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發育黃金期,1~3歲寶寶在家就能玩的10個早教遊戲

抓住發育黃金期,1~3歲寶寶在家就能玩的10個早教遊戲

掏私貨了,因為看到在媽媽交流分享群裡,大家對3歲前寶寶怎麼玩?玩什麼?很發愁,子玲本著解放爸爸媽媽的心願,特掏出私貨,拿出早教課教案中常用的有趣的早教遊戲分享給大家。

1~2歲

認知類

1、遊戲名稱:分類水果

遊戲目標:初步學習分類,學習大和小

遊戲材料:兩種水果(也可以用糖果替代),大小不同的盤子(碗)

遊戲過程:

第一步,爸爸媽媽可以先把水果或者糖果混著放一起。

第二步,然後請寶寶來幫助,你可以說:“寶寶這些橘子和梨子都混在一起了,你和媽媽一起來把它們分開吧。”

第三步,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大小不同的盤子,邊說邊示範:“這個橘子放到大盤子裡,這個梨子放到小盤子裡。”

第四步,讓寶寶來玩,家長可以先不動,現在旁邊觀察。如果寶寶做對了,要及時給予鼓勵。

如果寶寶做錯了,可以隨時幫忙糾正哦。“寶寶,你把橘子放在那呢?”“對,橘子是放在大盤子裡的。”

延展遊戲:

還可以用糖果和餅乾等寶寶的小零食來替代哦。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東西來教寶寶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練習分類也是培養數學思維的重要方式。

2、遊戲名稱:口袋裡的水果

遊戲目標:鞏固對水果的認識

遊戲材料:蘋果、橘子、香蕉、獼猴桃等水果,布袋(不透明的袋子)

遊戲過程:

第一步,爸爸媽媽要準備寶寶熟悉的水果,裝進布袋裡。

第二步,爸爸媽媽可以先編個關於布袋的故事,比如“寶寶這是一個神奇的布袋,你看,媽媽伸手進去就能摸出一個好吃的東西,注意看哦。”然後媽媽摸一個蘋果出來,拿給寶寶看,讓寶寶學著說“蘋果”。

第三步,引導寶寶自己伸手去袋子裡取水果,爸爸媽媽可以給一個指示“寶寶,請幫爸爸那一個彎彎長長的水果吧。”當寶寶取出水果後,可以問寶寶“你拿出來的是什麼水果呢?”寶寶回答的正確要給予鼓勵,如果寶寶答的不正確,那麼爸爸媽媽要給予更明確的描述,並鼓勵寶寶再去布袋裡嘗試取出。

延展遊戲:

你看,這個遊戲和我們上一個分類都用到了水果,爸爸媽媽在安排遊戲時,就可以放到將“水果主題”的遊戲安排在相近的時間段裡。

3、遊戲名稱:認識自己身體部位

遊戲目標:發展自我意識

遊戲材料:身體

遊戲過程:

第一步,爸爸媽媽先帶著寶寶熟悉自己的身體部位,如,爸爸媽媽一邊做動作一邊說:“這是我的手,請你也伸出自己的手。”

第二步,如果寶寶做對了,爸爸媽媽及時肯定他。然後可以繼續說:“讓我們的手碰手。”兩人互相伸出手碰一碰。

第三步,爸爸媽媽這時可以換其他的身體部位來碰一碰啦,可以講一些寶寶既熟悉又感興趣的器官名稱,比如屁股碰屁股:)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指令,爸爸媽媽最好要說兩遍,而且語速要慢。

抓住發育黃金期,1~3歲寶寶在家就能玩的10個早教遊戲

感統類

4、遊戲名稱:滾球

遊戲目標:初步的目測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遊戲材料:小球

遊戲過程: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特別喜歡各種各樣的球,爸爸媽媽可以挑一個小球,大小合適能在桌子上滾動。

