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凌乱潦草,为什么还能成为千古名帖?

铁锤历史

我们都知道,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兰亭序里面也是有涂抹的痕迹的,但是《祭侄文稿》里面涂抹的痕迹更多,几乎通篇都是涂抹。

然而就是这样一幅作品,却被历代书法名家推崇,颜真卿也因此成为一代宗师,是继王羲之以后的又一位行书大家,他的行书是有开创性的贡献的。

原因就是,他的这幅作品体现了书法书写的最高境界,心手合一!

我们普通人练习书法,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如何写好一个人笔画,如何写好一个结构,如何处理好书法的章法等这些技法层面的东西,这是最低层次的书法创作。

这种书法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技法,对于书写内容的关照不够,然而好的书法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俱佳的,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的统一。

好的书法作品,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法,更要把这种技法通过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现书写着的情怀和追求,这也是书法被称为艺术的重要原因之一。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书写于他的侄子被人杀害,在寻找尸首的时候只找到了一个头颅,是在悲愤欲绝的心情下写的。

完全没有去关注技法,只是用毛笔陈述自己亲人去世的悲痛之情。

同时,它的高超的技法也在这种自然的状态下降流露出来,是一篇心手合一、形式和内容、书法与人生高度统一的作品。

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也不为过了。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颜真卿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十分精妙,擅长写行、楷,独创了"颜体"楷书。他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我们耳熟能详的"颜筋柳骨"就是形容他们两人的书法。

公元755年,安禄山造反,隔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队攻陷常山地区,时为地方长官的颜杲卿坚守城池,顽强抗敌,终连同其子季明一同被判军俘获。因为不愿归降,连同颜氏家族30余口家人一起慷慨赴死。直到758年叛军平定后,颜真卿才找回了侄子季明的头骨。手捧至亲骨肉的尸首,内心的悲痛如决堤洪水咆哮而出,感念颜氏一族的忠肝义胆,提笔疾书祭词一篇,那就是流传至今的《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较颜真卿的其他作品而言,显得凌乱潦草,但却千古流芳,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浑然天成的艺术性。《祭侄文稿》本身并不是一篇书法字帖,而是在悲痛伤怀中书写的一篇祭文。苏东坡曾说:“书法无意乃佳”,而这篇撇除一切书法故意的行文,是一位书法家书法造诣的最直接体现,其可贵就贵在“无意”,无为书法而书的意念。

二是其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这篇《祭侄文稿》在书法上具有三大特色,即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和渴涩生动的墨法,笔法、章法和墨法的巧妙结合,勾抹之处的斟酌变换,都让人从文字之中感受到了笔法的精妙和蕴藏的力量,可谓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三是其蕴藏的厚重情感。这篇文稿成于颜真卿万般悲痛之际,字里行间可见其对国与家的情感迸发,其中蕴藏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使这篇文稿较一般的书法真迹更具重量。与其说我们能够在这篇文字中看出颜真卿的书法动力,不如说我们更多地看到一个爱国之士最真挚诚恳的灵魂。这篇有魂的文字,自然是要千古流芳的瑰宝。


国家人文历史

中华历史上留下来的千古名帖(不是指碑刻),大部分都是手稿、诗稿,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更是一篇草稿,又涂又改是很正常的。为什么这些诗稿、手稿、草稿反而能够写得特别出彩呢?主要因为不经意间写出的草稿,书法尤为率意,无刻意之迹,达到了所谓的“无欲于佳乃佳”的境界。

此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能够成为千古名帖的原因,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

1、该帖追叙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堂兄、常山郡太守颜杲卿与其子颜季明镇守常山,取义成仁、为国捐躯之事,背后包含着颜氏一门忠烈彪炳千秋之报国故事,体现了忠君爱国的崇高境界与思想情怀,深受后世儒家知识分子的崇敬。

2、该帖是一篇情感、书法、文辞俱佳的优秀之作;颜真卿在带兵收复常山之后,面对仅仅寻得的侄子颜季明的头颅,情难自禁,提笔作文之际,抚今追昔,血泪交进,悲愤交加,文辞正义凛凛,很能打动人心。

3、《祭侄文稿》其中删改涂抹之处,正可见颜真卿为文构思之时,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真情实感充分流露,是颜真卿众多行书中最好的一篇。

