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日本侵犯四顾无援,此国突然站出来说:别想吞并中国一寸土地

国与国之间,亲疏远近全看利益,有了一致利益,两国才能“称兄道弟”共同发展。

18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中国外交极为窘困的年代,由于满清长期施行闭关锁国,中国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几乎为零。没交流就意味着没朋友,所以,在那段时期,无论中国发出何种声音,都不会得到其他国家的响应和声援。

中国被日本侵犯四顾无援,此国突然站出来说:别想吞并中国一寸土地

中国像玩了一个单机版的游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娱自嗨。国门没被敲响之前倒也落得个清静自在。然而,当列强强行敲开中国的大门后,这一切就不再那么美好了。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他们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区域转移国内矛盾,亦或是掠夺资源。

能文化入侵的就文化入侵,文化入侵不了的,那就拳脚相见。美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从印第安人的手中抢夺了土地,建立了国家。当然,这期间其它国家也没有闲着,放眼亚洲,垂涎中国的一大波国家也正在蠢蠢欲动。

中国被日本侵犯四顾无援,此国突然站出来说:别想吞并中国一寸土地

1840年,大英帝国率先打响了鸦片战争的第一枪,也由此揭开了列强入侵中国的序幕。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次有法、俄等更多国家参与“分羹”。

两次鸦片战争消耗和赔损了中国大量钱财,也间接打开了满清朝廷固执的守旧思想。在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带领下,一场大规模学习西方先进理念的洋务运动浩浩荡荡的开始了。

中国被日本侵犯四顾无援,此国突然站出来说:别想吞并中国一寸土地

从无到有、到发展、再到有声有色。之后的近35年可以说是晚清最积极稳健的35年。甚至后来有不少学者给出假设,如果洋务运动再能和平发展20年,不说中国能多强,但至少和西方列强平等对话的资格肯定是有了。

然而,凡事就怕“然而”,中国与世界平等对话的机会终归没有成形。而打破这个美好设想的,就是我们的邻国日本。

俗话说,趁你病要你命。1894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率先完成了国内变革,随后他们做了一个赌注般的决定——拿起战刀屠向中国。

中国被日本侵犯四顾无援,此国突然站出来说:别想吞并中国一寸土地

日本赌赢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同时,也意味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最后一丝翻身的希望就此破灭,而日本迎来了数千年来首次凌驾于中国之上的契机。

之后的几十年,中国处处都有日本的影子。他们垂涎着中国,惦记着中国,并开始一步步渗入中国:占山东、割胶州,他们肆意并恶意地解读条约,犯下一桩又一桩侵占中国领土的事实。

面对日本的公然侵犯,中国曾发出无数呼声,然而环顾四周,各国始终不闻不问,全都处于观望状态。

中国被日本侵犯四顾无援,此国突然站出来说:别想吞并中国一寸土地

就在中国无助到近乎绝望的时候,美国突然站出来发声了,它在国联大会(联合国前身)上表示:日本休想侵吞中国一寸土地。

虽然美国此举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但不管怎么说,他阻止了日本侵占中国。在缺少正义的关键时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正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