然後,把桌子收拾乾淨,其中一位家長和寶寶分居桌子的兩側,另一位家長則手把手的指導寶寶將球滾過桌子。

剛開始球可能會被滾到桌下,要鼓勵寶寶多嘗試,做的好的要及時肯定哦。

這個看似簡單的遊戲對寶寶來說難度不小,既要掌握推球的力量,還要能目測出距離,以及做到手眼協調。所以,爸爸媽媽可以多帶寶寶練習哦。

5、遊戲名稱:團紙球

遊戲目標:學習用手捏和手掌搓的方法團紙球

遊戲材料:各種材質的紙

遊戲過程: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都特別喜歡撕紙,尤其是比較柔軟的衛生紙,爸爸媽媽可能會覺得這多浪費呀,那麼不妨就變廢為寶吧。

第一步,爸爸媽媽先示範,把一張撕廢了的衛生紙放在手掌心裡,握緊、放開,再握緊、再放開,反覆多次,然後放在兩隻手掌心裡像繞圈似地搓。

第二步,搓成球狀後攤開掌心給寶寶看“你看,一個紙球做好啦,我一個人團紙球好慢呀,寶寶來幫忙好嗎?”

第三步,爸爸媽媽這時要邊做邊講解動作和過程,寶寶會跟著模仿的,如果寶寶做得好,爸爸媽媽要表揚“寶寶做得真好,來,我們把紙球放在簍子裡。”這就是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規則意識哦~

第四步,紙球全部做好後,和寶寶一起來數一數,如果有不同顏色,那麼還可以用到前面的分類遊戲做延展哦~給不同顏色的紙球找一個不同的盛器,一邊數數一邊分類。

在家早教就這麼easy,日常生活點點滴滴都是早教的機會,只要爸爸媽媽做個有心人!

6、遊戲名稱:用勺舀紙球

遊戲目標:掌握生活技能

遊戲材料:紙球、勺子、碗、小籃子

遊戲過程:

上一個遊戲團的紙球不要扔掉哦,我們這個遊戲就可以用到啦~

爸爸媽媽可以將紙球裝進小籃子裡,給寶寶準備一個小碗和勺子。自己先示範用勺子將紙球從小籃子裡舀起倒入小碗中。可以反覆的、動作慢一點的做幾遍哦,並且還可以在做的同時,繪聲繪色的說(戲精媽媽)“寶寶,這個真好玩,你要不要來玩呀?”然後動作可以適當幅度大一些、誇張一些。

如果寶寶來參加遊戲,但是舀的不好,也不要批評他哦,鼓勵他,讓他把掉了的紙球撿起放入小籃子裡,再繼續舀就好啦。

這個遊戲的過程不但鍛鍊了寶寶未來用勺子自己吃飯的自理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進行著規則意識的培養。

子玲一直認為,有餘力的情況下可以去專業機構的早教機構,但是,家是一個更大場景和更多時間的地方,爸爸媽媽不要漏掉最為重要的在家早教哦~

抓住發育黃金期,1~3歲寶寶在家就能玩的10個早教遊戲

2~3歲

認知類

7、遊戲名稱:買東西

遊戲目標:鞏固對水果、蔬菜的認知

遊戲材料:常見的水果、蔬菜,如蘋果、香蕉、西紅柿、青菜、蘿蔔等

遊戲過程:

爸爸媽媽可以經常帶寶寶去超市購買水果蔬菜哦~超市也是一個很好的早教場所,歡迎看子玲之前的文章,有分享哦~

和寶寶買回來水果、蔬菜後,可以在家再擺個地攤,問問看寶寶願意當地攤老闆還是顧客呢?(戲精媽媽的日常)

還可以加戲哦,比如拿撲克牌當錢,一張撲克牌就是一塊錢,順便從小開始財商的培養。

媽媽說“這個攤子好多吃的呀?老闆,這個怎麼賣?”媽媽拿起一個水果or蔬菜問寶寶,請寶寶說出名稱來,爸爸媽媽也可以一起回答哦。

還可以指定商品,比如爸爸問寶寶“我要買一根蘿蔔,請遞給我。”寶寶就拿一根蘿蔔給爸爸。

如果寶寶拿對了,爸爸媽媽要說:“謝謝。”如果拿錯了,爸爸媽媽可以重複說一遍食物名稱。

大家發現了嗎?遊戲,不是侷限在一個年齡段的,很多東西爸爸媽媽稍微一組合一變化,就成為了另一個好玩的遊戲啦~比如,咱們這篇文章中水果的出鏡率實在高啊!

