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可能是最後一代“純正”出身於農村的人

90後,可能是最後一代“純正”出身於農村的人

1、兩本值得反覆閱讀的著作

費孝通,國內社會學研究的大師級人物,有兩本非常經典的著作《鄉土中國》、《江村經濟》,兩本書都成書與上世紀30-40年代。

我在2010年左右先後讀過這兩本書,被書中所寫的內容吸引,打算碩士期間要致力於鄉村振興、復興農村的研究。

很可惜,各種因素導致計劃破產。其實也是自己定力不夠。但對社會學一直抱有極大的興趣,根源還是費老的這兩本書。於是這兩天又翻開重新讀了一遍。時隔數年,又有一層新的感悟。

90後,可能是最後一代“純正”出身於農村的人

2、農村出身的孩子還有幾個願意回農村?

費老在兩本書裡講了兩個知識:還原中國農村真實面貌、認識農村裡的傳統道德。

1935年的農村,還是一個傳統社會形態,農村文化、理念、習俗、制度、經濟、婚喪嫁娶、親戚鄰里,內容無所不包。

作為一個出生於農村的人,書裡寫的就是我生我養我的農村啊。但是又作為一個6歲後就離開農村的人,我現在只能在印象裡回想起書裡面的場景,僅此而已。

而我兒時的那些玩伴,據我所知,長大後沒有一個回老家的,不管是務農還是工作,都至少去了縣城。雖然我和我的夥伴只是個例,但當個例出現的足夠多時,就成了大樣本。

所以,我們這一代,或許是最後一代“純正”的出身於農村的人。以後世代,人們提起農村,或許都是“知道”、“去過”、“玩過”、“瞭解”,而沒有真正的“生活過”。

90後,可能是最後一代“純正”出身於農村的人

3.祖輩流傳下的“農村信仰”正在流失

在爺爺奶奶還在世時,我每年都會回三四次老家看望他們,他們或許是最後一代純真生活在農村、老去在農村的人。

我的爺爺奶奶都出生在1920年代,都活了80多歲,他們的一生就是費老在寫作《江村經濟》和《鄉土中國》的時代。

從從1920年到今天,剛好100年的時間,農村社會,或許發生了“千年未有之變局”。變得不只是物質、科技,而是整個農村世界被徹底打亂。尤其是,農村社會里的信仰缺失。

以前的農村,甚至是幾千年以來的農村社會,都秉承一個觀念:我只要努力種田,土地就會給我相應的饋贈,這日子就一定會過好。


90後,可能是最後一代“純正”出身於農村的人

所以,當《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安站在村裡打麥場上對著一望無際的大山喊道“這苦日子啊,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但他再難過也沒有哭,而是振作起來,繼續在土地裡辛苦勞作,土地不負有心人,最終孫少平過上了他心中的好日子。

土地是農村人的根,農村人的信仰就是對“土地”的信仰。有地在,農村人就心裡有底。大不了我還能種地嘛,反正餓不死。

也正是因為如此,改革開放釋放了農村的活力,一雙雙勤勞的手,在土地上沒日沒夜地耕耘,土地也沒有辜負他們,給了他們以豐厚的物質饋贈。

可是,農民卻慢慢的迷茫了,慢慢變得沒有人願意去耕種土地了,而是希望通過土地交易、簡單買賣來創造財富。

沒有耕耘,就不會有收穫;不付出汗水,地裡,什麼也種不出來。這並不是金錢觀的問題,而是“信仰”的喪失。人們不再“相信”土地,轉而“利用”土地。

90後,可能是最後一代“純正”出身於農村的人

4、或許,以後再也沒有“農村”了

從人類出現以來,從部落的出現,部落裡的人集體狩獵,共同生存;後來人類開始定居,村落出現,就這樣傳承了數千年。

農村之所以能傳承的核心原因在於“流入大於流出”。一代代的年輕人願意作為新生力量,投入到農村社會中。但這一繁衍模式在我們這一代或許即將停止。

“部落-村落-農村”的人類社會演變路徑,或許將不再存在,而會轉變成一種“城鎮”社會。而城鎮社會的制度、文化和費老在書裡面所寫的這些內容或許會存在很大的不同。

傳統農村社會面臨的大變局,我們正在見證。但,說得再多,又有什麼用呢?因為我也沒有選擇回農村。或許,這才是真正應該感到悲嘆的地方。

90後,可能是最後一代“純正”出身於農村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