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了解自家方言吗?

宁夏人,了解自家方言吗?

宁夏属北方方言系统

划分为北部和南部区域。

北部川区属兰银官话,

南部山区属中原官话。

构成以山陕人的“秦晋话”为主,并杂以齐鲁燕赵语、江淮语。

来历和我区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人口的迁徙息息相关。

明代移民在民间散布较广,宁夏川区的一些老户都盛传祖先从大槐树迁来,

各处移民先到这里集中,由官府编队发给“凭照川资”,然后向中原各地及西北边陲迁移。

形成与发展

汉承秦制,进一步推行屯田制。

随着屯田实边政策的实施和发展,汉朝进一步开渠引水,移入汉族人口。

汉族逐渐成为宁夏的主要组成部分。

隋唐,宁夏农田水利大修,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宋时党项族建立西夏国。

元朝建立,官府诏令西夏流亡者回住宁夏,

又调集旧属元朝的南方军民来宁夏屯田。

蒙古西征期间,信奉伊斯兰教中亚各族人,先后迁徙到西北驻军屯牧,后称为“回回”。

明朝初年,朝廷无力控制边防,便将宁夏府、灵州、鸣沙等地的居民迁徙关中,

直到洪武32年,又重新迁移

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河南、陕西省的人口自行流入宁夏。

新中国成立,又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人员移入。

宁夏人,了解自家方言吗?

对宁夏方言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明代及其以后的移民,

元代到清代,从山陕、冀鲁豫、江淮吴越甚至湖广各地迁徙而来的戍边屯垦的兵士、军余、移民、罪囚以及官宦、属吏、从眷等在这里杂居共处,

他们所操的语言相互影响,共同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宁夏方言。

宁夏方言的构成以“秦晋话”为主。

此外陇语对宁夏方言也有一定影响,最初宁夏方言应该是五方之语,南腔北调各不相同。

经过漫长磨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属于官话范畴的新方言。

当前,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宁夏方言有逐步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但作为一种地域方言,一种地方文化,它将和普通话长期并存,发挥着交际工具的作用。

宁夏人,了解自家方言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