4、从书法艺术性来说,该书点画密聚、虚实相间,交相映衬,轻重、黑白之间的节奏变化,形成强烈对比,再加上草稿特有的率意所造成的用笔“不拘小节”和结体的偏于松散,形成了颜体特有风格,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麓风轩

颜真卿当时担任的职务是挑毛病的监察御史, 所以他在朝堂总是能挑出一大堆的毛病, 宰相杨国忠对他是烦不胜烦。

753年,杨国忠找了个机会把他贬为平原太守。

对颜真卿来说,去哪都无所谓, 反正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嘛。

可当他来到平原郡后,发现麻烦大了: “安禄山手握20万大军,并且大肆更换将领,莫非他敢造反?” 不管别人信不信,颜真卿反正信了。

表面上,颜真卿每天都在游轮上开party, 过得是没羞没臊的腐败生活。

实际上他暗中招募了工程队, 修缮城墙、招募壮丁、整修兵器、储备粮草, 将一个平原郡打造的犹如铁桶一般。


755年,安禄山扯旗造反,直奔长安而去。 面对安禄山如云的铁骑, 黄河以北的地方全都像是豆腐一般,一碰就碎。

可当他们来到平原郡的时候,懵逼了: “这地方就是个王八壳,打不动、撤不了。”

当消息传到长安时,唐玄宗叹息: “河北24郡,只有颜真卿一个忠臣。 我以前不了解他,是我的失误啊。”

这时候,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担任常山太守, 兄弟二人联手御敌。 并且联络了沦陷的17个郡组成“反安联盟”, 由于颜真卿在平原郡的贡献最突出, 大家一致推举他担任总盟主,带领大家归顺朝廷。

这样一来,联盟拥兵20万, 截断了河北的交通线, 这是颜真卿人生最光彩的时刻。

可安史大军毕竟是久经考验的军队, 颜真卿带领的联盟只是乌合之众。


当安禄山回过神来:“原来是你小子跟我作对,弄死你。”

史思明、尹子奇带领兵马调转方向, 麾下铁骑犹如刷子一般,把河北大地又刷了一遍。

那些乌合之众根本抵抗不了一个回合, 纷纷向安禄山献上娇嫩的膝盖, 到最后就只剩平原郡和周边的博平、清河还在坚持。

在这次“河北大扫荡”中, 安禄山充分发挥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以报复河北民众对他的不支持。

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和颜季明抵抗不住, 被冲进城中的叛军残忍杀害。

后来,颜真卿派另一个侄子颜泉明去常山, 寻找颜杲卿父子的尸骨, 却只找到颜季明的头骨和颜杲卿的一只脚。

最亲的亲人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 自己却没有能力手刃仇敌,为他们报仇, 颜真卿痛哭流涕, 既为亲人的遭遇伤心,也为国家沦落而难过。



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
念尔媾残,百身何赎?
呜呼哀哉。

这是颜真卿在《祭侄文稿》中的话。

他怀着满腔悲愤的心情,为侄子和兄弟的死起草祭文, 心情激荡的无法控制, 以至于这篇稿子到处都是涂抹修改的地方。

但正因为没有任何刻意为之的修饰, 这幅帖子反而充满了率真、意气的流畅, 一举超越众多书法名家精心雕琢的作品, 被评为“中国第二行书。”

排名第一的,是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 排名第三的,是苏东坡写的《寒食帖》。

正如曹宝麟说: “他们正是在无心于书的创作状态下任情恣意挥洒, 才不期而然地达到了最佳的感人效果。”

有时候,你准备充足、全力以赴的去做某些事, 却未必能做的成。

有时候,你随心所欲、毫不在乎的去应付一下, 却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你的心态。 有时候,你引以为豪的东西, 恰恰是你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这时,你就要学会放弃。


温乎

我们都知道,颜真卿的祭侄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艺术价值可见一斑,而要是问到,为什么祭侄稿会被认为是千古名帖,我认为总的原因是:

颜真卿的祭侄稿,写出了中国书法新高度,拓宽了中国书法书写表达的内容。而透过这幅书法作品,我们不仅能够一窥颜鲁公高超的书法技艺,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颜真卿的品德和气节!

