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走出來的地方“家鄉、故土”—帶你瞭解鄉土中國

我們走出來的地方“家鄉、故土”—帶你瞭解鄉土中國

本期為你解讀的是我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費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品《鄉土中國》。費孝通先生自己在書中說:“這本書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就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

從字面意思看,鄉土就是家鄉、故土,哺育我們成長的地方。那怎麼哺育呢?在以農耕作為傳統文明的中國,農民辛勤勞作,就是我們吃飽穿暖的基礎。因此,費孝通先生主要想研勺是農民和農村。他為什麼想要研究農民和農村呢?因為他認為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換句話說,中國許多的階層都是從農村分離出去的。那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農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為習慍和人際關係,以及農村社會具有的一些特色,就構成了許多階層,乃至中國社會的根基。

農民形成了哪些行為習慣,農村社會具有哪些特色,這些問題我們稍後都會做詳細地解讀。在先來再瞭解一下費孝通先生,他出生在清朝末年,一個極其重視教育的知識分子家庭,曾經是中國本土最早拿到社會人類學碩士學位的青年學者。

第一部分

我們就跟著費孝通先生的腳步,先從“鄉土"的形成與特色談起。很多時候,我們會用“鄉巴佬"“土老”之類的詞語,來嘲諷鄉下人,認為他們渾身土氣,又傻又落後。但在費孝通先生看來,我們認為鄉下人的“土氣",恰恰是他們依靠土地生存最好的證明。土地使他們得以養家餬口,繳納皇糧稅收,從最開始的一小塊土地,不斷地開墾,擴大自己的種植面積,等這塊土地上的人口飽和了,新生的一代,就扛著鋤頭出去,在周圍繼續開墾新的天地。

然而,令人驚奇的是,雖然土地面積在擴大,但他們的勞作模式,卻沒有發生絲毫地改變。我們甚至可以大膽假設:只要不發生天災人禍,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會老死在自己耕種的土地上。費孝通先生為我們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來佐證這個假設,他說他在靠近蒙古的某個村裡落考察時,曾經向一位研究語言的學者請教一個問題,生活在當地的農民們,他們說的語言有沒有受蒙古語的影響?、這位學者告訴他說:完全沒有任何影響,不僅如此,村子裡的姓氏也幾乎沒有發生過變化,就算是挨家挨戶查看家譜,來來回回幾百年,也只有這幾個姓氏。這些人一直在這裡生活,沒走出去過,也沒讓“外人"進來過,於是,中國幾千年來的農耕文明,被像這樣的數不清的鄉村和鄉民們穩定的延續下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這也並不難理解,土地是沒有辦法流動的,長在地裡的莊稼自然也動不了。那麼,對於這些完全依靠土地吃飯的農來說,沒有什麼比“當下的穩定"更重要。因此,''重複"就變成了中國真正的鄉土本色,日復一日的去重複自己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的生活模式,自給自足,安於現狀。費孝通先生給這種生活模式下構成的社會環境取了個名字,叫做“熟人的社會“。

想要形成熟人的社會,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首先,每個人都遵循著上一代的生活模式,打理好自家的幾畝薄田。當遇上需要人力的大型工作,比如灌溉或者秋收農忙的時候,大家就團結合作。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口也在逐漸增多,一塊同樣大小的土地所產出的糧食已經沒有辦法滿足更多人口的溫飽,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有人召集大夥去墾地,並按人口重新進行土地分配。這樣一來,新的小團體就形成了,構成小團體的這幾戶人家再繼續繁衍生息,慢慢的就變成了一個小村落。村落再壯大,就變成了一個鄉,而生活在這個鄉里的所有人,自然而然也就都認識。

過於熟悉的相處,使每個人對彼此都知根知底,那麼很多約定俗成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行為,也就隨之而來了。比如,做事不講法律,只講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和傳統禮儀;路上碰見了,不會先叫一下對方的名字,再問好,而是打個招呼就各忙各的;答應了別人要做什麼事情,也從不走簽字畫押立字據的流程,就單憑本心和互相的信任。中國有句古話叫“父債子還”,在這些鄉民們眼裡,我答應過的事,如果我沒辦法兌現,那我的後代就得替我兌現,別管兌現到第幾代,總之,只要答應了,我就一定信守諾言。

