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債扎堆違約 未來投資者要重點規避那些債券

今年有望成為違約大年

近期債券市場接連出現的違約事件持續撥動著市場敏感的神經。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今年債券市場違約規模已經接近上一個違約高峰2016年的一半,已經有11家違約主體的21只債券違約,涉及金額近190億元。在嚴監管帶來的融資環境收緊的大背景下,今年有望成為中國債券市場史上的違約大年,全年違約規模預計與2016年相近——2016年共有33家發行主體出現違約,違約規模高達337億元。

今年違約案例集中在民營上市公司

和往年的情況有所不同,今年的違約案例集中爆發在民營上市公司中,比如億陽集團、神霧環保、富貴鳥、凱迪生態、中安消和上海華信。

此外,還有一些已經陷入債務危機的企業,本年內將有多隻債券到期,面臨著兌付的壓力。如盾安集團,評級公司大公國際因“自有資金緊張,同時融資渠道趨緊,再融資難度較高,短期償付壓力加大”,將其主體信用評級調整為AA-,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

儘管5月8日17盾安SCP008按期兌付,但今年以內,該公司還有總計63億元的6只債券到期,其中,本月24日到期的一隻中票規模為9億元。

安徽盛運環保同樣宣稱,上市公司及合併範圍內的子公司作為債務人的逾期債務累計約7.29億元,目前該公司的主體信用評級為BBB-級,其債券18盛運環保SCP001下一次付息日期為10月9日,債券當前餘額2億元。

公司債扎堆違約 未來投資者要重點規避那些債券

未來投資者要重點規避兩類債券

2018年將到期的企業債、公司債、中票、短融、定向工具幾大類主要的非金融企業債券共計4.4萬億元,保持在高位,還有不少債券進入回售期,投資人若選擇回售將加速債券到期。另外,一些信用債涉及了交叉違約條款,依然發生債務違約,也可能導致債務集中到期,發生風險。

受債市預期惡化的影響,市場投資者的投資偏好也愈發集中在高評級、短期限的債券品種,而民企、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發行人的再融資壓力顯著加大,進一步加劇違約風險積聚在這些領域。

未來投資者要重點規避兩類債券發行人:一是企業主業不突出,熱衷於跨業經營,追求資本利得;二是企業急於捕捉“風口”,舉借各類資金,想當然地認為債務到期能夠續借進行再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