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差点放弃的地方,今发现石油超两百亿吨,面积相当六个湖南


1849年,林则徐乘舟经湖南辰州,泛沅江,向长沙行来。目的是要会见相闻已久,却始终未曾谋面的左宗棠。一位是大清重臣,民族英雄;一位是未来中国历史舞台的风云人物。左宗棠颂林则徐这位65岁的前辈名臣为“天人”,林则徐对左宗棠这位37岁的布衣后生“诧为绝世奇才”。

两人是在夜里相见的,37岁的左宗棠行色匆匆、心情激动。林则徐一见到左宗棠,浑浊的眼睛变得清明起来,他知道能托付大事的人来了。林则徐把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地图都交给了左宗棠,并说道,“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左宗棠在心里暗暗立誓,绝不负重托!共同的理想抱负和旷世情怀,使他们像阔别多年的老友相逢,彻夜交谈。史称“湘江夜话纵论大势”。

1864年,中亚的安集延国大军入侵新疆,先是攻下了南疆八城,之后又占领了乌鲁木齐等地。一直虎视眈眈的俄国看到机会来临,也趁火打劫,出兵攻占了伊犁九城地区。新疆危矣!这个面积高达166万平方千米超过4个日本的新疆,很可能在我国版图上消失!与此同时,日本也开始派军队进攻台湾,这让大清朝面临着腹背受敌的情况。


与此同时,日本又开始侵扰我国台湾,这就意味着西北边疆和东南海疆同时告急,结果一场关于“海防”和“塞防”大辩论在清廷的朝堂里开展起来。既然是辩论,肯定少不了辩论双方: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派坚决主张放弃新疆和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派坚决主张收复新疆。李鸿章为认为:“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

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因为左宗棠的一再坚持,慈禧太后便派其出兵新疆,最终完成了收复新疆的伟业。李鸿章说新疆是“不毛之地”,真的是如此吗?显然不是。新疆的石油资源总储量208亿吨,矿产更是多达138种,可谓是中国的一块宝地。 左宗棠如果看到现在的新疆,想必可以理直气壮的反驳李鸿章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