下面分5个要点论述:

一、王羲之与颜真卿的不同

在颜真卿写出祭侄稿以前,中国书法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秀雅华美。这四个字当然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想见,在颜真卿出现之前,谁是中国书法最高艺术的代表呢?

毫无以为,是王羲之,而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简单来说,就一个字——雅。这种雅气,是一种贵族的雅气、贵族的高贵。我们别忘了,王羲之不是一个平头百姓,而是一个贵族公子哥,但是与我们印象里的纨绔子弟截然不同,王羲之虽说是富二代,但是,人家关心民间疾苦,常常忧国忧民,所以才有为街头卖扇子的老婆婆写字的传说。

但是,我们通观王羲之的书法,整体上,是一种不温不火的中和之美,即便是我们印象中应该龙飞凤舞的草书,在王羲之的笔下,都变得一个个温文尔雅、气度高华。

但是,我们看颜真卿的书法,就不一样了。如果概括地说,颜真卿的书法的特点是——壮。这种壮,是理直气壮,也是壮美的代表。如果说王羲之“书生”,温文尔雅,那么颜真卿就是一位“硬汉”。

这一点当然不仅仅表现在在他的书法名作《祭侄稿》里,而且颜真卿的楷书也透露着一股正气,因此有人说颜真卿的楷书,如关羽座帐,气势逼人。

二、时势造英雄

而联系到颜真卿生活的年代,唐朝,我们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繁华的盛世,也是一个文化高度繁荣的文明。颜真卿所处的年代,正是狂草艺术突飞猛进的年代,而唐朝所特有的奔放、热情开明的气质,让艺术家们无所顾忌的挥洒笔毫,展现他们的天性烂漫。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的话,这样一个洒脱不羁的、释放自己天性、自由的时代,我们能够想象到的,也只有魏晋时期的魏晋风骨了,你比方说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王羲之恰恰生活在那个时代。而王羲之的书法,也没有辜负那个时代,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无人可比的书法大家。

在王羲之之后,中国的大唐盛世,也恰恰有这样一个自由的、让艺术家们随性洒脱的一个时代。所以,颜真卿成为了那个时代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代表。从此也奠定了中国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肩的两座高峰的地位。

三、新时代的艺术变换

与王羲之不同,颜真卿此时此刻生活的大唐,对于艺术自由度的探索更加大胆开放。而中国书法也从一味的“雅”开始慢慢走向“壮”的审美。

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颜真卿的祭侄稿成为了他一生书法的最高代表,因此有人说颜真卿书法——楷不及行,行不及草,草不及稿。

因此,从时代意义上来说,颜真卿的书法——祭侄稿,其意义就是呼应时代的艺术主张下的产物,成为那一个时代艺术的代名词。无论从艺术形式上还是艺术技巧以及艺术的精神内涵上来说,这都是大唐盛世才能产生的杰作。

当然,具有讽刺意义的事,这幅在气度、格局上象征大唐艺术的珍宝,在某意义上,又是大唐衰落和耻辱的标志。因为它所标记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正是大唐盛世的转折点。而这层意义,又为祭侄稿增添了更加深刻的丰富内涵。

四、激愤之作

中国书法,讲求无意于佳乃佳。王羲之的兰亭序、十七帖,怀素的自叙帖、王献之的快雪时晴帖,都是即兴的产物。但是与这些即兴产物下的艺术作品不同,颜真卿在创作这幅艺术作品时,所面临的心境要比之前的那些书法家复杂得多,也艰难的多。

我们都知道这幅作品是颜真卿祭奠侄子的作品,而他的侄子就是在保家卫国,打击安史叛军的战斗中被安史叛军残忍杀害的。所以颜真卿既怀有国仇家恨,又怀有痛心自责,将满腔怒火倾斜于笔毫一端,挥笔泪洒满篇。

因此,这样浓烈的感情、激愤难平的心境,是中国书法几千年以来,任何一个书法作品都不能比拟的,没有哪一个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其心态是这样的难过、悲伤。

五、升华

当然,如果仅仅是表达颜真卿一个人的悲伤、难过的情绪,是不能让这幅书法作品成为千古名篇的,真正让他成为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的千古名作的原因,就在于,颜真卿在这幅书法作品里情感上升到了一种家国情怀。

