民新村木器加工廠噴漆味道濃重,噪聲汙染嚴重,而且沒有任何環評手續。2016年環保督察組進駐內蒙古期間曾舉報該木器加工廠,當時該廠已取締,但兩個月以後重新開工,並逐漸擴大生產規模。舉報人多次向當地有關部門舉報,一直未得到解決,上週該廠已暫時停產,規避檢查。

根據資料對比,督察組人員發現,對於這一家企業非法生產的電話舉報,在2016年開展的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中已經受理,並屬於2016年向社會公示已經辦結的案件。

在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網站的政務公開一欄中,督察人員查閱到標題為《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呼和浩特市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專案組關於環境信訪案件處理結果的公示(三)》的網頁,其中清楚地顯示對凱帝森木門加工廠的問責及處罰情況。“凱帝森木門加工廠企業無環評手續,無任何環保治理設施,產生的油漆味、粉塵、噪音環境汙染嚴重”。處理結果是“對凱帝森木門加工廠實施行政處罰10萬元,對企業予以取締,責令拆除生產設備”。

那麼,這家企業現在還在生產嗎?是不是真的是舉報人所反映的情況?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兩名督察人員決定天黑後到現場去摸查核實。

18點50分,從呼和浩特市區出發,驅車40多公里,一個小時後,督察人員到達和林格爾縣西溝門鄉移民新村。經多方打聽當地老鄉,終於尋找到一家木器廠。廠門外懸掛著“內蒙古凱帝森木業責任有限公司”的門牌。這時,時間已經過了20點。

看到有車過來,從門房裡出來一個小夥子。

“廠子在生產嗎?”督察人員問。

“已經停產快一週了。”小夥子回答。

“能讓我們進去看一下嗎?”督察人員試探地問。

“可以。”出乎大家意料,小夥子毫不遲疑地打開了鐵柵欄門。

進到廠院裡,督察人員發現,兩間廠房粘貼了封條,封條新舊不一致。還有一間則大門虛掩。推門進入,裡面沒有工人,但卻有著強烈的油漆味道。地上散落著木門、木櫃,有的已經塗過油漆,有的還是原木色待上漆。

一名督察人員在車間內仔細查找,發現了一個鎖住的噴漆房。另一位督察人員找到了一疊生產任務單。一張顯示:5月26日下單,6月10日交貨;另一張則是5月27日下單,6月3日交貨。

看到有人進到廠子裡,過來兩個工人。督察人員巧妙地和他們拉起了家常:“現在開工了嗎?沒開工你們怎麼還在這裡?什麼時候再開工?”一個工人回答道:“已經停了快一週了。老闆說過一兩個月就能再開了,我們在這裡也是等著欠發的工資呢!”

這家木器加工廠在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被舉報後,迫於壓力被當地縣環保局查封。之後又開始繼續生產。而從今天工人打開大門如此“痛快”、封條如此嶄新都可以看出,企業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迎接”督察組的到來。

中央環保督察組走了就恢復非法生產,“回頭看”來了又馬上“查封”,這正是應付整改、敷衍整改的典型做法。(鍾環保)

處理結果↓↓↓

呼和浩特嚴厲追責問責和林格爾縣盛樂鎮西溝門移民新村內

木器廠環保假整改問題相關責任人

本著不迴避、不遮掩、不護短的原則,呼和浩特市對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的問題及自身排查出和群眾舉報的問題,採取發現一起、核實一起、整改一起、查處一起的舉措,堅決抓好環保督察整改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以最堅決的態度和最嚴厲的措施追責問責在環保督察中發現的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者,強力推進各項整改任務的落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6月9日,對於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暗訪反饋的和林格爾縣盛樂鎮西溝門移民新村內木器廠假整改問題,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研究部署整改工作。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深化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把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以鐵的決心、鐵的措施、鐵的擔當全面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任務;一定要加強領導、親力親為,對中央環保督察組每日交辦的群眾舉報案件,第一時間研究解決,親自上陣、一線作戰,確保做到“日清”;一定要明確各方責任,釐清地區、部門、企業責任,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加大問責力度,倒逼責任落實和問題解決;一定要舉一反三、汲取教訓,從嚴從實、堅決有力抓好整改工作,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會議決定,依法取締關閉和林格爾縣盛樂鎮西溝門移民新村內木器廠,並對在環保假整改中涉及的和林縣政府、市有關部門相關責任人作出如下處理決定:對和林縣原副縣長、現市政府副秘書長楊星晟、和林縣副縣長郭文俊、副縣長賀豐給予黨內警告處分,對市環保監察支隊支隊長黃寶華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責成和林縣委縣政府向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檢查。

6月9日下午,和林縣委召開常委會會議,對環保假整改相關責任人作出如下處理決定:對原內蒙古凱帝森木業有限責任公司現更名註冊為內蒙古元達木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劉沈兵予以行政拘留,同時立案調查,依法對該公司按高限予以20萬元罰款,關閉取締該企業,立即拆除所有設備,並啟動公益訴訟;對縣環保局局長劉瑞明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免去行政職務。對縣環境監察大隊大隊長蘇永斌予以政務撤職。對盛樂鎮黨委書記雲安民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對盛樂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月忠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免去鎮長職務。對盛樂鎮人大主席張永偉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馮燕平)

短評:真查真改 立行立改

李振南

當前,一些地方嘴上說著“綠水青山”,心裡卻只想著“金山銀山”,對環保工作“口號喊得響,實際不理想”,一些幹部口頭上贊成落實督察整改,實際上卻“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好,非但無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還可能會製造出更多新的問題和矛盾。

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我區,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的一次實踐過程,也是一次宣講過程。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動真碰硬,對督察組反饋的意見,要真查真改、立行立改,絕不能“走過場”。

整改要取得實效,必須帶著責任幹,奔著問題去。要堅持項目化管理、責任化落實,確保每項工作有專人盯、專人抓、專人管;要堅持分類施策、分類推進,既要邊督邊改、立行立改,又要統籌兼顧、標本兼治,防止拖延症、急躁症、不搞一鍋煮、一刀切;要嚴厲整治“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等環保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做到不留盲區死角,不留風險隱患,整改一個、驗收一個、銷號一個;還要高揚問責“鞭子”,建立長效機制,確保整改只有“絕不例外”,沒有“下不為例”,倒逼責任落實和問題解決。

“回頭看”是為了更好地“向前走”。各級各地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中央督察組意見要求,使整改工作讓各族群眾滿意、經得起歷史檢驗。

審核:劉樹林 丁 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