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浪潮下,中國鄉土社會進入3.0時代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裡談到,中國鄉村裡的人口似乎是附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不太有變動——這結論提出了鄉土社會的特性之一,我們以此認為中國鄉村裡以農為生者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


這常態何時會被打破?<strong>當時代浪潮來臨時,鄉村的底層經濟與差序格局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1992年開啟的改革開放是第一次大浪潮,鄉村的青壯年從黃土地裡起身,背上行囊去往鋼筋水泥鑄就的大城市,"打工"成為時下熱潮,婦老兒童留守,繼續操持農活,這是鄉村社會2.0版本;

1994年4月20日,另一個時代節點來到——這一天,中國通過一條64K國際專線全功能接入了互聯網世界,開啟了20年高歌猛進的網絡變遷。

這股浪潮行進蹤跡遍及整個中國,無分北上廣、三四線城市又或是十八線小縣城,全都沐浴在互聯網浪潮之下,包括我的家鄉,一座曾以自耕農經濟為支柱的閩南小城。

<strong>這裡發生的一切,正在述說著互聯網大浪下的中國鄉土社會3.0時代。


01

實體經濟遇冷,虛擬經濟崛起


對中國經濟的評判,正如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價,也有自己所認可的分類標準。

但當阿里巴巴誕生、當淘寶走進千家萬戶後,這個標準無形之中被統一了,它被分為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

我還記得,當我小時候常跟爸媽一起回老家時,會先到鎮上的商場裡買些蔬果蜜餞帶回家。那時的商場格外熱鬧,總是人頭攢動,商場裡叫賣的大喇叭總是和人們問價或交談的喧鬧聲音和在一塊,構成了日常生活裡最常見的煙火氣。

商場門面旁是一排服裝店,有7、8家左右,男裝女裝童裝乃至老人家穿的襖兒和褂兒都有,同樣是顧客盈門,一派繁榮景象。

只是現在,這番場景再難看見了。

<strong>流量呼嘯著席捲了幾乎所有熱潮,建立在潮流之上的是愈發堅固的虛擬經濟結構,移動4G、社交電商等新興概念崛起,實體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冷落。

最早開創先河的淘寶只是第一批電商客,省去門面店租與僱工成本的經營方式將商品價格下放,得到了眾人的一致擁躉。

隨後尋味趕來的京東、蘇寧等亦開始瓜分這塊巨大的市場蛋糕,競爭之下成本戰、生鮮經營模式的創新成為了各家電商平臺爭奪顧客的手段。

如果說淘寶、京東在城鎮鄉村還不夠風靡,那麼拼多多的橫空出世則是真正將電商購物吹到了下沉市場,覆蓋了無數的互聯網長尾人群。


互聯網浪潮下,中國鄉土社會進入3.0時代

電商席捲城鎮鄉村

家族群裡的聲聲震動、久未見面的老同學突然聯繫,往往都是為了拼單或幫點領券。


互聯網浪潮下,中國鄉土社會進入3.0時代

為了吸引我們看消息,表哥甚至還編了個段子發在家族群裡

天貓商店、四通一達和順豐相繼入駐鎮上,服裝店、鞋店則不斷消失。

曾經飽受歡迎的本地蛋糕連鎖店也倒閉了。大概因為許多人同嫂子一樣,習慣在網上買日用品時順便把麵包蛋糕也給買了吧。


互聯網浪潮下,中國鄉土社會進入3.0時代

曾經開在城鎮大街上的連鎖蛋糕店

哥哥也辭了食品廠的工作,一邊當著小鎮上的物流先鋒,一邊和村裡幾個朋友合夥,利用閩南地區的當地優勢開起了石製品衛浴網店。


互聯網浪潮下,中國鄉土社會進入3.0時代

線下物流店前面的空地偶爾會被哥哥用於儲存貨品

<strong>去年年底結算營收30萬,今年聽嫂子說營業額已經翻了3倍了。


02

注意力=流量=金錢,而內容就是武器


<strong>李嘉誠說:中國未來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在互聯網上賺錢的,一種是在互聯網上消費的。

怎麼賺錢?消費什麼?

