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張圖說清楚:中國的房地產業向何處去

一、房價的動因

Figure 1日本的真實地價指數(取對數)、真實租金指數(取對數)、住房擁有率和套戶比

七張圖說清楚:中國的房地產業向何處去

這張圖解釋了日本的房地產為何會崩盤,簡單的說,就是房子比人多。用套戶比指標可以進行衡量,套戶比過了1.1之後,房地產長期(本文所指長期是三十年的週期)趨勢就是下跌的。從日本的這張圖上,我們能夠理解如下事實:

第一,供過於求導致房價下跌(三十年趨勢)。

第二,供過於求不會導致房價立即下跌。我們看到70年代以前,日本的房價與租金指數同步上漲,70年代後,租金指數走平,房價指數上漲,直到1990年前後兩者的分化才結束。租金代表了真實需求,因為租金無法作為投機標的,完全受到供求影響,反應供求關係靈敏。房價則不然,房價一方面受到供求影響,一方面受到投機影響,反應供求關係遲鈍。1983年,日本住房的套戶比達到了1.1,城市化率達到了76%,房地產的供求關係徹底改變。1993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我們看到,從1970年租金價格背離、到1983年套戶比大於1.1,再到1993年房價泡沫破滅,中間走過了漫長的時間。

Figure 2房價與貨幣的關係(時間序列)

七張圖說清楚:中國的房地產業向何處去

Figure 3人均金融機構存款餘額與房價(截面)

七張圖說清楚:中國的房地產業向何處去

看圖2和圖3,中期週期內(指的一個大的供求週期內,臨界點改變之前的時間段內)房地產受到貨幣因素影響。

那短期呢?

Figure 4上海市二手房價格與二手房成交量

七張圖說清楚:中國的房地產業向何處去

短期內的住房價格完全隨機,看投資者當年的心情,投資者當年換手率很大房價就上漲,反之下跌。

二、房價的未來

1、未來三十年

房價跑輸或者跑平通脹率。因為目前的聯合國預測中國的總人口數將在2025年~2030年見頂。

Figure 5中國的總人口數和家庭戶數預測

七張圖說清楚:中國的房地產業向何處去

我們按照如下的方法預測城市人口和城市住房供給。

城市人口=總人口*城市化率

總人口,按照聯合國2017年人口展望數據,聯合國預測了2017年2024年、2030年和2050年的數據,其他年份的總人口按照線性擬合。

城市化率每年遞增1.25%,直至2038年達到85%後開始停滯(這是一個非常激進的假設)。

城市家庭數=城市總人口/家庭規模

家庭人均人口數採用美國3.1之後的數據(這個數不可能一直降到1,即便是美國1973年達到3.1,2016為2.6,下降速度越來越慢)

城市住房需求=城市家庭數*90平米

城市住房供給,用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2.91平米,進行存量估計。新增數按照當年竣工套數進行估計。 2016年之後的供給量維持2016年的竣工面積不變。

如下圖:

Figure 6城市住房供給與城市住房需求預測

七張圖說清楚:中國的房地產業向何處去

2、未來貨幣

貨幣的供給側是儲蓄,儲蓄是勞動力人口占比決定的,未來勞動力人口占比會下降,因此,儲蓄率會下降,貨幣供給側減小。

Figure 7貨幣的供給側

七張圖說清楚:中國的房地產業向何處去

貨幣的需求側是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增長速度肯定是下降的。貨幣需求側減小。

即,沒有外力干預的情況下,我們未來的信貸週期是收縮的。

但是,央行能夠干預信貸週期,貨幣有多少是央行說了算的。所以,M1哪天不行了,房價就不行了。

三、想預測泡沫破滅點,以人類目前的知識水平做不到

金融泡沫是典型的自組織臨界狀態,遵循冪律分佈(古登堡-裡特冪次定律)。屬於複雜性科學的範疇,迄今為止學術界未能找到有效的辦法來解決複雜性科學的預測問題。

邏輯上講,不存在一個確定性關係來預測金融泡沫的拐點。

假設市場存在公式p=f(t),其中p為價格,t為時間點。

市場投資者分為兩類,一類聰明投資者(個數為n)知曉上述公式,一類普通投資者(個數為m)不知道上述公式。

情況一:n=0,則可直接證明金融泡沫破滅時間點不可預測。

情況二:n=1,伴隨著聰明投資者的逐步積累,則聰明投資者的資金最終會影響市場價格(莊家一直通殺的賭局無法延續)。

情況三:n≥2,根據博弈論,聰明投資者內部會形成囚徒困境,導致在t點到來之前賣出,從而導致公式p=f(t) 不成立。

現實是,沒有什麼東西是永遠秘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