8、遊戲名稱:多和少

遊戲目標:學習感知物品的多和少

遊戲材料:實物若干

遊戲過程:

爸爸媽媽看看家裡有啥可以區分多和少的材料都行,不一定非要是水果or糖果。

第一步,爸爸媽媽先放一個蘋果在桌子上,告訴寶寶“這是一個蘋果。”

第二步,爸爸媽媽可以再拿5個蘋果,將它們堆在一起,告訴寶寶“這些是許多蘋果。”

第三步,要開始提問啦,爸爸媽媽可以問“寶寶,你仔細看,現在這兩邊的蘋果哪邊多,那邊少呢?”讓寶寶自己指認,如果寶寶答不出來,爸爸媽媽可拉著寶寶的手,邊指邊說:“這是多的,那是少的。”

延展遊戲:

這是一個可以隨時就地取材玩的遊戲,比如,在春遊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在一隻手裡握一顆糖,另一隻手裡握許多糖,問寶寶那隻手裡的糖多?那隻手裡的糖少?

是不是有一種童年的回憶?我們小時候不也常常這麼玩嘛,原來我們小時候爸爸媽媽也在給我們家庭早教呢。

9、遊戲名稱:少了什麼?

遊戲目標:發展觀察力、記憶力

遊戲材料:實物若干

遊戲過程: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水果是他們感興趣,且健康的食物,所以我們的遊戲多用水果來當材料哦。

又要擺地攤了,這次還是水果攤,不過老闆換成爸爸了。

媽媽帶著寶寶來水果攤看看都有些什麼水果,一邊看一邊讓寶寶自己說,加深印象,培養觀察力。

這時,媽媽說忘記帶錢了,要取了再回來買,拉著寶寶離開一小會。這時爸爸偷偷藏起一個水果。

媽媽帶著寶寶回來後,故意問寶寶“你看看什麼不見了?”讓寶寶想一想是什麼水果不見了,並引導寶寶說出“**不見了。”

如果寶寶對這個遊戲感興趣,可以和上面的買東西、多和少結合在一起玩哦。

抓住發育黃金期,1~3歲寶寶在家就能玩的10個早教遊戲

感統類

10、遊戲名稱:自轉

遊戲目標:

鍛鍊自轉平衡能力

遊戲材料:圍巾

遊戲過程: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會特別喜歡自己轉圈。利用這個時期,爸爸媽媽可以用一條寶寶冬天時戴的厚圍巾跟他玩這個遊戲。

爸爸媽媽抓住圍巾的一頭,寶寶抓住圍巾另一頭。爸爸媽媽說兒歌“卷卷卷,卷白菜,捲成一棵大白菜”寶寶跟著爸爸媽媽一起說,並自轉把圍巾卷在自己的腰部。

然後在一起說兒歌“切切切,切白菜,切完一棵大白菜。”寶寶再自轉回來,放開圍巾。

在開始寶寶不熟練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寶寶自轉。如果沒有合適的寶寶圍巾,可以選一條不太長的媽媽圍巾。

這篇文章先分享這10個遊戲吧!其實,除了最明顯的年齡分類,為什麼選擇這些遊戲來做分享還有背後的邏輯,你們猜猜是什麼?

歡迎在留言區和子玲探討~說不定,一不小心,子玲就把早教課程設計的原則暴露了呢:)

抓住發育黃金期,1~3歲寶寶在家就能玩的10個早教遊戲

早教領域創業探索者,在家上早教實踐推廣者,碩士文憑N多資格認證在身,文學/心理學/營養師/早期教育指導師/0-3、3-6蒙氏認證老師/感統訓練師,變身創業者/寫作者/育兒達人。

愛寫掏心窩的話,愛分享在家早教那些經驗和資源,關注我,和我一起在家上早教。

抓住發育黃金期,1~3歲寶寶在家就能玩的10個早教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