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一)

常被問及的問題

近年來,“輻射”一詞已可誘發人們不安的心理反應,令人惟恐避之不及,一些不太靠譜的“科普知識”推送,似乎更加助長了人們對於輻射的恐懼。由於我常年身涉“輻射事務”,也經常聽到一些人提出如下的問題:

1.早兩天照了片,今天卻發現懷孕了,一定要打掉胎兒麼?

2.好不容易懷上孕,卻又受傷骨折了,能夠照片麼?

3.長期在電腦邊工作,懷孕後電腦會影響胎兒發育麼?

4.昨天在機場過安檢,胎兒會出現異常麼?

……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從提問的語態和問題的字裡行間,我們能夠明顯感到提問者的焦慮和不安

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一)

對於這些問題,在網絡上可以輕易地查到很多答案。然而,這些問答靠譜嗎?為什麼不同的解答相互矛盾,令人糾結?當然,似是而非、答非所問的解答也比比皆是,這就讓人恐懼依舊(甚至是加深)、無所適從了!

如何答好這些問題?我想,關鍵是要明白提問者到底想了解什麼,他們又在擔心什麼?所以,我嘗試著分解一下問題的內涵,並提供儘量靠譜的回答。

1 什麼是輻射?

簡單地說,輻射就是能量的傳遞。其實,輻射遠比水和空氣分佈更廣。例如:沙漠缺水,廣袤的宇宙中也難尋珍稀的大氣層,而輻射無處不在。物理學知識告訴我們:自然界中,溫度在絕對零度(-273.15℃)以上的一切物體都會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能量,也就是說,它們都會有輻射,而且是時刻不停。舉個

接地氣的例子,當你和我站在一起,你在向我輻射,我在向你輻射,周圍的桌椅板凳、鍋碗盆瓢也同時在向你我輻射。因此,輻射是一個很中性的詞彙,也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為什麼要恐懼輻射呢?似乎完全沒有必要嘛!

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一)

絕對零度

2 輻射竟然都是無害的?

當然不是,要不然也就不可能出現輻射恐懼現象了。打個比方,就象是我站在你身邊,對你完全無害,你完全可以放心;但是,如果是恐怖份子或是很可惡的人站在你身邊,感覺就完全不一樣,恐懼和不安就會油然而生了吧!我們日常接觸到的絕大多數輻射是無害甚或有益的,但確實有一些輻射是有害的,有些輻射甚至可以是致命的。所以,瞭解輻射相關知識,杜絕不必要的恐懼,同時也杜絕無謂的輻射傷害,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一)

好友還是惡敵?

3 輻射有哪些形式?

輻射的能量傳遞,如同太陽光一樣,是從輻射源向所有方向直線傳播的。輻射的能量傳遞型態則有波動粒子兩種方式。以電磁波形式傳遞的輻射,稱為電磁輻射,光輻射、熱輻射、短波輻射、微波輻射等概念就是電磁輻射的具體形式;以粒子型態傳遞的輻射則有氦原子核(α粒子)、電子(β粒子)及中子輻射等。太陽的輻射既有電磁波輻射、也含有粒子輻射的形式,它是地球生命之能量來源。至於核武器爆炸所產生的輻射,主要是粒子輻射,也有電磁波輻射的形式,但大家都清楚其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極大,甚至能夠立即致命。

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一)

太陽的輻射也很強烈喲!

4 輻射是否有害由什麼決定?

同樣是輻射,同樣有波動和粒子形式或型態,為什麼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呢?其實,決定輻射是否有害,並不取決於它的形式或型態,而是取決於輻射的能量大小,取決於它能否引起物質的電離。針對能否引起物質電離的特性,輻射又可分為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可以對人體產生危害,而非電離輻射則對人體的影響很小。

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一)

原子彈爆炸的威力很可怕!

5 什麼是電離輻射?

所謂電離,或稱電離作用,是指物質(如人體內的組織器官)中不帶電荷的原子、分子在外加能量的作用下形成帶電的離子的過程。高能量的電磁波有將物質電離的能力,所以這種具有電離能力的高能量電磁波輻射就是電離輻射。高能量的粒子輻射也具有電離作用,同樣也是電離輻射。粒子輻射特別是阿爾法(α)粒子等,因為其本身帶有電荷,對物質的電離作用更明顯。

我想,說到這裡,讀者諸君可能會有一些疑惑。能量的大小如何衡量?人們已經普遍知道太陽光有益而X線有害,難道天文海量的太陽光能量卻比不上一臺小小的X光機?

面對輻射問題,是驚恐、迷惑、糾結,還是已經瞭然於胸?(之一)

DSA機可產生X線輻射

怎麼解釋這個問題呢?我也感到有點為難,但如果大家明白量和質是兩回事,就好辦多了。太陽照到地球上來的電磁波能量是總量大,但如果細分,其主要成分是可見光,“每一條”可見光的電磁波能量還不足以產生電離作用,這就是質的問題了。而X光機產生的X線總量很少,但“每一條”X線卻具有較高的能量,足夠產生電離作用。明白了嗎?

“每一條”電磁波的能量(也就是質)與其頻率有關。迄今為止,所有電磁波的公認傳播速度都一樣,即每秒30萬公里。電磁波的頻率越高,則它的波長就越短,它所擁有的能量也就越大,其穿透物質的能力也就越大,其引起物質電離的效應也就越強。

*後續問題,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