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爱情果、西番莲

百香果,又叫爱情果,学名:西番莲,拉丁文名:Passiflora edulis Sims.。西番莲科、西番莲属草质藤本,茎具细条纹,无毛。叶纸质,中间裂片卵形,两侧裂片卵状长圆形,裂片边缘有内弯腺尖细锯齿,外面顶端具1角状附属器;内副花冠非褶状,顶端全缘或为不规则撕裂状,淡黄绿色;子房倒卵球形,扁棒状,柱头肾形。浆果卵球形,无毛,熟时紫色;种子多数,卵形。原产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现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果可生食或作蔬菜、饲料。果瓤多汁液,加入碳酸和糖,可制成芳香可口的饮料(碳酸饮料),也可以做成西番莲果派。入药具有兴奋、强壮之效。

百香果——爱情果、西番莲

植物形态

草质藤本,长约6米;茎具细条纹,无毛。叶纸质,长6-13厘米,宽8-13厘米,基部楔形或心形,掌状3深裂,中间裂片卵形,两侧裂片卵状长圆形,裂片边缘有内弯腺尖细锯齿,近裂片缺弯的基部有1-2个杯状小腺体,无毛。

聚伞花序退化仅存1花,与卷须对生;花芳香,直径约4厘米;花梗长4-4.5厘米;苞片绿色,宽卵形或菱形,长1-1.2厘米,边缘有不规则细锯齿;萼片5枚,外面绿色,内面绿白色,长2.5-3厘米,外面顶端具1角状附属器;花瓣5枚,与萼片等长;外副花冠裂片4-5轮,外2轮裂片丝状,约与花瓣近等长,基部淡绿色,中部紫色,顶部白色,内3轮裂片窄三角形,长约2毫米;内副花冠非褶状,顶端全缘或为不规则撕裂状,高约1-1.2毫米;花盘膜质,高约4毫米;雌雄蕊柄长1-1.2厘米;雄蕊5枚,花丝分离,基部合生,长5-6毫米,扁平;花药长圆形,长5-6毫米,淡黄绿色;子房倒卵球形,长约8毫米,被短柔毛;花柱3枚,扁棒状,柱头肾形。

浆果卵球形,直径3-4厘米,无毛,熟时紫色;种子多数,卵形,长5-6毫米。花期6月,果期11月。

百香果——爱情果、西番莲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80-1900米的山谷丛林中。植株寿命约20年,经济寿命一般8至10年。 果可生食或作蔬菜、饲料。入药具有兴奋、强壮之效。

地理分布

栽培于广西、广东、贵州、海南、福建、云南、台湾、越南、东南亚和美洲等[1],原产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在云南拥有大片人工酸角林套种百香果,大约有3000多亩,4个山头。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果可生食或作蔬菜、饲料。果瓤多汁液,加入重碳酸钙和糖,可制成芳香可口的饮料。种子榨油,可供食用和制皂、制油漆等。

百香果——爱情果、西番莲

百香果(4)

据科学预测,其果实含有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包括非常丰富的天然维生素C,每100克果汁中就含有维生素C 34.6毫克,还富含维生素A、B1、B2等,另外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氨基酸等物质及微量元素。可溶性固形物占5%-16%,总酸量为3.8%-4%,甜酸适中。营养价值很高,用它为原料,加工制成果汁、果露、果酱、果冻,风味独特。

果皮可作饲料和提取果胶,根、茎、叶均可入药,有消炎止痛、活血强身、滋阴补肾、降脂降压、消除疲劳、排毒养颜、增强免疫力等神奇保健作用。果实香气浓郁,甜酸可口,能生津止渴,提神醒脑,食用后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腺分泌,有助消化。

药用价值

入药具有兴奋、强壮之效。

其作用机理如下:

1、深度清理机理

百香果——爱情果、西番莲

超纤维能够深入肠胃的最细微部分,通过其活性基因吸收体内有害物质将其彻底排出,并可改善肠道内的菌群构成,起到保护肠胃不吸收有害物质的屏壁作用。百香果可抑制有害微生物在消化道的生长,二者结合对排除体内毒素、整肠健胃、改善机体的营养吸收功能具有显著作用,对结肠炎、肠胃炎、痔疮有特殊消除作用。

2、排毒养颜机理

净化机体,避免有害物质在体内沉积,进而达到改善皮肤、美化容颜的作用。

3、塑造体态机理

百香果——爱情果、西番莲

食用百香果可以增加胃部饱腹感,减少多余热量的摄入,还可以吸附胆固醇和胆汁之类有机分子,抑制人体对脂肪的吸收。因此,长期食用有利于改善人体营养吸收结构,降低体内脂肪,塑造健康优美体态。

4、促进新陈代谢

超纤维能够促进排泄,缓解便秘症状,清除黏附滞留在肠道的刺激物质,避免刺激肠道和被人体再吸收,从而减少结肠癌的患病率,超纤维还具有抗肿瘤活性。百香果中的VC参与胆固醇代谢,能降低胆固醇,净化血液。另外,百香果中富含的VC、胡萝卜素、SOD酶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起养颜抗衰老作用。

百香果适应性广、粗壮易长、无病虫害、抗热耐寒。喜欢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的环境,适宜种植于排灌条件良好的坡度较小的坡地或旱地,土壤越肥沃其挂果越多。

百香果——爱情果、西番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