本身悼亡侄子的原因就在于叛军之乱,这一层家恨国仇自然就隐含于其中,而颜真卿又是一位对国家忠心耿耿的人,其情感升华,自然不局限于个人的悲伤层面,对于侄子的悲惨遭遇,自然可以有深层次的升华。

所以,我们看到颜真卿的祭侄稿,不仅仅是一幅“草稿”,他更是一个时代艺术主张的忠实记录者,也是一位对国家忠心耿耿的老人,对于国家深深的眷顾和热爱。


松风阁书法日讲

《祭侄文稿》为行书纸本,纵20.8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是颜真卿书法作品的精华,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历来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勇敢抗敌的经过,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本卷笔调圆浑厚重,端庄持敬,通篇自首至尾,墨色因停顿起始黑灰浓枯,多有变化,有的更是凌乱不堪,被涂掉又重写,然又一气呵成。表现出其内心情绪的强烈、悲恸已不可抑,是他内心情感加上其书法素养的完全展示。

黄庭坚谓:"鲁公祭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动人。"

台湾知名学者、作家、美学艺术家蒋勋先生曾写过一篇《颜真卿「祭侄文稿」见证历史》的文章,从事件情感与书法素养做了完美诠释:《祭侄文稿》字体大大小小涂改无数,一开始可能不习惯。但是正因为如此,真正面对第一手书写的墨迹真本,才可能领略书法随情绪流转的绝美经验,这样的审美经验书家本人也无法再次重复,后来者的刻意「临摹」往往只能得其皮毛。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五十岁书写的一篇祭文,一开始书写到年月日,「为干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岁次戊戌,庚午朔三日」,接着书写了自己当时的身分官职「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使,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颜真卿」,书帖前面六行,像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缓缓述说主题,主题是叔父祭悼死去的姪子颜季明,「以清酌庶馐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安禄山兵变,大军势如破竹,唐玄宗出奔逃亡四川,太子在甘肃即位,大唐江山靠几位重臣稳定。当时颜真卿守平原(山东陵县),他的堂兄颜杲卿守在第一线的常山(河北正定线西南)。颜杲卿孤城被围,阻挡了叛军南下,也舒缓了大唐整军备战的时间。常山城破,颜杲卿被俘,不肯投降,敌军以杲卿爱子颜季明的性命威胁,颜杲卿破口大骂叛军,被拔去了舌头,也就是

文天祥「正气歌」中「为颜常山舌」的来源。结果,杲卿父子都遭杀害。两年后,颜真卿反攻,收复常山,寻找到姪子颜季明的尸骸,悲家国之痛,伤青春之逝,「惟尔挺生,夙摽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

「祭侄文稿」的第二段是充满感伤的回忆,家族里优秀的青年后辈,生命正要开始,却遭屠戮残杀。笔触飞扬 叹为观止祭文随着颜真卿的情绪进入悲愤痛苦的压抑,

「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祭侄文稿的第三段是乐章的高潮。「贼臣拥众不救」圈改涂去,改为「贼臣不救」,可以想见两次重复中颜真卿对历史小人误事的咬牙切齿,但是小人无名无姓,似乎连可以悲愤抗争的对象都没有。到了「父陷子死」是全文笔墨最重的部分,颜真卿书法美学沉着厚重磅礡大气的力度也达于巅峰。

「天不悔祸」是对颜季明年轻生命遭遇惨死的伤逝,「携尔首榇,及兹同还」,带回了季明的尸骸,「抚念摧切,震悼心颜」。祭侄文稿最后一段的笔墨变化非常大,从「方俟远日」等待有一天,也许战争结束了,可以为颜季明找一块墓地,「卜尔幽宅」,好好安葬这早逝的生命。写到这里,颜真卿情绪的悲恸纠结变成书法线条尖锐的高音,「魂而有知」开始,笔触流动飞扬起来,与颜体正楷的方正稳重不同,线条似乎逼压出书写者心里的剧痛,「无嗟久客」,不要在外漂荡太久啊,是最后对死者魂魄的一再叮咛。

