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手讓寶寶更聰明,還是害處更多?別糾結了,專家是這樣說的!

嬌嬌是個不滿5個月的小BABY,她每天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安安靜靜的吃手了。“我女兒吃手的頻率也太高了,幾乎分分鐘都要吃著手才行。這不是缺什麼營養啊,我要不要阻止她呢?”嬌嬌的媽咪十分困惑。

其實,不止是嬌嬌,許多小寶寶都喜歡吃手手,吃手的樣子還憨態可掬,十分惹人愛!但是究竟要不要阻止小寶寶吃手呢?

愛吃手讓寶寶更聰明,還是害處更多?別糾結了,專家是這樣說的!

寶寶為啥專愛吃手,讓你費解的答案在這裡

相信很多人都發現,生活中的寶寶們,尤其是1歲內的寶寶都有愛吃手的習慣。那麼為什麼小寶寶都喜歡吃手呢?

從生理原因上來講,吸吮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反射和需求。在吃手的時候,能加強觸覺、嗅覺和味覺刺激,促進神經功能發展。在吃手的過程中,寶寶會慢慢意識到“手”是“我”身體的一部分,逐漸把自己的身體和外界區分開來。

從心理原因上來講,當寶寶寂寞無聊、緊張煩躁、入睡困難,或是身體不適的時候,也會希望通過吃手來自我安慰。細心的媽媽能發現,孩子在吮吸手指的時候,通常非常安靜,不哭也不鬧,這說明嬰兒吮吸手指是他們的一種心理需求。

愛吃手讓寶寶更聰明,還是害處更多?別糾結了,專家是這樣說的!

淡定!寶寶吃手沒有你想象中的糟糕

“我聽人家說寶寶吃手特別不好,長大了影響顏值還影響健康呢!可怎麼辦呀!”不少媽媽著急地這樣問。其實凡事講究個度,寶寶正常吃手沒有太大問題,這裡說的是不要過度吃手。有的孩子吃手特別嚴重,吃到手指都變形,當然是非常不健康的!

的確如此,如果是寶寶正常吃手的話,不僅沒有太多危害,而且還有你意想不到的好處呢!

1、訓練了感覺運動系統

寶寶能主動把手指頭準確地放到嘴裡,其實是依靠了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協調配合,對初生嬰兒來說這件好事。

2、吃手的寶寶更聰明

寶寶大腦的發育需要很多感官刺激信息輸入,吃手是寶寶自己可以完成的感覺刺激。越小的寶寶越是喜歡通過感覺刺激來認識世界。

愛吃手讓寶寶更聰明,還是害處更多?別糾結了,專家是這樣說的!

3、原始的情緒應對方式

就像成人也可能用抖腿、摳手指、手裡捏東西等方式來應對焦慮情緒一樣,幼兒更加依賴簡單、重複的身體觸感運動,嬰兒期的吃手,就自然演變為主要的情緒應對機制。

4歲是節點,超過這個年齡還常吃手要阻止

對兩三個月大的嬰兒來說,吮吸手指的動作,使嬰兒手眼協調,為學會準確抓握打下基礎。通常情況下,隨著嬰兒動作迅速發展,他們逐步學會坐、爬、站等,手指的動作也愈加精細,當長到能單獨玩玩具的時候,孩子吮吸手指的現象就會減少甚至消失。所以如果在寶寶2歲以前,“愛吃就吃”,保證手指乾淨就行。

但是4 歲是一個關鍵節點,超過這個年齡還長期吃手,孩子骨發育和正常咬合會受到永久性不良影響,也不利於孩子的發音,以及咀嚼肌肉的發展。習慣如果一直延續到寶寶 5 - 6 歲以後,那麼寶寶的顎骨發育和正常咬合將會受到永久性的不良影響。

愛吃手讓寶寶更聰明,還是害處更多?別糾結了,專家是這樣說的!

寫在最後

寶寶吃手,是在通過手和嘴探索外界事物,屬於人類原始反射。對一兩歲內的寶寶來說,吃手不是一件壞事,不用刻意阻止。但要注意的是,4歲前的寶寶過度吃手或到了4歲還是經常吃手是不利的,會讓牙齒逐漸外突、上下牙齒無法咬合,這時就需要家長採取合理的方法干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