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西安之后,长沙一楼盘12岁、85岁也能中签,看来房源摇号不靠谱

摇号背后是否有公权力在摇动?

文 |马涤明

继西安之后,长沙一楼盘12岁、85岁也能中签,看来房源摇号不靠谱

继西安之后,长沙一楼盘12岁、85岁也能中签,看来房源摇号不靠谱

根据长沙住建委的规定,购买刚需房必须是家庭成员及本人在长沙市限购区域内无住房信息记录,或者文件施行后住房信息记录注销时间在1年以上的家庭和个人。那么,12岁儿童和85岁老人显然都不符合条件,如果他们都没有房,平时住哪里、和谁住一起?

虽然目前相关情况尚待有关部门跟进调查,但不管最终的结果结论是什么,有无“摇号内定”之类的猫腻,“零五后”和“三零后”中签这种事,对房源摇号的公信性都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即便是录入错误,有些问题恐怕也不好解释:首先,公证处在干什么?如此荒谬的摇号结果,竟被公证处现场宣布“真实有效”,这是否坐实了坊间的质疑:所谓公证亦即走过场。

继西安之后,长沙一楼盘12岁、85岁也能中签,看来房源摇号不靠谱

其次,谁在负责对购房者提供资料的审核?又是怎么审核的?销售中心负责人解释称,他们严格按照规定来办。1号和14号是自动录入系统的,他们认为就代表符合刚需资格。在1400多名递资料的购房者中,之前称有购房资格的购房者,在录入系统的过程中被刷了下来,共刷下18名。

也就是说,被刷下的18名是资格不符合规定。但这一老一小也不符合规定,为何没被刷下?是计算机系统出了问题,还是存在人为干预?若是前者,是否说明,计算机系统也不一定“公正”?那就更可怕了:今后再出现差错,是否都可以让计算机背锅?计算机虽然不会说话,无法狡辩,但机算机没有人去动它,它不可能如此选择性出差错。

近日西安“房源摇号内定门”事件的调查结果是,开发商勾结专业人员侵入摇号系统,操作了对某些人的内定,也就是“内部黑客”行为。“内定”的摇中者,大多与开发商有关联的掌管公权力的人。这说明,系统还是受人控制,而不是“自动出错”。而长沙这个摇号结果,若是计算机出错,

为什么“出错”的两个身份证号均有其人,既不是不存在的身份证号、也不是外地人?

继西安之后,长沙一楼盘12岁、85岁也能中签,看来房源摇号不靠谱

有一种说法:掌管权力的人们,总是有能力用各种手段获取更多的优势,无论制度多么严密,他们合法获取资源和利益的能量都会超过权力小或没有权力的人们。研究者因此认为,实现公平的最大的任务并不是只建立保障公平的制度,而是对运作制度的权力的约束与制衡。因为不管怎样完美与严密的制度,都要由权力来运作,而运作过程中,权力将制度朝着利于自己的方向倾斜的可能性,几乎永远是防不胜防的。

西安“摇号门”的真相,或多或少地证实了上述说法,确实有公职人员利用权力在貌似公平公正的摇号中再次实现了“更公平”。长沙的情况有待调查,真相虽然在路上,但我们必须去抵近它。虽然反腐廉政建设正在加紧向纵深推进,但一些领域和部门的公权力仍未被关进笼子。于此,我们应从监督角度对一些“蹊跷”事件作某些恶意揣度,以此更加完密地盯防权力腐败,还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