结尾的「呜呼哀哉」干笔飞白,轻细的墨色像一缕飞起的灰烟,彷彿书写也随魂魄而去,颜真卿书法美学的千变万化令人叹为观止。「祭侄文稿」是难得的书法墨迹的珍本,也是历史文件血泪斑斑的杰作,与一般俗世「书匠」的人云亦云不同,是领悟书法美学最好的真迹

如果大家想更广泛的了解,还可以看看西泠印社出版社1994年3月1日出版的图书

《唐颜真卿祭侄稿及其笔法》


默杨

颜真卿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成就很高,特别是楷书。祭侄文稿是行书,能成为千古名帖,首先是书法的造诣确实很高,古代行书的出现,第一是为了写文章的速度,要求流畅而又让人好认,一般不会从书法作品的角度去考虑,而是为表达文章的思想服务的,从文章的角度来看,文稿凌乱潦草,涂涂改改,再正常不过,但如果写文章的人书法功底深厚,像颜真卿这样笔法潇洒,犹如行云流水的作品,在后人眼里,看到的就是书法胜过文章的价值了。对于作者,是不是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呢?


逆风子归

颜真卿《祭侄文稿》帖子是公认的天下第二行书,在中国浩瀚的书法艺术宝库里,知名度和影响力仅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许多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用之不尽的典范。

一件书法作品是否能成为千古流传的艺术臻品,主要从以下关键词来判断即可。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1,情感。

情感是所有艺术的灵魂,给作品中凝注饱满情感是打动欣赏者的根本。

颜真卿跟侄子颜季明既有血缘关系,又有战友关系,他们的关系和感情非同寻常。在平定“安史之乱”时,颜季明不幸被俘,继而在756年遭到杀害。

颜真卿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情不自禁,提起笔流着热泪写了一篇悼念侄儿的文章,这篇文章就是《祭侄文稿》。

颜真卿《多宝塔碑》

在书写时,颜真卿并没有考虑什么章法、布局等外在形式,他只是带着沉重而饱满的情感,用文字来表达亲情的断裂所带来的悲愤,同时对侄子的生平和功劳做了描述。由于太过于专心,即使笔头上没墨了,他依然用意识指挥着笔下意识地写下去,让情感在书法线条里构成了川流不息的气韵。

颜真卿像

2,自然。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自然状态下的信手之作,直抒胸臆,没有矫揉造作之感。

由于情绪太过激动,甚至有些字写错了,他依然没有停下笔。直到他写完,他才发现有错别字,于是就用笔涂涂改改,没想到取得了另一种有虚有实,有轻有重的表达效果。

那是一种不加雕琢和掩饰的自然之美的流露。

颜真卿《颜勤礼碑》

3,文采。

文学性是评判书法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平常人眼里,颜真卿仅仅是一位书法家,或者是将军,其实,颜真卿还有一个身份——诗人。《全唐诗》收录了颜真卿27首诗词,尤其《劝学》、《咏陶渊明》等诗歌,是非常优美的古诗。在文采方面,颜真卿也是一把好手。

《祭侄文稿》只有短短240余字,通篇遣词造句凝练,没有一个多余字,彰显了颜真卿高深的文学修养。

历史上那些书法名帖,都是书法家自创诗词,是书法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祭侄文稿》同样如此。

颜真卿诗歌《劝学诗》

4,情怀。

情怀可以提升境界和品味。

在《祭侄文稿》中,颜真卿依靠书法的外形,文字的内核,表达了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同时也宣扬了爱国爱民,为国家利益赴汤蹈火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这些情怀历来是中华民族基因里的高贵品质,上到国家下到百姓,骨子里都认可这些品质,符合审美共性的特质,也会大力宣扬这些,因此,《祭侄文稿》会一直流传下去。


鸿鹄迎罡

{《祭侄文稿》是一篇抒情祭文,并不是一本书法帖,不能用书帖眼光看待}

《祭侄文稿》被誉为是中华十大名帖之一,还被称为中华书法世界中三大行书之一。作者颜真卿是初唐四杰之一,他更多一种身份则是中华楷书四大家之一。大笔者看来,《祭侄文稿》的历史文学价值远远大于其书法文化价值。

一、什么是《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是真实的颜真卿手稿,书稿写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从唐到现在,这册手稿存世已1000多年,作为真迹,其珍贵性可想而知!

