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戏接地气 房县“精神扶贫”到村到户效果好

扶贫小戏接地气 房县“精神扶贫”到村到户效果好

“ 娘,桂香,我错了。听桂香一番话我羞愧难当,打动我七尺汉九曲柔肠;爹死后娘有病我生活无望,你嫁外村我更觉透心寒凉;多少次到你村把你远望,睡梦中唤桂香我热泪两行;你回村又燃起我一丝希望,盼望咱再牵手重续鸳鸯;精准扶贫你乘势上,养猪致富美名扬;我也想做生意脱贫致富,没经验被人骗本利赔光;怕你瞧不起啊!把爱心里藏;破罐破摔成这样,对不起桂香对不起娘,对不起书记把我帮。……”

台上,本地演员用方言说唱;台下,乡村观众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自5月9日起,房县文体新广局、县文化馆精心编排的两台扶贫小戏《欢喜冤家》和《特殊待遇》,已经在军店、城关、红塔等8个乡镇成功巡演15场,场场爆满。

扶贫小戏接地气 房县“精神扶贫”到村到户效果好

《欢喜冤家》讲述了贫困户李二广痛改前非和寡妇刘桂香共同发展养猪产业、齐奔小康的感人故事。《特殊待遇》主要讲述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郝强真情帮扶贫困户的故事。两部扶贫小戏非常接地气,时长均为半小时,均采用房县方言和郧剧唱腔表演,语言鲜活,内容通俗,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干部干、群众看”等现象,还以水到渠成的艺术方式引导人们激发斗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窑淮镇64岁的贫困户任传春看到动情处潸然泪下,她说自己对剧中的情景能够感同身受。好在女儿女婿在他们老两口的带动下,变得勤劳向上,现在一家人在脱贫致富路上,各尽其力,越过越好。

“我家是因病致贫,政府在教育、医疗、产业方面都给予了帮扶,看了小戏,最大的感受就是,任何时候遇到任何困难,都要用积极心态去对待,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早日脱贫。”杜川村贫困户赵大前说。

扶贫小戏接地气 房县“精神扶贫”到村到户效果好

野人谷镇杜川村第一书记况雄看过小戏后激动地说:“好看,生动,形象,非常有教育意义!希望多编排些节目,多进村演出,更好地感召群众,发挥文艺在脱贫攻坚中扶志、扶智的作用。”

红塔镇朱湾村书记朱斌云对小戏中的村书记印象深刻,他表示深受感动和教育:“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要在工作中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精神脱贫更要跟上!”

扶贫小戏接地气 房县“精神扶贫”到村到户效果好

2018年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针对部分贫困群众存在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房县今年初提出: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精神扶贫”到村到户,按照每村“九个一”文化扶贫措施,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进取意识,全面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形成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围绕“四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标准,加强文明新风培育,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扶贫小戏接地气 房县“精神扶贫”到村到户效果好

据房县文广新局局长刘世宏介绍,从下个月起,县文化馆将继续深入开展扶贫小戏全县巡演,为“精神扶贫”到村到户、全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