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一死呂后就想誅殺功臣,如果酈商不制止天下恐會重新洗牌了!

歷史很繁,我來把它簡化;歷史很亂,我來把它梳理;歷史很枯燥,我來讓它有趣起來!

劉邦一死呂后就想誅殺功臣,如果酈商不制止天下恐會重新洗牌了!

老子死了,順利成章的,劉邦的兒子劉盈繼位,這就是漢惠帝。劉盈雖然當了皇帝,可真正說了算的還不是他,而是他的母親呂太后,這又是怎麼回事哪?我們還要好好講一講這個呂太后。

呂太后,就是從前的呂后,呂雉。當年劉邦耍無賴,謊稱送禮一萬到呂太公家裡解了一回饞,可沒想到呂太公看上了這個混混亭長,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劉邦。當時的劉邦雖然是個亭長,那也只能算是芝麻大的官露水大的前程,而且在娶呂雉之前,他雖然沒討到老婆,卻在外面風流快活有了一個私生子。呂雉沒有嫌棄自己的老公,她盡心盡力的,盡到了做妻子做兒媳婦和做後媽的責任。

後來劉邦富貴起來了,當上了漢王,可因為天下太亂,呂雉還是和劉老太公一家留守在沛縣,不但沒有享上福,還在日後的楚漢之戰中,被項羽捉到楚營當上了人質。經歷了九死一生之後,呂雉終於回到了劉邦的身邊,可這個時候劉邦身邊已經有了新重新的女人,戚夫人。

不幸之中的萬幸,呂雉還是第一夫人,她的親生兒子劉盈是太子。可有親生兒子的不止呂雉一個人啊,那戚夫人也有一個,就是被立為趙王的如意。戚夫人想的很好,老公是越來越喜歡自己了,這前半輩子的飯票算是揣到口袋裡了,要是自己的兒子再能立為太子,自己的後半輩子也就有了著落,所以她就一心想為兒子爭這個太子的位置。

具體是怎麼爭的哪,當然她不能去找呂雉動手掐架,據說啊,這個戚夫人經常在劉邦面前哭鬧,達到了日夜啼泣的地步。這麼一來二去,劉邦也漸漸動了心思,劉邦覺得,劉盈雖然是個好孩子,可是性格太過善良懦弱,倒是這個如意,舉止做派,頗有自己年輕時候的樣子。

當時劉邦已經是皇帝了,改換太子這樣的大事,他還是不好擅自做主,就找朝中大臣商議。沒想到,那些和呂后一起經歷過戰火考驗的大臣們,都不同意更換太子。雖然有不少人的支持,可呂后心裡還是有點慌,就怕戚夫人這麼天天的吹枕邊風,搞不好哪天劉邦力排眾議,就真的把劉盈的太子給撤了。想來想去,呂后就想到了一個人,張良。

軟硬兼施之後,張良派人給呂后捎了個話,陛下以前確實比較聽我的話,但那是在戰爭困難的時候,今非昔比了,我的話也不好使了。您也彆著急,我聽說啊,皇帝非常看重在商山隱居的四位高人,可人家聽說皇帝一向待人傲慢無禮,都不肯下山,如果皇后能把這四個人給請下山,讓他們輔佐太子,特別是上朝的時候,讓他們陪著太子一起去,皇帝看到這四個人在輔佐太子,說不定就會打消更換太子的念頭了。

呂后是個實幹家,看完張良建議之後,馬上就讓太子給那四位高人情真意切的寫了親筆信,而後派親信之人,帶著厚禮去請四位高人出山。不知道是太子的信太感人了,還是那四位高人本來就有意輔佐下一任皇帝,他們很快就結束了隱居生活,來到太子身邊,輔佐太子。

之後的事情有點亂,劉邦手下的諸侯王不斷髮生造反事件,也就顧不上太子的事情,御駕親征去了。這期間呂后也沒閒著,劉邦去平定陳豨造反的時候,她和蕭何合謀拿下了充當內應的韓信,而後又乾坤獨斷,沒等劉邦回來批示,就殺掉了韓信。

幹掉了韓信之後,呂后在群臣中的形象一下子就不一樣了,在諸位功臣眼裡,她不再是一個女人了,而是一個女主人了!

