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风波!沪一均价超10万的小区业主收到律师函

仁恒滨江园小区地理位置优越,均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但仍面临维修基金短缺的困境。

电梯风波!沪一均价超10万的小区业主收到律师函

浦城路99弄,仁恒滨江园所在。18年前,作为浦东乃至申城首批高端住宅项目,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18年后,首批入住的业主开始发现:小区老了,很多东西不灵光了。要维修、要更换,都需要维修基金的支出,但账面维修基金却入不敷出。面对如此局面,解决之道又在哪里?

问题:

大修电梯欠账收到律师函

距金茂大厦500米,距东方明珠1000米,仁恒滨江园坐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当其出现在魔都地图上时,如今被人挂在嘴边的魔都陆家嘴“三件套”之一的上海中心还未出现。

不过最近,在这样一个均价每平方米10万元+的住宅小区内,刚刚经历了一场维修基金“风波”。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仁恒滨江园共分三期开发,一期交房在2000年前后,二期交房2001年,三期交房2003-2004年。在上一年度的年检中,有几部电梯没有通过审验。其中,又以20号、21号两栋楼的4部电梯问题最为突出,需要升级改造。

电梯属于公共设施,要启动升级改造工程,需要数十万元的费用,这就不得不动用维修基金。但维修基金不足,业委会多次催缴仍然收效甚微,约有80余户业主未补缴,导致电梯工程款项迟迟不到位。

整个拉锯战大概持续了大半年的时间,虽然电梯公司先期完成了整个工程项目,但维修基金仍未能补足款项,导致工程款无法结清。于是,一直收不到款项的电梯公司发来了律师函。

探因:

转手率高导致交接不明

维修资金,是小区每户业主在买房时缴纳的用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的费用。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像仁恒滨江园这样的小区维修基金账户应该比较充裕,出现维修基金短缺等问题似乎不太可能。

不仅如此,小区的自住率总体较低,大概在50%左右。因为一期是外销房,不少业主都是外籍人士。随着一期房屋逐渐老去,很多业主都将房子转租给房产公司,用以租赁。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租赁业务十分旺盛。但超负荷使用之下,不仅公共部位的设施极易发生问题,而且由于房屋的全托性质,业委会要找到业主,也成为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交房之初,小区物业费是4元/平方米,近两年经过业主代表大会讨论与听证,物业费上浮至5元/平方米,但即便如此,一些业主总觉得如今的服务含金量无法与最初相比,所以对于维修基金的收缴,显得有些消极。

破题:

逐一沟通外加绩效考核

最终,通过“国际议事厅”这一平台,大家商讨出了解决方案:议事厅牵头组建多个工作小组,分块包干,逐一与业主沟通——

放下面子、找准痛点,结果令人鼓舞,三分之二的业主及时缴纳了维修基金,剩下的一些也不再“紧咬牙关”。

考虑在议事过程中,不少居民很关心物业服务水平。于是,唐佳又带领工作组同业委会一起约谈物业公司,希望能对物业服务进行考评,监督其提升水平。经过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多次协商沟通,双方达成了共识:同意今年将物业酬金的9%作为绩效奖金来发放,由业主代表、志愿者组成的物业考评小组,每季度对物业管理进行考评,并把考评结果作为绩效奖金的发放依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