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汲取信仰的力量 践行忠诚与担当

「红色家书」汲取信仰的力量 践行忠诚与担当

吉安组工微讯读《红色家书》专栏,今天分享来自峡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郭晶晶的心得体会,以及革命烈士黄竞西的事迹。

「红色家书」汲取信仰的力量 践行忠诚与担当

读后感


汲取信仰的力量 践行忠诚与担当

手捧《红色家书》细细品读,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内心充满了敬仰和感动。纸短情长,片言只语中饱含了革命先烈对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醇厚情感,抒发了内心爱党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拳拳之情,诵读每一封家书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催人奋进。


一封封红色家书,蕴含着革命先烈们矢志不渝的初心情怀。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正如李大钊在狱中自述:“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夏明翰在写给大姐的信中也说:“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黄竞西对他的爱妻说:“我革命志愿,虽海枯石烂也不变的。”峥嵘岁月,无数的革命先烈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革命初心,细细品来,是多么令人感动与钦佩,这也许就是革命先烈们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生动的诠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路上,唯有以先烈为标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倍加珍惜机遇、倍加珍惜舞台、倍加珍惜前途,以更高的要求、更优的作风、更好的作为,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进!


一封封红色家书,蕴含着革命先烈们催人奋进的信仰力量。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不畏生死、不惧艰险,为革命理想赴汤蹈火,而让他们义无反顾、前赴后继投身革命事业的,正是根植内心的坚定信仰。“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刘绍南被捕后,不为国民党高官厚禄所动容,面对残忍的酷刑折磨威武不屈,在狱中写下:“铡刀下,不变节……杀死我一个人,革命杀不绝”,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信仰与情怀;方志敏在书信中写到:“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丝毫动摇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的坚硬的。”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革命信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组织部门作为党的政治部门,对党忠诚是组工干部的精神标识。诵读红色家书,感受信仰的力量,就要把忠诚于党作为人生的信仰,烙入灵魂、融入血液。带头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四个服从”,永远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带头站稳政治立场,始终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头服务中心大局,以对党的忠诚选好忠诚于党的人。


一封封红色家书,蕴含着革命先烈们苟利社稷的使命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纸笺承情,一篇篇红色家书承载着负重前行的担当。吉鸿昌就义前写给妻子的遗书中,第一句话就是“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刘伯坚在狱中写给兄嫂:“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王孝锡在临死前呐喊:“自古英雄多患难,岂徒我今然”。这就是一代共产党人的担当。现在,虽然没有生与死的考验,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这种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这种为家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仍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缅怀先烈,传承精神,当代共产党员更要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重担。

步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组织工作要着力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引导和动员广大党员群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要围绕实现县委确定的战略目标,找准组织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认真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抓好队伍、用活人才。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提升组织工作质量,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一线掌握“活思想”“真问题”,不断提高谋划工作、制定政策、推进落实的质量。


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地传承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今天我们诵读《红色家书》,就是要在探寻革命先烈们的心路历程中,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从中获得奋进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

人 物

黄竞西

「红色家书」汲取信仰的力量 践行忠诚与担当

黄竞西(1897—1927),江苏江都人。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丹阳党组织创始人之一。1927年3月,参加周恩来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以商人身份作掩护,秘密运送武器弹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开始在上海大肆搜捕、残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由于叛徒出卖,6月26日黄竞西与陈延年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927年7月4日被害于上海枫林桥畔,时年30岁。

惟我们不能偕老,夫妻能偕老的有几呢?

——在狱中写给妻子的信

楚云爱妻:

□□二六被捕□命□竞,我与你诀别于二六大早。我觉得做革命的□早□□□□□□□□有何可惧!去年孙传芳时在法界被捕,我已料不能再生,哪知还可使我多活一年。在党方面说,多做一年工作;在我们夫妻方面说,多一年的爱情!想到这里,你也可自慰一下。惟今昔情形不同,我终觉得死于今,比死于昔使人们可觉悟中国是需要继续革命的,我之死也无余恨。惟我们不能偕老,夫妻能偕老的有几呢?一年、一月、数日的都有,我们已有了十年,也不算少了,宝儿也四岁了。你万勿以我而悲伤。你的体弱,千万要保重,抚养小儿长大读书,能继我志而努力才好。

楚妹!我心爱的情人,不能再和你会面了,会时难过又不如不会了。死是一件快乐事,尤其是为革命的。我在未死前,毫不畏惧,你们不要痛心。死者已矣,惟望生者努力,束之仇将来欲报。

你不要穿白衣,戴重孝,只要臂章黑纱志哀可也,尤不要迷信,请和尚,买纸箔,空费金钱于无益。我不能再几天一信一片的常通音信了。我虽死,我精神终萦绕于你的左右,只当未死好了。千万不要哭,你弄坏身体小儿无人照应,我反不放心。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依照我的遗言,一若我活在家中一样,那么我在地下也可瞑目了。最后祝你健康。

你的爱弟 竞西在上海

六.二九

供 稿:峡江县委组织部

「红色家书」汲取信仰的力量 践行忠诚与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