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5億沒感覺的劉永好之女:叛逆的乖乖女

作者 | 麥濛

來源 :第一人物 ID:dyrw888


對25億沒感覺的劉永好之女:叛逆的乖乖女

“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只要我能做最好的我自己,那麼就有交代了。”

——劉暢

站在高處卻看不清別人的表情與腳下的路,這種感覺太不真實。當聚光燈打在你的頭上,無數只話筒遞過來,你能否證明你就是你自己,而不是誰的女兒?

劉暢突然驚醒,手機上的時間果然是凌晨四點。從五年前,自己走上新希望六和聯席董事長的位置開始,記不清是第多少次在這個時間醒來。

不久前,參訪談節目《十三邀》時,許知遠問她:你二十歲賬面資產有25億,這什麼感覺?

那是2006年,胡潤女富豪榜首次發佈,年僅26歲的劉暢成了中國最年輕女富豪,當時身家25億元。這份籠罩在父親劉永好與新希望集團下的榮耀,讓她有點喘不過氣。

時間過去了12年,一個輪迴。劉暢回應:“我一點感覺沒有,因為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你用多少錢,跟你能夠支配多少錢那是兩回事。”

對面的許知遠尷尬地一笑,對於劉暢來說,有錢不是把資金都揣在兜裡,而她看重的是讓躺在賬面裡的錢賺更多錢。

劉暢的前半生,都陷於極力地證明自己與聽從父母安排的矛盾之中,直到成了母親之後,她心中的牴觸才開始變得柔軟。

從最開始的懊惱牴觸,到妥協,再到理解與接受,劉暢終於明白,不管怎麼折騰,都抹不去父母的痕跡。

對25億沒感覺的劉永好之女:叛逆的乖乖女

我就是我自己

“你唯一成功的可能性就是你有一個我這樣的爸爸。”劉暢滿是少女心地憧憬著成為歌手的一天時,父親劉永好拉斷了這根線。

1982年,劉暢僅兩歲,劉永好則開始養鵪鶉和小雞。這個東拼西湊以1500元起步的項目,後來成了中國最大的飼料生產企業和農牧企業。

這個後來劉暢極力想要擺脫的光環,從一開始就在陪著她一起成長。小時候,父母一邊泡腳一邊討論企業的事情,甚至想出了很多的廣告方案。

可劉暢不想站在父母的身後,她想要證明自己是劉暢,而不是劉永好的女兒。

14歲的時候,她想做社交名媛。她在複印店挑了有花有草的名片紙,印上自己的信息,像個大人一樣一邊跟人家交流一邊發名片,希望大家記住她。

初中時,她證明自己的方法是自己賺錢。於是在熄燈後的宿舍樓,推銷起了化妝品。

小時候的對抗方式,不過如此而已。實際上這種對抗,又與王思聰與父親的對抗並無區別。你在你的領域裡很牛逼,我偏偏要開闢出一條新路。

年輕時的那種叛逆,不願意讓自己活在家人的光環下,卻反而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去證明自己。

但對於劉暢來說,當她跳著雙腳證明自己的時候,那些並不是父母心中想要的自己。而她,也終究不是一個完全叛逆的人。

對25億沒感覺的劉永好之女:叛逆的乖乖女

叛逆與內疚

越是想要掙扎,卻越無法脫離。美國留學,是劉暢的另一次自我矛盾。

初中一畢業,她就被送往美國留學。一開始願意去的原因很簡單,比起成都,美國有更多的商場與更多漂亮的裙子。

她只是一個小女生,與我們每個人曾經的憧憬並無不同。

但遠在他鄉與寄人籬下的孤獨,讓她無數次地想要回來。遭遇拒絕後,她經歷過一段頹廢的時期,染成黃頭髮、白頭髮,不斷地表達不一樣的自己。

她想念成都的春熙路,也想念火鍋。折騰了幾年後,父母終於答應她回國。但只能在北京、上海兩地選擇。

她選了北京,拖著箱子坐出租去學校的時候,劉暢鬱悶的心情遇上不愛搭話的出租車司機,於是化學反應讓她炸了。

到達目的地,她扔給司機一百塊錢,氣勢洶洶地說到:“師傅你可以不喜歡我,但你不用罵我。”

