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华罗庚纪念日 只有初中文凭的他是如何成为中国数学之神

今天是一代数学名将---华罗庚先生的纪念日。说起华罗庚,不得不让人由衷的敬佩他在数学界创造的一代神话,甚至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而谁又知道小时候的华罗庚,数学曾一度不及格,最高文凭仅达到初中。

生涯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一个普通家庭。12岁时读初中,但是他的数学成绩并不好,甚至经常不及格,但是据华罗庚回忆,并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小时候太贪玩了,未好好学习,再加上试卷写的很潦草,所以每次老师只给他很低的分数。

今天是华罗庚纪念日 只有初中文凭的他是如何成为中国数学之神

1925年,初中毕业后,华罗庚就读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因此他的文凭便止步于此。但是他的数学之路才刚刚开始,回到家帮忙父亲料理杂货铺的同时,开始自学数学。正是华罗庚的强大的数学天赋,仅仅三年,也就是1929年,他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而且一篇不够,又在第二年再次发表了一篇。这个时候的华罗庚才刚刚20岁。

1930年春,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同年,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才华后,打破常规,让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自此他的数学天分得以完全激发。

今天是华罗庚纪念日 只有初中文凭的他是如何成为中国数学之神

1931年,在清华大学数学系担任助理。他自学了英、法、德文、日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1933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1934年9月,被提升为讲师。

到后来,1935年,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访问中国,华罗庚的数学潜质吸引了他,于是他向当时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极力推荐。于是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关键性的两年。

1937年,华罗庚毅然回国,开始了他真正的中国数学之神的生涯。

今天是华罗庚纪念日 只有初中文凭的他是如何成为中国数学之神

成就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20世纪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

今天是华罗庚纪念日 只有初中文凭的他是如何成为中国数学之神

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

并且留下相关数学著作无数,如《堆垒素数论》、《指数和的估价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数论导引》等,并培养了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华罗庚不仅在国内享负盛名,在国际上也是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可以说,华罗庚老师,就是中国的爱因斯坦,感谢他给祖国做出的伟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