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5告訴你: 出身寒門, 絕非無路可走

米格25告訴你: 出身寒門, 絕非無路可走

    你有沒有那麼一瞬,打心底裡討厭自己的平庸?

    是的,我有。

    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22歲。掛著一個高大上的職稱:Associate consultant(助理顧問),實質上就是“超級打雜”的代名詞。

    有一次,三個經理同時要打印他們的報告,扔給我三份郵件就拍拍屁股走了。

    而我呢,實力體現高大威猛身體壯的優點,在打印房站了十幾個小時,打印,分類,排序,裝訂,一整天來不及吃上一頓飯。

    晚上,我託同事給我買了一個麵包,正在啃呢,三個經理同時打來了催促電話:你還有更慢一點的嗎?搞了一天了!

    我二話不說,扔下半個沒啃完的麵包,立馬繼續像個機器一樣,拼了命,裝訂一本本半指厚的報告。

    當我晚上11點多把三大摞報告放在經理的桌面上時,手才略微感到有點痛。原來,一整天的打印裝訂,鋒利的打印紙邊緣,早就把我的手指割得面目全非。

    血,從指間一點一點地滲出來。不疼,但刺眼。

    我捂著一天沒吃過飯的胃,蹲在辦公室的角落乾嘔了20分鐘。打心底裡怪責自己的無能。

    我想起那個讀碩士的美女師姐,去了證券公司,一入職就是consultant,直接去跟客戶做高大上的演示談上億的生意;我那個清華畢業的高中同學,當時已經是德國知名醫藥集團的研發專員,用他的話說是“每天做做實驗就準備改變人類”。

    而我,二線學校,冷門專業,毫無背景的一個人,每天在做什麼?打印!

    老實說,對於一個沒有顏可仗,更沒有爹可拼的寒門學子,除了平庸的起點,似乎別無他選。

    米格25告訴你: 出身寒門, 絕非無路可走

    然而,乾嘔之後的我並沒有哭,更沒有洩氣。用止血貼包了包手指,對繁瑣的雜活和日復一日的廉價,選擇了更理性的姿態。

    畢竟,雖然有人出生在羅馬,但我堅信,我沒有車,卻能走路去羅馬。

    01. 出身普通,卻能成為米格25

    然而,學歷差、沒資源、沒背景的人,又何止是我一個。

    有一個粉絲曾經寫信問我:

    我是個三線城市讀書的學渣,大專畢業,父母是農民,你說我這種出身以後該怎麼辦?

    逆襲,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這兩個字,通常只是出現在雞湯文“我的一個朋友”裡,又或者,在奶茶妹妹和趙麗穎這種,天生麗質的到哪裡都聚焦的女孩子身上。

    我也承認,在“馬太效應”無處不在的今天,強者恆強,富者更富。弱者,似乎怎麼走都會顯得很困難。

    大家都說,寒門再無貴子。一個普通人往上走的每一寸,好像都要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但我有必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前蘇聯曾經研製出一款戰鬥力超強的新型戰機,叫做米格25。

    這種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種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你可能不知道“3馬赫”代表有多快,反正當時無人能敵就是了。

    美國人和歐洲人當時真的撓破頭皮,這蘇聯不是很窮嗎,技術不是很落後嗎,咋能做出這麼牛逼的戰鬥機呢?

    蘇聯當時肯定捂著嘴笑,讓你們瞧不起我,就不告訴你!

    直到有一次,一個蘇聯的飛行員開著米格25戰鬥機叛逃到了日本,美國的專家立馬趕過去把這個米格25大卸八塊,放大鏡都準備好了,一定要把這玩意兒神奇的地方一一研究清楚。

    結果他們發現,米格25根本沒有什麼高精專的材料和零部件,每個零件都用最普通的鋼材做的,製造技術還很落後。只不過,每個零部件之間的咬合和協作做得特別好,整體組合起來就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戰鬥機。

