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附加費重新開徵 兩地航空股比翼齊飛

日前包括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等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集體宣佈,調高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受此消息影響,今年年初相繼陷入調整狀態的航空股表現活躍,無論A股市場還是港股市場,航空股均明顯走強。

中金公司發表報告認為,航空公司時隔三年重啟徵收燃油附加費,可部分緩解燃油成本上升的壓力,短期提振航空股投資情緒,但也有券商仍然對航空股保持審慎態度。

兩地航空股攜手起飛

國航、東航、春秋航空等國內航空公司發佈《關於調整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的通知》,宣佈自2018年6月5日起對國內航線徵收燃油附加費,對800公里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10元人民幣,800公里以上航段的附加費同為10元人民幣。按照行業慣例,其他航空公司預計也將很快宣佈這一消息。燃油附加費與航空煤油之間的聯動機制目的在於幫助航空公司傳導部分燃油成本壓力,起徵點為國內航空煤油綜合採購成本5000元/噸。2015年2月份以來由於油價下跌,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一直處於暫停徵收狀態。

招商證券(香港)分析師魏芸認為,此次燃油附加費重新開徵,是由於今年以來國際油價不斷上漲、航油綜合採購成本不斷攀高。6月航油出廠價(含稅)達到5399元人民幣/噸,超出了5000元人民幣/噸的起徵點。

受此提振,近日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的航空股聯袂走高。A股市場上,昨日南方航空大漲5.06%,春秋航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的漲幅也均超過3%;而在6月5日,華夏航空應聲漲停,吉祥航空也跟隨漲3%。港股市場上,昨日南方航空H大漲5.06%,中國國航H股漲近4%;而6月4日至5日兩個交易日中,東方航空H股均漲超4%。

今年年初,航空股一度漲勢喜人,但隨後相繼走低。A股方面,南方航空、中國國航、東方航空今年以來均錄得跌幅,跌幅在1%~10%之間。H股表現略勝一籌,東方航空H股今年累計漲19.75%,南方航空、中國國航H股今年漲幅也超過7%。其中,中國國航H股在今年2月5日股價創出12.86港元的歷史新高。

航空業進入暑運旺季

華創證券認為,今年的端午小長假在6月18號,因處於高考後,預計出行人次可觀,同比數據會較為亮眼,預計6月行業有望藉端午小長假進入暑運旺季。國金證券的數據顯示,春節以來,我國航空業需求持續旺盛,體現出淡季不淡的特點,其中東航最為明顯,4月份國內線客座率86.5%,創歷史新高。

不過,對於國內航空公司時隔三年重啟徵收燃油附加費,多數機構認為,這一舉措主要是要抵消部份燃油成本上升的壓力,但未必能完全轉嫁相關成本,對航空股保持審慎態度。

東方證券表示,燃油是航空公司最大的經營成本,約佔25%-40%,在行業整體供小於求的情況下,燃油附加費增加部分將大部分轉嫁給消費者,對航空公司業績呈現積極效應。

不過,中金公司表示,由於人民幣兌美元二季度以來貶值1.8%,油價均價同比上升逾20%,維持對三大航空公司二季度業績同比下跌的預測。

瑞銀也認為,自4月起國內航線票價上限自由化,帶動收益率增加,但不足以抵消年初至今燃料價格上漲12%的影響,令業界面臨二季度盈利下行的風險。但瑞銀同時認為,在夏季之前恢復燃油附加費,可改善航空公司三季度的盈利。

目前各大航空公司中,僅華夏航空預告了2018年中期業績,預計2018年1月至6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變動區間為1.31億元至1.96億元之間,變動幅度為-20.00%至20.00%。

在此次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恢復徵收之前,國內部分航線的全價票已經開始了一輪上調。4月13日,中國民航局發佈《關於印發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國內航線目錄的通知》顯示,目前共1030條國內航線實行市場調節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