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解锁“家书”新技能:成为劝返红通人员的利器!

【编辑/王瑞文 统筹/陈威】2018年5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先进制造产业区管理办公室党工委书记、主任肖小鹏写的一封家书走红网络。据悉,家书中饱含了其对子女的教育,他要女儿谨记家风,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无独有偶,2017年7月,萧山区国家税务局青年党员干部孔昊的家书,也曾被展示在税务局大厅中,并在干部和群众中传阅开来。

大白新闻了解到,家书不仅能体现出官员们的家风、教育传承,关键时刻家书还是劝返红通人员的利器。比如原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干部周骥阳,其在外潜逃时,其父和妹妹就曾写信劝导,最终周骥阳被捉拿归案。

武汉一官员教育子女要清清白白

解锁“家书”新技能:成为劝返红通人员的利器!

肖小鹏

2018年5月30日晚,在武汉“头雁效应·家风力量”廉政家书分享会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先进制造产业区管理办公室党工委书记、主任肖小鹏的家书被朗读出来。据悉,这封家书曾经火爆朋友圈。

据了解,2017年,五四青年节这天,肖小鹏在办公室写下了一封给女儿的信。在信中,肖小鹏向女儿讲述了先辈故事和遗训。肖小鹏的祖父肖堂轩因参加革命壮烈牺牲,是一名革命烈士;父亲肖守之一生勤俭,并时常提醒后人不做越轨之事。

信中称,和平年代,不仅需要革命年代保家卫国的英勇之气,更需要抵御糖衣炮弹的一身浩然之气。肖小鹏的父亲就曾在遗嘱中说道“一生头脑清醒,忠于党和革命事业,苦心钻研,成绩显著,生活上更是崇尚节俭,安于清贫,规规矩矩,从不做越轨之事,非己之财分文不取,非己之物丝毫不动”。

父亲的话,肖小鹏时常咀嚼,这一劝诫他也写进了给女儿的信中。

他告诉女儿: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无论你将来生活怎样,事业发展怎样,一定记住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戒贪戒腐,切不可心生杂念”;做一个健健康康的人,“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如遇挫折,心胸要开阔,要淡然处之”;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记得人生不仅需要小确幸,也需要大情怀,要有所作为,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肖小鹏的女儿肖玉冰读完家书,备受感动。她回信给父亲,并写道:“感谢你们的言传身教,爸爸,您放心,我会一直把您给我的信留在身边,不忘为人初心,不忘祖辈遗志,不忘您的教诲”。

要规规矩矩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2017年7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国家税务局青年党员干部孔昊的两封家书被展示在税务局大厅中。在信中他这样写道:“立身处世,一定要规规矩矩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据了解,孔昊的父亲也是一个税务干部,孔昊说:在父亲的影响下,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坐标,并很快成长为单位里的业务骨干。这两封家书,是自己不同人生阶段的感悟。

此后,孔昊的家书迅速在国家税务局干部中传阅开来,并吸引了许多党员、民众驻足观看。前来观看的党员干部深受感动并说道:“教育效果非常好,例子生动,比宣传讲课都要来得实在”。

杭州市纪委工作人员对家书展览也表示肯定:“以孔昊为代表的一批作风正、家风严的优秀党员家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家风文化。”

据了解,这一活动紧密结合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精心设计的活动载体,让党员自觉的把自己摆进来。自2017年活动开展以来,杭州市下城区党员干部积极总结撰写家风家规家训,共整理出易学、易记、易行、易传的优秀家训1323条。

古语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国家的基石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纵观十九大以来的落马官员,有相当一部分都存在着家风不正的问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效的形势下,重视家风建设有利于带动党风和政风的转变。

潜逃9年的红通人员被家书劝返

解锁“家书”新技能:成为劝返红通人员的利器!

周骥阳被捕(中)

2017年12月1日,杭州市公安局将在潜逃9年的周骥阳捉拿归案。据了解,周骥阳逃走后,其父母和女儿背上了巨额债务,一家人也搬到了乡下。周骥阳的父亲称,他曾给儿子写过两封家书,并流传在网上。

2011年1月 周父写给周骥阳的信中写道:“永远都无法忘记2008年12月25日这个黑色的日子。当我们惊闻你失踪的消息时,犹如晴天霹雳,眼黑腿软,全家人在极度恐慌中抱头痛哭,静坐发呆,谁都无法相信这样的事实。”

周母也为周骥阳担心。周父说,“这老太婆,文化又不高,天天想、天天想的,就脑子想坏掉了。她这个病得比较厉害,老年痴呆症。”

据了解,周骥阳曾喜欢研究期货,但并没有通过炒期货赚到钱,反而因此负债累累。其甚至以高额利息的方式向父亲身边的同事骗钱。而周骥阳的家人,是在案发之后才从警方得知了他的所作所为。周骥阳欠下的债,最后只能由家人偿还。

在信里,周父描述了周骥阳逃走后,一家人被追债的心酸。他这样写道:一波又一波的讨债人来到了我们家,搬走了所有值钱的不值钱的东西,当满心凄凉的我们提着简单的行李,走出父亲花了多年心血而建造的房子时,你可知道我们三个人滴血的心吗?当我们被债主围困,彻夜不让睡觉还要遭受打耳光、辱骂、泼热水于脸的屈辱时,同在蓝天下的你有过一丝心灵的震颤吗?

据了解,周父是中学高级老师,面对儿子欠下的巨款,他只能拿出工资的一半去还,但这对于1亿的欠款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2016年2月,他在信中劝返儿子:“别的不说,就拿我们家替你还的巨款,就像一把无形的铁钳牢牢地夹住我们,根本动弹不得只好移至法院,结果是以房抵债,冻结工资,永远卑微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信里,周父还提到了周骥阳的儿子。他说,“过年了,按照风俗习惯,家人团聚,共祝多福。可是自从你走后,家里就没有贴过对联,放过鞭炮。你的孩子已经上了高中,不要让他永远生活在你的阴影里。现身吧,把握人生的机会和希望,走对今后的道路,我们还会在家里等着你。”

周父表示:哪怕是判刑也希望周骥阳能够活着,不管他判多少年,在牢狱里面能够生存也是好的。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黄风,曾阐述过家书在劝返红通人员中的作用。他表示:对外逃人员,不管他是逃到境外还是在国内逃匿,劝说他们自动投案,是我们所要做的工作,这一工作,实际上就是打心理战,就是要利用他走投无路、陷入困境。

甚至出现一些良心上的一些反悔,这种情况下,他的亲友,从亲情的角度去做一些工作、做一些劝说,在这个心理战当中是有一定分量的。【资料来源:长江日报、中国新闻网、新京报、央视新闻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