“你看看,別人留學就能滿載而歸,你卻混不下去。”這種別人家的孩子出現在父母的口中的情況,我們都見過。來自父母的不認可,反而讓她對整個世界都很敏感。

“我以前一直特別內疚,覺得我自己放棄了家裡給你創造這麼好的機會回來”劉暢骨子裡並不是一個叛逆的人,她的叛逆,是在父母給出的選擇之下的叛逆。

為了證明在北京是能混下去的,她開始主動進入北京的生活。後來又在父親朋友開的廣告公司工作,最後在父親的安排下回了成都。

雖然2006年,劉暢因為“最年輕女富豪”的名號,在江湖打響。但劉永好有近十年的時間未讓她接觸媒體。

外界稱她“被父親雪藏了十年”,她也曾以“李天媚”的名字隱瞞身份,進入成立不久的新希望乳業擔任辦公室主任。

集團公主隱藏身份進入企業,孟晚舟也有過。但比起孟晚舟在華為混的風生水起,劉暢更像身邊的普通人,那種急於證明自己,卻又懊惱把事情弄砸的自己。

對25億沒感覺的劉永好之女:叛逆的乖乖女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劉暢把事情搞砸了,一切都是因為太心急。

2002年起,新希望乳業在一兩年內收購了11家企業,在新希望乳業廣告滿天飛的時候,被收購企業的重組卻耽擱了進程。

走得太快的營銷浪費了錢,而此時負責品牌的正是劉暢。為了調整,她去春熙路開了個小店,賣起了飾品,整天跟人討價還價。

貪玩的公主最終還是要回家的。當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其他人聊的是家事國事天下事,而劉暢只能開心地聊著自己生意很好又收入一萬塊錢。

家庭的光環,始終不能割捨。之所以折騰著想要去切斷,那是因為回過頭,依然有父母在身後挺自己。

2011年,當劉永好首次把劉暢帶到媒體面前時,她看上去是一個害羞內向的鄰家女孩。在父親面前,她始終放不開。

兩年後,當她獨自走向新希望集團聯合董事的位置時,所有的聚光燈都打在她的身上,她沒辦法任性了。

劉暢的前半生,都在上躥下跳地證明自己,當真正走到臺前時,她才發現自己多麼沒有安全感。

“心裡會不踏實,而且真的是每天早上四點鐘,就自己想事情想醒。”劉暢不斷地懷疑自己,她覺得這些成功是因為背景,而不像其他人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

陳春花是華南理工大學的教授,曾在非典期間幫助六合集團一戰成名。顯然,這是請了一個鎮場的人。

劉暢也把陳春花看成一劑定心劑:“我比較年輕,不是學農業和食品出身的。一站在別人面前,底氣是不一樣的。陳老師退一步的時候我戰戰兢兢。”

說到底,不管她認為自己有多強大,卻始終還是個孩子。

這種強大的依賴感,與她的要強分不開。直到自己成了母親,她內心開始變得柔軟:“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只要我能做最好的我自己,那麼就有交代了。”

對25億沒感覺的劉永好之女:叛逆的乖乖女

走出心魔

中國的二代人物已經到了批量上崗的時候,劉暢、楊惠妍的低調,王思聰的高調,柳青的堅決。

他們感受到的是來自整個社會的關注。前段時間,海鑫鋼鐵破產,鋼鐵豪門富二代30億元債務纏身的消息令人唏噓。

而其他人,則難以掩蓋上一輩人的光環。

帶狗上私人飛機的王思聰,關注電競,當著娛樂圈“紀檢委”;18歲以前還坐著經濟艙的劉暢,也喜歡個性、獨特的人生。

她對成都的每一條街道都很熟悉,她騎著自行車吃過很多的地方。她與青年電影導演結婚,甚至佩服對方的心態:很自在,而且沒有目的。

也許那就是她希望的另一個自己,體現著自己的文藝範與對自由的嚮往。

“你會投資他拍電影嗎?”

“我不會去投資拍電影的,雖然我很喜歡電影,但這個貌似不是一個好生意。”

如今的劉暢,早已從一個生意人的角度去看問題,少了年輕時候的稜角。2016年,陳春花離開新希望集團後,她得真正自己走向臺前。

2017年,新希望集團全年銷售超過千億,同比增長16%。對於劉暢來說,也許是終於交出了一份好的成績單。

2011年,外界對劉暢的看法是:一個很內向、文靜的女孩兒。2018年,當她在節目中侃侃而談時,很多人都以為是成長讓她變化。

實際上,她從來都不內向。只是那些光輝困擾著她,她走不出的,是自己的心魔。

當那個孩子,成為媽媽,她才學會用更柔軟的眼神,正視她所處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