慢慢的,這些約定俗稱的行為也就逐漸變成了熟人社會的代名詞,因此,除了這些以外的其它事務,都對他們來說是無關緊要的,這其中就包括識字。在書裡,費孝通先生就講述了“文字下鄉",也就是由知識分子發起的掃盲運動的故事。發起這場運動的原因不難想象,具有新思想又心懷濟世蒼生志向的知識分子們,希望通過掃盲,來改變鄉下人的愚昧和無知。當然,在彼此互不瞭解的情況下,掃盲運動的結果也可想而知。“想當然"的方法去嘗試改變自認為的鄉下人的“愚"“傻",簡直是天方夜譚。

第二部分

瞭解了什麼是鄉土本色,費孝通先生又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在這樣一種鄉土氣息的基層社會里,除了我們之前提到的“所有人都”熟悉“之外,還會衍生出來怎樣的社會關係呢?答案就是“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並不是我們字面理解的階級差異的意思,費孝通先生在書中也沒有明確地給“差序格局"下一個定義,他認為這一種常見但又很複雜的社會關係,不是簡單的一個概念就能定義清楚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把這種社會關係分解成了四層問題:一個人的社會關係網是怎麼形成的,這種以個人為中心的關係網產生的特性是什麼,處在這種關係網中心的人,又具有怎樣的性格,以及如何保持這樣的關係網正常運轉。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層,一個人的社會關係網是如何形成的?每個人都不可能是與世隔絕的人,在我們的身上一定有各種各樣的標籤。比如,你是一個父親,但你也是一個兒子,你是一個丈夫,你也是一個長輩,這些身份標籤,便是你與人與社會的聯繫,但無論是哪種身份,你和所有人之間的聯繫,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然後再向外不斷的輻射,最後形成一個龐大的社會關係網。

那麼我們又是怎麼以自己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呢?這其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關係,那就是夫妻關係。一男一女,因為婚姻走到了一起,那麼在離婚還不流行的年代,他們就是彼此要陪伴到老也是互相最親近的人。結婚以後,關係開始向兩個方向進行輻射,一是進行傳宗接代,生養孩子,二是結識妻子或者丈夫家裡的各種親戚朋友。就這樣,在以自我為中心丟出來一塊石頭後,一圈圈波紋散開,一個大家族就誕生了,進而一個村落也誕生了,一張龐大的社會關係網,也就編織成了。

接下來,第二層的問題就出現了,以個人為中心的關係網產生的特性是什麼?答案是伸縮性極強。什麼意思?印面我們說到,以自己為中心產生的社會關係網中,既有直系親屬,比如父母、配偶、孩子,也有非直系親屬,比如妻子或丈夫的親戚朋友。那麼,這就使得關係網的伸縮性極強,它口以代表的是一個小家庭的概念比如三口一家,也可以代表的是一個大家庭的概念,比如四世同堂。而決定這個關係網大小的因素,在於關係網中那個核心人物的地位高低。

這一點也很好理解,如果有一位親戚是位高權重或者非富即貴的話,那我絞盡腦汁也得跟你扯上點關係,不管是遠近親疏,哪怕是連輩分都分不清前後,也要勇敢得撲上去。比如《紅樓夢》中的賈府,一個大觀園裡居然能住著各式各樣的親戚。林黛玉是賈寶玉的姑表妹,薛寶釵是賈寶玉的姨表姐,除了這兩位關係近些的親戚外,再向外延伸一些,還有薛寶釵的堂妹薛寶琴,邢夫人的侄女岫煙等等,也都藉著各種關係住進了大觀園裡。可是當賈府抄家沒落的時候,這些人便樹倒猢猻散,各自奔前程去了。不單單是在一個家族,一個村子裡也是如此。富有的人豕,越有群眾號召力,越是貧困的人家,就越人力單薄,就連婚喪嫁娶,來幫忙的鄰居都少得可憐。、這種以個人為中心的關係網,所產生的特',不僅是傳統的鄉土社會里有,即便是在今天的社會中,也很吊見。

我們繼續來看第三層的問題,生活在這種關係網中的人,又具有怎樣的特性?

