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章邯打不贏項羽選擇投降,打不贏劉邦為何要自殺?

周琦

章邯並非打不贏項羽才選擇投降,而是另有原因。

章邯是秦末名將,大秦帝國最後唯一的支柱,自章邯領兵平亂,屢戰屢勝,擊敗陳勝手下大將周文,解函谷關之圍;殺田藏,收復熒陽;圍陳縣擊敗陳勝,導致陳勝被車伕刺死;斬殺齊王田儋,逼死魏王魏咎,滅楚將梁項,圍攻趙國於鉅鹿,軍功赫赫。



只可惜當時秦二世為帝,趙高專權,而趙高又猜忌章邯,章邯與項羽交戰期間,曾派手下長史司馬欣到朝延趙高處打探消息,趙高不見,而糧食又不能足額供給前線,導致前線交戰的章邯勝也不能,敗也不是。

勝,功高震主,兔死狗烹;敗,敗軍之將,難逃一死。章邯能怎麼辦?鉅鹿一戰,章邯雖敗,但不至於崩潰,於是只能投降項羽。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記載趙高是章邯所殺,而《史記》記載趙高是秦王子嬰殺的。無論章邯有沒有殺趙高,他投降項羽都是迫不得已的。

那章邯為何寧願自殺也不投降劉邦呢?

至少有三個理由:

1、不願做反覆之人。章邯為秦國名降,迫不得己投降了項羽,背叛了秦國及秦人,雖事出有因,但背叛就是背叛,如果再投降劉邦,等於又背叛了天下反秦霸主項羽,如此反覆,做為一代名將,如何有臉面存活。



2、章邯乃忠義之人。怎麼看出來的呢?從章邯的行動可以看出,章邯臨危受命,率領一群囚徒,不斷的東征西戰,為秦國的苟延殘喘,立下汗馬功勞,章邯本想盡力守住大秦帝國,無奈奸臣當道,被逼投降,如果章邯是奸詐小人,完全可以擁兵自立,但章邯乃忠義之人,不能一降再降,只能以自殺身死保全名聲。

3、無容身之處。投降項羽,把秦人得罪完,而劉邦先進的關中,原關中數萬秦軍及原秦國官吏大都投降劉邦,如果章邯再投降劉邦,那些舊秦人會放過章邯嗎?而同時以項羽為首的西楚霸王會放過章邯嗎?

章邯自殺前大喊:天下之大,為何容不下我章邯?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這個問題放在今天,大家似乎覺得不可思議,一樣是打敗,投降過一次,說明心裡底線是可以接受投降的,那為什麼第二次就自殺呢?可是放在那個年代,這個問題太容易理解了,就是出身。



秦朝末年,尤其是鉅鹿大戰以後,以王離為首的秦國最精銳的邊軍主力被項羽消滅,秦國的頹勢已經顯現出來,而這個時候,趙高一再拒絕章邯請援,不發一兵,不給一糧,章邯統率的部隊已經陷入絕境,這個時候,投降自然成了一個重要的選項。但是,那個年代的將軍,選擇投降的對象很重要,說白了,就是門戶觀念。

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項羽出身豪門。他爺爺是楚國上將軍項燕,為舊楚國第一大將,統帥楚軍20多年,戰功赫赫。而把項羽帶大的叔叔項梁,則是起兵後的楚國新一代上將軍,受封武信君。可以說,項羽是根正苗紅的世家子弟,純正的貴族血統,在那個講究門第出身的年代,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章邯投降這麼一個擊敗過自己的豪門後代,貴族子弟,不算丟人。

反之,劉邦的出身和項羽完全不能比。劉邦只是沛縣一個小小的亭長,放在今天就是一個鄉長級別的。他祖上既不是貴族,也不是豪門,就是一個普通平頭老百姓。對於這樣一個平民出身的劉邦,本身就是貴族子弟出身的少府章邯,是不放在眼裡的,根本瞧不起。所以說,一樣是戰敗,面對貴族子弟項羽,他心悅誠服選擇投降,面對平民百姓劉邦,他寧死不從,血戰到底,最後寧可自殺也不降。

這就是隋唐以前,一直奉行的血統論的威力。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一、已經是秦將降楚,現在又以楚將身份降漢,別說外人後人怎麼評價,自己也接受不了,這種羞愧之心是最主要的,而且兩次帶兵投降,以後跟他的人也不多了帶不了兵了,那麼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早晚要死;

二、上一次跟自己投降項羽的士兵被項羽活埋了二十萬,這次再投降劉邦會如何對自己和部下,是一個未知數,再說劉邦也沒來勸降;

三、和項羽輸給劉邦就要自殺一樣,兩者勢不兩立。但是劉邦能接受公子嬰投降,為什麼不能接受章邯?他也考慮到投降的話以後要跟劉邦打項羽吧;

四、投降項羽是因為項羽是名將之後根正苗紅,而劉邦只是無名小輩?可能也有這原因,但我覺得這點沒那麼重要,要說劉邦小輩就不投降他,那麼公子嬰怎麼不這麼想?

當然只是羅列了所有可能,被章邯看到他可能會說,我就只是因為XXX,那有你說的那麼多複雜


傻七4

第二次是真沒實力了。章邯的三秦部隊,實際上都是劉邦攻入“咸陽”後,收編的“秦軍”。鴻門宴之後,劉邦被迫裁軍,留給“章邯”的。所以劉邦才輕易戰敗“名將章邯”:當年,劉邦對“投降的秦軍”可有“不殺之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