文稿墨本采用麻纸本,行书体。尺寸规格横轴:纵高28.2厘米,横长75.5厘米。书写内容共23行,每行10至12字不等,总计字数234字。历史久远,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等加印。这既代表了它的真实性,也增加了它的珍贵性。此外还经过了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在收藏在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传,《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当年,公元755年,安禄山谋反,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将军联络其兄长常山太守颜杲卿一起起兵讨伐叛军。可是756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队却攻陷了常山地区,作为地方长官颜杲卿将军没有弃城逃跑,死守城池。最后随其少子季明一起判军俘获。因为不愿归降叛军,先后遇害,颜氏家族30余口家人被杀害。唐肃宗758年,叛军平定后,颜真卿托人到河北找回侄子季明首骨。面对自己特别喜欢的侄子遗骨,颜将军挥泪写下这篇情真意切的祭文。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幅作品代表的不是书法这回事,更多是蕴含了对“颜真卿”的人物展示,显示了那个历史事件的特殊背景。

二、颜真卿《祭侄文稿》根本就不是一本书法帖!

当初,在那种悲伤的情况下,再狠心的人,也不至于想到要借某件事来写一份字帖留给后人。这时的情况与王羲之《兰亭集序》情况类似,他本身并没想就将某篇文章当作一幅书法作品来书写。只不过是后人将它作为了一种书法字帖来看待而矣!


书法创作,又要抒情是还要写故事难事中的难事。《祭侄文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以一种非书法创作的场景下的平常文作。通过这种手稿的阅读,希望从领悟平常书写技巧的人来说,更能寻找到一种平凡书写的比较标准。

《祭侄文稿》与颜体的其它字帖经起来,看到的只是颜真卿习惯性的笔法,说美观根本上无可比之处。

作者写作这篇作文时,我们可以想象,他本意就是为了写下一篇蔡文而矣,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爱侄的思念之情。他本人本未希望用这篇文章去感染谁。如果那时,颜真卿还想的是写得篇文章去感动谁,那也太那么点铁石心肠。

成为名帖,只不过是一种后们的一厢意愿的作法而矣!

三、有人看图说话,给予《祭侄文稿》过度解读,是真正对颜真卿感情亵渎;

三大行书作者都有雄厚的书写技能,有感而发写出一个时代文墨特色,有其文化考古的意义。作为古代四大名家的手笔,书法爱好者自然喜欢观摩其手稿。《祭侄文稿》除了作书法字帖之外,其作品写得情真意切,是一篇标准高级别的散文。这样的作品又增加了新的读者群!

但是,按照中华民族的“尊重死者”(而且这是一个年轻的爱国者)的文化传统,何需一定把一篇寄托悲伤情绪的文章当作一篇书帖临来临去呢?

真要临,那就多看看《兰亭集序》或者别什么的,有何不可?


创新炎黄

初看《祭侄文稿》,歪歪扭扭,涂涂改改,你一定会惊讶这竟然敢号称“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到底有多好,一点薄见,与您分享。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欣赏书法作品的文章,面对一幅书法作品,技法层面可以从“章法”“笔法”“结体”等入手欣赏。

《祭侄文稿》在章法和结体上,有强烈的对比,疏密、轻重、粗细、正奇等等。以“疏密对比“举例说明,通过放大观察,疏密方面的对比不仅存在于整体的空间结构,在单个字的结体中也充满了矛盾。

除了技法层面,《祭侄文稿》在寄情方面的表现更加令人着迷!

这篇文稿作于安史之乱之时,颜真卿看到侄儿季明的尸骨之后,撰文作祭。

我觉得这幅作品就像交响乐,你能够通过文本直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听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你肯定能感受到贝多芬想要跟命运叫板,“我想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那你看到《祭侄文稿》,能否感受到颜真卿的情绪的变化,有对亲友的追思,也对叛贼的义愤,更有对家族覆灭的悲痛!

每一处涂抹,都是情感的具体呈现,《祭侄文稿》最大的特点就是“情”!


我是“墨墨趣横生”,和我一起练字吧,与你一起分享练字的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