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神盾艦遭遇海浪破門:052艦暴露出啥問題?

最近央視播出的新聞報道中,鄭州號導彈驅逐艦在2014年底的海上演習中遭遇大浪,艦尾的一個艙門被海浪衝開,海水灌進艙內。兩名士兵在關閉艙門時被海浪打翻,一名士兵身受重傷。隨後艦上動員大批官兵,一面組織緊急排水,一面用木樑(這可不是普通的木頭,而是軍艦上專業用來搶險的損管木)撐住進水的艙門,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即使如此在巨大的浪壓作用下,艙門一邊還在繼續漏水,一邊不斷晃動,最後是由損管人員將艙門焊死才算解除了危機。

中華神盾艦遭遇海浪破門:052艦暴露出啥問題?

最近遭遇海浪侵襲的鄭州號驅逐艦,被海浪衝進船艙時的景象。

由於鄭州號屬於國產052C型導彈驅逐艦,北約稱為“旅洋Ⅱ”級,又因為該級艦的1號艦是蘭州號所以又稱作蘭州級。由於該級艦裝備了主動相控陣雷達以及採用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而被外界稱之為“中華神盾”驅逐艦。鄭州號是該級艦的第四艘,2011年6月下水,2013年12月才剛剛服役的新銳艦艇,此次出事故,更是引來一片質疑。其實我以為這實在有些小題大做了,因為出事故的艙室是在艦尾進行包括拖曳聲納、變深聲納、魚雷誘餌在內的各種水下拖體投放回收的操作區域,同時還是進行撇系、回收艦船停靠碼頭繫泊時用來固定的纜繩的工作區域,在軍艦上一般叫作繫纜區。這個區域本來就是開放式的“溼甲板”,也就是允許海水上浪的甲板,屬於非水密的工作區。

中華神盾艦遭遇海浪破門:052艦暴露出啥問題?

在海上航行時,溼甲板上浪是非常正常的。正因為如此,這個艙室的艙門也不是嚴格密封的水密門,在這裡的艙門更主要是為了減小雷達信號特徵,改善隱身性能而已。在這個工作區域,真正的老海軍根本不會理睬才剛剛深及腳踝的這麼點海水呢。再退一步,即使進水再多一些也不要緊,因為一方面艙室地板上有汙水井,積水會通過汙水井再經疏排水管路排向艙底水系統。另一方面艙室內的設備也都具有抗水淹功能,進點水根本不是問題。就是全艙灌滿水,甚至相鄰的艙室也都灌滿水,都不會危及軍艦安全,要知道保證相鄰兩艙同時進水不沉是軍艦抗沉性的最低標準。一句話,要是像視頻中這麼點進水,根本就不是什麼事。

中華神盾艦遭遇海浪破門:052艦暴露出啥問題?

當然,這個事故也反映出艦上官兵缺乏防護意識和遠洋航行經驗,一開始去關艙門的兩人連任何救生和防護裝具都沒穿戴,而且還是從艙門的活動軸一側去操作,要知道這樣的大浪,衝擊力每平方米能達到幾十噸,根本不是赤手空拳就能對付的。在大風大浪的情況下,關個艙門可絕非像在家裡關扇窗戶那麼簡單輕鬆。這隻能說明嚴重缺乏相應的遠洋操作經驗。軍艦上的安全操作規範條例並不是閉著門想出來的,而是通過不間斷的經驗教訓總結出的,要付出很多鮮血甚至是生命換來的。至少現在通過這個事件,大家都知道了,在惡劣海況下操作任何外部裝置都是危險的。今後再處理類似情況應該是嚴格按照損管要求、以存在潛在安全風險的態度,穿戴必要防護裝具,藉助必要安全設備謹慎操作。

另外,鄭州號艦尾這個艙門過於簡陋,固定扣件非常單薄,而且沒有緩衝機構,也確實存在安全隱患。應該設計成密閉門式樣,如果不是水密式,也至少是風雨密式,而這點在技術上也沒什麼難度,完全可以做到。事實上海軍也已經認識到這一問題,在更先進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上,同一部位已經是風雨密艙門,並有橡膠密封邊條,採用電動液壓輔助開關艙門。更關鍵的是艙門採取外開式設計,航行時只要關好艙門,即使有大浪,也不會被海浪衝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