這裡,我們可以從“大"到“小”兩方面來說,先說說大方面,整個鄉土社會里大多數人性格中的共性。孝通先生用宗教給我們舉了個例子。很多西方國家社會道德體系的形成來源是宗教,宗教教義告訴大家:眾生平等,神愛每一個人,神對每

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在神面前需要遵守的道德規範和約束都是一樣平等的,沒有誰有特權。但在中國鄉土社會卻不是這樣,中國鄉土社會講求的道德觀念是有差別的,這個差別就在於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來對人、對事進行評判的。比如,一個人犯了大錯,但如果他和我的關係非常親近,那麼我想盡辦法也要包庇他或者幫他瞞過去,但如果這個人和我幾乎沒有任何交集,那麼他一定會面臨最嚴酷的懲罰。西方人人平等的道德觀念在中國的鄉土社會毫不適用,中國的鄉土社會所遵守的道德規範缺乏普遍性,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來審時度勢,這也就能夠很好的解釋出,為什麼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反覆強調人脈的重要性,強調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

再說說小方面,夫妻關係在這種關係網中形成的特性。在傳統鄉土社會中有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夫婦之間的感情十分淡漠,甚至毫無感情可言。鄉土社會中的男女結合,感情不是放在第一位的,生育繁衍,壯大門楣,擴大人脈關係網才是首選,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直到今天還那麼喜歡說門當戶對的原因。夫妻在一起,就好像是合作伙伴,生育是這項合作最大的一個附加功能其次還有人脈拓展等等。合作的順利了,大家相安無事,合作不順利,拳腳相加一場也就好了。比起配偶,人們更願意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同性在一起,聊天說笑,談談家長裡短。而西方國家的家庭中,男女兩性間的情感才是建立一個家庭的首要條件,至於生育、人脈這些都是次要的選項。的中國青年男女對待感情過分的矜持,不願意過多的自我表達,隨著年齡增長,會越發沉默,人到中年後更是時常悶聲不語,這與西方國家男女之間表達愛情時的開放,形成極大的反差,這種特性,也是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所產生的。

最後一層問題,如何保持這樣的關係網正常運轉?想要在一個“熟人的社會"中保障關係網的正常運轉,靠西洋傳過來的法律是沒用的,最有用的辦法是依靠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費孝通先生為這種規矩和傳統起了個總結'的名稱,叫做“禮治秩序"。需要強調的“禮治"不同於人治個人或者極少數人掌握了所有的社會權力,進而再通過法律、軍事等手段來進行統制,再極端一點來看,接近於我們今天所說的獨裁統治一家獨大。而禮治則不然,簡單說,就是用禮數來管理日常的生活秩序,約束人們的行為。

為什麼這些約定俗成的傳統就這麼受推崇呢?因為,在村民們眼中,看似公平的去"其實一點幾也不公平。費孝通先生在某個村子裡考察時,就見到過這樣一件案子。一位農夫發現自己的妻子與其他男子有染,盛怒之下,他打傷了那個男子。按照當時現行的法律條文來說,農夫懷疑妻子出軌,但沒有詳實的證據,而且還打傷了人,這種行為是有罪的,而他的妻子和那位男子,沒有任何罪責。這樣一來,白白受了侮辱的人反倒是過錯方,而本來就做了壞事的敗類,卻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但如果按照村民們推崇的鄉土禮制來看,肯定是農夫沒錯,打折他們的腿也是應該的。所以說,“禮治"這個詞的落腳點是在“禮"字上,出軌了就該被打,品行不端,就該接受懲罰。我們今天常說的一個詞叫“合情合理"這個“理”是道理的理,但在鄉土社會中,它指的就是符合傳統道德約束的“禮”。維持禮治的的手段,不在於至高無上的法律,而僅僅在於自己的良心。

