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e評│用網絡“繡花針”繡出扶貧工作新藍圖

紫金e评│用网络“绣花针”绣出扶贫工作新蓝图

日前,由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2018年網絡扶貧工作要點》,為2018年網絡扶貧工作提出5個方面21項重點任務,網絡扶貧任務座標更加清晰。

紫金e评│用网络“绣花针”绣出扶贫工作新蓝图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精準扶貧,要下“繡花”功夫。互聯網時代,網絡就是繡出扶貧工作新藍圖的一根重要 “繡花針”。

磨亮網絡繡花針,中國扶貧攻堅一直在路上。讓網絡成為扶貧工作的助推器,是中國“互聯網+”模式在扶貧工作中的智慧應用。基於傳統扶貧方式,藉助現代化平臺,中國網絡扶貧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進中一路前行:從2016年10月《網絡扶貧計劃》到2018年《關於推進網絡扶貧的實施方案(2018——2020年)》,網絡扶貧的體制機制建設、內容形式創新、成果效果定標等呈精細化趨勢。“今年提前完成‘寬帶網絡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的目標;到2020年,全國12.29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寬帶網絡覆蓋比例超過98%”的扶貧實施要求,用數據和時間節點向貧困地區群眾做出了共享共建互聯網的承諾,也是彌合貧困地區“數字鴻溝”彰顯社會公平的努力。

秀出網絡繡花針,展現中國扶貧大智慧。“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網絡扶貧,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順應時代規律,用好時代新引擎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的具體體現;是踐行網上群眾路線,讓貧困地區群眾享受網絡紅利、增添時代獲得感的現實努力;是新時代堅持網絡強國戰略,共繪網上網下同心圓的必然選擇。

網絡扶貧讓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中國扶貧的精準化思路。通過網絡凝聚起來的市場和社會參與力量,添注了中國互聯網事業的公益力量,網絡扶貧成為一個提升網絡凝聚力、聚合並傳播網絡正能量的新平臺。

紫金e评│用网络“绣花针”绣出扶贫工作新蓝图

用好網絡繡花針,繡出當代中國好風采。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發展翻天覆地,科技的進步與發展,重新塑造了中國。萬物相聯是新時代中國互聯網技術應用創造的時代紅利,網絡扶貧在為貧困地區送去當今前沿科技應用的同時,也為這裡打開了瞭望世界,展現自我的雲窗口

:“雲豆入滬”、 貴州技藝驚豔亮相倫敦時裝週、“互聯網+旅遊”等藉助網絡實現時代新創造,盤活地方經濟的同時,成功完成了鄉土文化的時代呈現。於此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精準扶貧行動裡中國共產黨為民初心的歷史擔當。

用好網絡繡花針,繡出扶貧工作新藍圖,是弄潮兒“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的現實選擇,亦是掌舵者“利民之事,絲髮必興”的長遠謀劃,更是新時代中國用奮鬥講述幸福故事的真實訴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