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能解「糾結」的心理數學題,你會答嗎?

這道能解“糾結”的心理數學題,你會答嗎?

01

小時候,常聽媽媽講

“我就是因為嫁了你爸爸,才會這麼的不幸。”

當時,只知道跟著媽媽乾著急,長大懂事了,才明白自己並沒有個渣男爸爸,卻也對那時的媽媽升起了一種慈悲。

把生活的所有不幸,都歸為“嫁了你爸爸”,自我陶醉在“一再重複抱怨同樣的事情”,卻懶於思考自己不幸的真正原因。

一直在翻舊賬,生活永遠都不可能有改變。

一輩子的懶惰,就是一輩子的痛苦。

這道能解“糾結”的心理數學題,你會答嗎?

02

動畫大師宮崎駿有一個很有名的作品,叫做《哈爾的移動城堡》。

哈爾有魔法,有一次他不小心把自己的頭髮的顏色給染壞了,結果他崩潰大哭

這道能解“糾結”的心理數學題,你會答嗎?

只是頭髮染壞,有必要崩潰大哭嗎?

因為他覺得“人生如果不美就沒有了意義”,

但是他卻不知道,追求美的背後,藏著一個巨大的真相,就是對於女主角蘇菲的愛情

編劇塑造哈爾這個形象時,把他塑造得近乎完美,但是他在面對內心的一團混亂時,依然會不知所措,糾結迷茫。

糾結,給哈爾的完美形象刻上了一道裂痕,但也給了他頓悟的希望

就像萊昂納多科恩所說,“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這道能解“糾結”的心理數學題,你會答嗎?

世界很複雜,以至於我們的內心與世界相撞後,常常說不清自己心裡的感受

最後,一句“好糾結啊”,就把所有問題拋在腦後。

但是,越是糾結,越得探尋真相!

那個讓我們糾結的真相,是一顆射到我們身體裡的子彈,不管痛不痛,必須得把它挖出來。

挖出來,就是不希望這個真相埋藏太久,潰爛生瘡。

02

說到底,糾結,還是因為我們常用帶有主觀性的原始思維理解世界、洞察內心,喜歡從事物的表面現象出發得出結論,就像把一切都歸為“嫁了你爸”的妻子

萬維鋼把這種想當然的思維模式成為“文科思維”

有時候,想要解開內心的謎,需要一些“理工科思維”,甚至得藉助數學工具。

想解開糾結,不妨試一試“代入消去法”

數學上的“代入消去法”,就是當一道數學題有未知數的時候,我們會在不同的位置把數字代入進去,經過一番演算,搞清楚答案。

心理學上的“代入消去法”,則能像解數學題一樣,解開你的糾結。

這道能解“糾結”的心理數學題,你會答嗎?

“代入消去法”裡有“三個未知數”

l第一個是“對象”,也就是“是誰讓我感覺到糾結?”

l第二個是“條件”,也就是“是什麼事情讓我感覺到糾結?”

l第三個是“原因”,也就是“為什麼我會感覺到糾結?”

舉一個狗血至極的例子:剛跟前男友分手,他和你最好的閨蜜訂婚了

聽到這個消息,是不是心中立刻五味雜陳,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難過?

讓我們用“代入消去法”試一試

代入“對象”——“是誰讓我感到到糾結?”

“如果TA結婚對象不是閨蜜,我還糾結嗎?”

如果不是閨蜜,還是糾結,就說明你還愛著前男友,他無論娶了誰,都會讓你傷心

如果不是閨蜜,不糾結了,那麼,你其實在為

“閨蜜的背叛”而憤怒

換一種代入“對象的方式”——“如果閨蜜結婚的對象不是前男友,我還糾結嗎?”

如果不是前男友,依舊糾結,讓你難過的其實不是前男友,是“閨蜜被別的男人搶走了“的事實,換句話說,閨蜜嫁給誰,你都不會開心

此外,我們還可以代入“條件”和“原因”

代入“條件”——“如果我自己也宣佈訂婚,我還糾結嗎?”

如果自己訂婚,就不糾結了,那麼,讓你糾結的是“單身狀態”,你其實真正不滿的是這麼大歲數還沒結婚,換句話說,你無論看到誰結婚,都會不開心的。

代入“原因“——“如果前男友只是貪圖閨蜜的家產而訂婚,我還糾結嗎?”

如果知道前男友只是貪圖家產而訂婚,就不糾結了,那麼,讓你糾結的,其實是“你和閨蜜的差距”,也許,你其實一直嫉妒閨蜜的美貌,所以得知前男友看上的是她的財,而不是色,心裡就踏實了很多。

這道能解“糾結”的心理數學題,你會答嗎?

這種不斷的代入,看似枯燥無聊,但是問題,卻也在這種代入中,逐漸明晰起來。

問題明晰了,心中的一團亂麻,也就有所改善。

03

木心說“生活,就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這道能解“糾結”的心理數學題,你會答嗎?

說到底,能糾結,也是一種幸運,因為糾結說明你的生命還有可能。

生活中讓人最失望的事情莫過於:

你的生命已經沒有可能性了

請記住,每一種糾結,都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

每一個糾結背後,也都藏著一個待挖掘的真相。

生命不止,糾結不息。

願我們一直糾結,一直成長!

這道能解“糾結”的心理數學題,你會答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