當然,這並不是說要完全去肯定“禮治"而忽視“法治"的重要性,費孝通先生解釋說,法治推行之所以不夠順暢,主要原因是當時的中國正處在鄉土社會的蛻變過程中:一方面,同時期的西方文化,不斷的被知識分子引進中國社會,而另一方面,傳統的鄉土社會延續“禮制"的習慣又過於根深蒂固,那時候的法律條文又恰恰是從西方國家直接借鑑而來的。知識分子都沒有足夠了解的“鄉土社會”,僅憑一腔要改革的熱血去推行這套生搬硬套得來的現行法,肯定是行不通的。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什麼是差序格局:費孝通先生在書中並沒有給差序格局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是,他將差序格局分為了四層,便於我們去理解。首先,傳統的婚姻模式,構建出了一個以個人為中心的關係網;其次,這層關係網的大小和輻射範圍,取決於關係網中核心人物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第三,這些處在關係網中的人,受傳統鄉土生活的影響,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作為評判一個人和一件事的標準,不僅如此,就連兩個人結合的婚姻,也只被當做擴大社會關係網的一種工具,最後,在鄉土社會中,想要維持關係網的正常運轉,是不能單純依靠法制的,禮制才是維持關係網正常運轉的關鍵所在。

第三部分

任何一種社會關係的運行,都需要有權力作為保障和維繫。即便是在傳統中國鄉土社會中也不例外,而且在不同的時期,需要不同的權力作為保障。我們剛才提到的“禮治”起到的更多的是約束作用。

那麼究竟是怎樣一種根深蒂固的權力一直維繫著鄉土社會,以及鄉土社會里的各種關係正常運轉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本期的第三部分,在鄉土社會的不斷髮展中,長期存在的四種權力分別是什麼?費孝通先生提出的這四種權力,分別是橫暴權力、同意權利、長老權利、時勢權力。與差序格局十分相似的是,他在書中也沒有給這四種權力下一個清晰的定義,但是,我們可以從他的論述中,來認識這四種權力究竟有什麼樣的含義。

首先是“橫暴權力",我們從字面上便能看出這種權力所具有的衝突性和激烈性。掌握這種權力的,一般是兩種人:要麼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比如皇上,要麼是戰爭中的勝利方。在一個做事情只講求傳統禮制和規矩的鄉土社會中,這種權力是最容易產生的。費孝通先生在另一部著作《皇權與紳權》中提到的“皇權"就是非常典型的橫暴權力。這是一項至高無上,且獨一無二的權力,有了這份權力,簡直是呼風喚雨,無所不能。越是在動盪的時期,橫暴權力的作用就越明顯,誰的實力最充足,誰就能掌握主動權。如果說,手握權力的人,是為了穩定大局,使國家走向更好的局面,那麼利用這份權力也無可厚非。如果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慾而濫用這種權力的話,那就會激化矛盾,造成更劇烈的社會動盪。

橫暴權力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費孝通先生為我們舉了一個例子:一位皇帝,雄才大略,很有抱負,他想要築城修河,開闢疆土。從個人角度來說,這應該可以算得上是政績,自己在任期間,想留下點光輝事蹟,而且從長遠看,這也是能造福子孫後代的。可遺憾的是,目前國家的財政實力跟不上皇上的雄心壯志,而皇上又利用手上的權力一意孤行,這樣一來,就民怨沸騰了。口種各樣的起義隨之爆發,打仗就要流血,一場戰爭下來,國家元氣大傷,於是就需要休養生息,恢復生產,經濟慢慢好轉還沒多久,新一任統治者又開始重蹈前任的覆轍,想要有點“政績",於是新一輪的橫暴權力開始了。費孝通先生想用這個例子來說明,農業性極強的鄉土社會,是一個逆來順受的社會,社會中的人們沒有什麼戰鬥力,也沒有什麼反抗精神,於是就這麼一代一代的延續,一代一代的逃避,不到真的活不下去的時候,是根本不會想到“揭竿而起"的。