    原來,一個普通的零件,也有它最高貴的姿態。那就是在一個團隊裡面,貢獻最恰當的一分力。

    米格25告訴你: 出身寒門, 絕非無路可走

    當一個年輕人站在社會底層的岔路口,看得見透明天花板上的冠冕輝煌,也摸得到平凡世界裡不可控的身不由己。

    那一刻的情緒,無論是宣洩、痛哭、埋怨都無補於事。

    想彎道超車的第一步,必然是成為米格25的一員。

    再平庸的個體,放在一個不平庸的團隊裡,才有機會走到被人看見的地方。

    所以,年輕人真的不要害怕在團隊裡被埋沒,怕幫助別人就是吃虧。

    你要給自己一個“米格25”一樣彪悍的標籤,首先你要成為一個跟別人能咬合協調的好零件。

    02. 死局,只能靠自己去破

    根據二八定律,80%的人的人生是從0開始的,而捅破這個0的人,也只有你自己。

    我的第一次改行,是從理工科改為做審計諮詢。

    前四年我都在幹什麼?操心工廠的管道怎麼設計,琢磨機器的螺絲釘怎麼安裝,還有,洗試管。

    別人早就把會計審計學了四年,而我,在洗試管。

    別人早就把最關鍵的註冊會計師考過了兩門,而我,在洗試管。

    別人早就在某些事務所實習過好幾個月,而我,還是在洗試管。

    帶著不相關的經驗改行,根本沒有人會相信我能做好新專業範疇內的事,可能他們更相信的是,面試官是不是有點瞎。

    所以,我能做什麼?我只能做打印。

    那些會計系本科和碩士出身的同事,基本上被人選走了,拿著優越的機會,都跑在我的前面。

    而我面對的,好像就是一個死局:沒經驗、沒資源,所以沒項目;越沒項目,就越沒經驗、沒資源。

    要改變這種狀態,我深知,怨天尤人沒什麼意義,只能靠自己足夠的誠意去破局。

    所以,我幾乎是唯一一個不挑工作的人。

    但凡打印裝訂的事情,我都一絲不苟,一頁不錯,用最誠摯的認真去對待每一個別人看不起、不願做的任務。

    米格25告訴你: 出身寒門, 絕非無路可走

    漸漸地,在經理圈子裡我有了口碑,我這個人,已經成了“靠譜”的代名詞。

    因為無論多麼不靠譜的任務,我都是當天就能給他們完成,無論這事跟我有沒有利益關係。

    我的項目工作也開始多了起來,更多的經理願意給我機會,幫我引薦,為我背書。

    資歷、經驗、人脈、信用,就是這樣積累出來的。我平凡的低姿態,也正是我走向閃亮的墊腳石。

    所以,一個普通的沒傘的孩子要破局,有,且只有唯一的一條路:讓步、付出、耐心。

    03. 寫在最後的一點誠懇忠告

    這幾年,我也面試了不少從事務所出來,想改行到企業裡面發展的人。

    他們的大部分,對自我的認知都非常高。

    既希望生活比以前要舒適,不再像一頭牛一樣加班; 又期待工資不要少,拿的和以前一樣多。

    我真的為他們的前途捏一把汗:一個人可以嚮往大海,但是還是要從小河開始掌舵。沒有誰一開始就可以開航空母艦。

    我不認為一個人降維改行有多麼的可悲。畢竟,重新從零開始也是一種探索人生的可能。但是換了一個舞臺,就要承認自己的普通。

    至少得承認,此時、眼前、短暫的普通。

    有時候,能夠適時低頭承認自己平庸,也是一種自我審視的能力。這種能力,讓所有起步低的人,都有了一個珍貴的,隱形的助跑器。

    平安集團的董事長馬明哲,出身只是一個司機;

    喬布斯開創了一代手機先河,起點也不過是在惠普打零工;

    大家都知道的事業高大上,還能迎娶白富美的人生大贏家劉強東,出身農村,家境貧寒,入大學的時候還要把500塊生活費縫在內褲上。

    從來跑得快的人,起點未必輝煌。

    更多時候是,他們不過是從平庸的起點開始,就用別人自怨自艾的時間,低著頭,拼命跑。

    -END-

    維小維,做投資的爽朗女子,有料的職場媽媽,她是:

    ○曾任四大、網易、寶潔等知名企業管理層

    ○ 10+年名企CFO及投資高管經驗,掌管2億資產

    ○財稅投資領域行家,職場和管理領域達人

    ○成長類百萬閱讀文章作者

    ○寫接地氣的文字,專注職場、財商和個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