呂后沒有滿足這點成就,她再接再厲,梁王彭越被流放的路上向她求救,她二話不說把彭越帶到劉邦身邊,三言兩語就勸得劉邦殺掉了彭越。這麼有本事的老婆駐守後方,劉邦也就更放心的去征討叛逆了,就這樣他又親自去討伐了叛亂的英布,英布雖然被幹掉了,可劉邦在戰爭之中中了流箭。

這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劉邦冥冥之中感覺到自己的生命不會長久了,他要抓緊時間確定自己滿意的繼承人,那麼廢掉太子另立新人,就迫在眉睫了。朝中很多大臣還是堅決擁護劉盈,可劉邦的脾氣一天比一天倔,張良看自己已經說不上話了,就託病不上朝了,太子太傅叔孫通甚至以死相諫,劉邦也只是表面聽從,心裡卻是已經準備下手了。

有那麼一次,皇帝在宮中宴請百官,劉邦驚奇的發現,太子身邊坐著四位老人,這四位鬍鬚眉毛都白了,最少也有八十歲上下了,劉邦沒見過他們,就詢問四人是何來歷。這四位上前答話,各自報上了姓名,劉邦聞聽是大吃一驚,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派人請你們出山,你們都避而不見,現在為什麼要追隨我兒子那?

這四位異口同聲的答道,我們聽說陛下不喜歡讀書人,還愛罵人,我們是不願意受這個屈辱,所以才一直不敢來見陛下。現在聽說太子仁孝恭敬,特別的尊重讀書人,天下人都願意為他效力,我們不甘人後,情願出山輔佐太子。

聽完這番話,劉邦不由的重新打量了一番太子,半晌之後,回過頭對四位老者說道,以後太子就交給四位了。

四位老人向劉邦敬了一杯酒就下去了,劉邦指著四位的背影對戚夫人說,我倒是有心更換太子,可你看,連這四位都來輔佐太子了,看來太子羽翼已經豐滿了,想動也動不得了。戚夫人聽後失聲痛哭,可劉邦心意已決,一直到死,再也沒有提起過更換太子的事情。

就這樣,劉盈的太子地位保住了,呂后心裡算是有點底了。到了劉邦歸天以後,呂后還是有點擔心兒子太小,自己可能會鎮不住那些老臣們,就一直沒有給劉邦發喪,她和自己的心腹審食其商量,很多帶兵的將領都和皇帝一樣,是平民百姓出身,後來皇帝做上了寶座,他們跪下稱臣,本來就心裡不是很服氣。現在太子登基,又要他們服侍年輕的皇帝,他們肯定會更不服氣,如果不把這些人全殺掉,天下是不會太平的。

也不知道怎麼的,這話就傳了出去,被將軍酈商知道了,不管是為了大漢江山,還是自己的腦袋,酈商都覺得有必要做一點事情,想來想去,就去見了審食其。

大人,我聽說皇帝已經駕崩了四天了,可是太后都一直秘不發喪,還想誅殺全部將領,要是真的這麼做,那天下就危險了。您想想,陳平灌嬰率領十萬大軍駐守滎陽,樊噲周勃統領二十萬大軍在燕地代地,這會要是聽說皇帝駕崩將軍們都要被誅殺,肯定會帶兵返回進攻關中的。到那個時候,大臣們在內鬧事,諸侯們在外謀反,天下滅亡的日子就不遠了!

這番話說的是句句在理,審食其連連點頭,而後慌忙進宮去見呂后,把利害關係複述了一遍。呂后是個明白人,她就停止了對將軍們的動手,而後給劉邦治喪,大赦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