一開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因為無論是虛擬經濟還是實體經濟,顧客消費的都是實打實的商品,而商戶也通過售出商品而獲得收益。

但在移動4G興起的背景下,事實不再是如此了。人們消費的東西開始由實物轉為了虛擬,它是信息,或者說:內容。

構成內容產業的是無數的內容產品:新聞時評、自媒體文章、短視頻、知識付費等等...移動4G的誕生催生了內容產業的崛起與風靡。

<strong>它們搶佔著用戶極為有限的注意力資源,鑄就了注意力經濟的基石。

在這種經濟狀態中,最重要的資源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貨幣資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大眾的注意力,只有大眾對某種產品"注意"了,才有可能成為消費者,為平臺傾瀉流量,甚至直接購買平臺上售賣的產品。

因此注意力經濟又被稱為"眼球經濟",而注意力也被等同於流量,流量則意味著潛在的廣告收益與產品收益,即金錢收入。

回家這幾天,我發現短視頻這一內容形式以其短平快的特點,已經全面超越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媒介,成為了鄉村人民最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兼之休閒方式。


互聯網浪潮下,中國鄉土社會進入3.0時代

56歲的伯母坐在沙發上看抖音

數據早已說明了一切。

根據QuestMobile《2019年短視頻行業半年洞察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短視頻用戶規模超過8.2億,同比增速超過32%,意味著<strong>10個移動互聯網用戶中7.2個就在使用短視頻APP。

短視頻形式的崛起也決定了我們中的許多人既是內容的消費者,又是內容的生產者。

曾經宅在村裡幹農活的中年人,有的也開始在短視頻平臺上直播起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反而收穫了城裡人的無數點贊。

賺取了一波流量不說,<strong>人生中首次獲得如此高的關注度,也讓他們覺得乏善可陳的生活中仍有那麼一絲趣味。(據採訪)


03

嬗變中亦懷堅守,鄉土精神猶在


<strong>覆巢之下,仍有完卵。

即便互聯網的風颳得再勁再猛,也總有吹不進的角落,那裡保存著中國鄉土社會代代傳承下來的秩序與禮俗,守護著一方鄉土精神。

隨著移動支付越來越便利,有時連路邊乞丐都配備著一個二維碼。

這種情況下,村裡再辦紅白喜事,用二維碼收取、用電子記錄的方式存儲信息,其實是再方便不過的了。

但在我的家鄉,這座閩南小鎮裡,卻依舊保留著線下收禮金、主人家親自用筆記錄的風俗。


互聯網浪潮下,中國鄉土社會進入3.0時代

家鄉的人們仍堅持線下收取禮金、記錄人名


這源於中國鄉村的禮與法。

在鄉村裡,有限的空間運轉著一個熟悉的社會,遵循著默認的法則,<strong>它與現世法律不同,它被更多人成為規矩。

規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是從心,家鄉的人們用這種方式守護著固有的風俗,在禮金交換間鞏固人情關係與鄉村秩序。

因此禮金收取現金,過年發紅包也只用現金,包進燙金的紅包裡,換來小孩們綻開的笑顏與一句甜甜的"謝謝"。

互聯網固然給家鄉帶來了無數改變,這些改變是恢弘的,大氣的,它重塑著故鄉的經濟結構,用時代之筆勾勒出高速發展的濃墨重彩;但它也有無法改變的地方,鄉土的一山一水,一蟲一鳥,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時一俗,一絲一縷,一飲一啜,仍在那裡,守望著鄉土精神,守望者中國鄉土社會的3.0時代,並等待著4.0的到來。

到那時,我依然會在過年之際回到我的故鄉,探索"變"與"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