第二種權力是“同意權力"。這是一種溫和的權力,它的產生和發展就和橫暴權力不同了,這種權力不需要國家的強制力作為實施的基礎,而是人們根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社會分工,所達成的一種共識。比如一些公共事務需要大家合力去完成,如果他人沒有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好,就會影響整件事務的發展,自己的利益也會受到影響,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和這位沒完成工作的人協商一下,但這種協商不是強制性實施的,而是談判。簡單來說就是,雙方可以通過協商在不破壞對方底線的基礎上達成最終的共識。

這種權力類似於我們今天說的公約,是雙方都必須遵守的,長期的社會生活經驗使他們堅信,只有在談判和妥協一定利益的基礎上達成這種社會契約,最終才能形成同意權力,並且讓這件公共事務在保障所有人權利的情況下,繼續發展下去。同意權力最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利益之爭。一件事情既然需要雙方協商,那麼大多數情況下它有兩種可能:要麼是一方覺得自己吃虧要麼是一方覺得分配不均。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同意權力出馬。、實放眼去看,無論是在鄉土社會還是在今天這個飛速發展的的社會“同意權力”的形式應該是受歡迎度更高的一種,畢竟“依法治國、依法辦事"是時代的主題,鄉土和現代的延續性在“同意權力"上體現出來了。

我們剛說的這兩種權力的適用和管理範圍都比較寬泛,一般針對的是整個國家的各個階層,而作為整個社會階層的最底層也是最基礎的一層,有一種權力是專門為鄉土社會量身定製的,這就是我們要提到的第三種權力,長老權力。

“長老"兩個字明確地表達出這項權力的持有者和使用者,也就是德高望重的長者。這個人不僅社會地位要顯著,生活閱歷也要豐富,見多識廣,走南闖北,積攢了一肚子的經驗。這樣,一旦村子裡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位“長者"單憑自己的世故圓滑,就能給出處理意見。也們的意見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著權威,久而久之,就和我們剛才提到的“熟人社會"里約定俗成的規矩一樣,只要以後發生此類的事宜,就按照“長者"說的這個標準來處理。

當然,“長者"們給予的這個標準,也不完全就是他們的個人經驗,他們會綜合比對流傳下來的鄉間習俗和傳統,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他們個人的主觀想法,就基本成型了。般來講,只要符合鄉土社會的基本傳統儀道德,就不會有很大的問題。至於懲罰措施,還是以批評教育為主,除非真是闖了滔天大禍,罪不可如在最後,費孝通先生還提到了一種不是很常見的權力,叫做“時勢權力"。我們在之前說到,對於生活在鄉土社會的村民們來說,土地是賴以生存的基礎,不再顛沛流離,力求安穩的生活才是最大的心。而時勢權力,恰好就是和遷徙有關。一般來說,鄉土社會中是極少會出現“遷徙"的,一旦出現,必然是社會發生了極大的變動,例如戰亂、洪水等等,這和橫暴權力產生的背景在某些地方有點近似。

比如在王朝更替時,必然會引發普通民眾內心的一些忐忑,只是連大字都不認識一籮筐的他們,又怎麼會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會如何?但是,如果在這種時候,有誰能跳出來穩定民心,誰就是真正的英雒,所以,中國有一句俗語叫做“時勢造就英雄"。嚨是去做沒人做過,沒人敢做的事,就嚨容易成為,一旦做成功了,就會引發全社會的追捧和熱潮,這個人在接受眾星捧月般的讚揚時,他手中掌握的,就是費孝通先生所說的時勢權力。但是對於鄉土中國來說,幾千年來,雖然王朝更迭,但和平年代總歸還是要多一些的,一個由幾百年連姓氏都沒變化的小村莊們組成的鄉土社會,是不需要也不喜歡出現太多的“亂世英雄"的,畢竟自給自足,壯大門楣才是他們願意延續的生活。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