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5亿没感觉的刘永好之女:叛逆的乖乖女

作者 | 麦濛

来源 :第一人物 ID:dyrw888


对25亿没感觉的刘永好之女:叛逆的乖乖女

“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只要我能做最好的我自己,那么就有交代了。”

——刘畅

站在高处却看不清别人的表情与脚下的路,这种感觉太不真实。当聚光灯打在你的头上,无数只话筒递过来,你能否证明你就是你自己,而不是谁的女儿?

刘畅突然惊醒,手机上的时间果然是凌晨四点。从五年前,自己走上新希望六和联席董事长的位置开始,记不清是第多少次在这个时间醒来。

不久前,参访谈节目《十三邀》时,许知远问她:你二十岁账面资产有25亿,这什么感觉?

那是2006年,胡润女富豪榜首次发布,年仅26岁的刘畅成了中国最年轻女富豪,当时身家25亿元。这份笼罩在父亲刘永好与新希望集团下的荣耀,让她有点喘不过气。

时间过去了12年,一个轮回。刘畅回应:“我一点感觉没有,因为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你用多少钱,跟你能够支配多少钱那是两回事。”

对面的许知远尴尬地一笑,对于刘畅来说,有钱不是把资金都揣在兜里,而她看重的是让躺在账面里的钱赚更多钱。

刘畅的前半生,都陷于极力地证明自己与听从父母安排的矛盾之中,直到成了母亲之后,她心中的抵触才开始变得柔软。

从最开始的懊恼抵触,到妥协,再到理解与接受,刘畅终于明白,不管怎么折腾,都抹不去父母的痕迹。

对25亿没感觉的刘永好之女:叛逆的乖乖女

我就是我自己

“你唯一成功的可能性就是你有一个我这样的爸爸。”刘畅满是少女心地憧憬着成为歌手的一天时,父亲刘永好拉断了这根线。

1982年,刘畅仅两岁,刘永好则开始养鹌鹑和小鸡。这个东拼西凑以1500元起步的项目,后来成了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和农牧企业。

这个后来刘畅极力想要摆脱的光环,从一开始就在陪着她一起成长。小时候,父母一边泡脚一边讨论企业的事情,甚至想出了很多的广告方案。

可刘畅不想站在父母的身后,她想要证明自己是刘畅,而不是刘永好的女儿。

14岁的时候,她想做社交名媛。她在复印店挑了有花有草的名片纸,印上自己的信息,像个大人一样一边跟人家交流一边发名片,希望大家记住她。

初中时,她证明自己的方法是自己赚钱。于是在熄灯后的宿舍楼,推销起了化妆品。

小时候的对抗方式,不过如此而已。实际上这种对抗,又与王思聪与父亲的对抗并无区别。你在你的领域里很牛逼,我偏偏要开辟出一条新路。

年轻时的那种叛逆,不愿意让自己活在家人的光环下,却反而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证明自己。

但对于刘畅来说,当她跳着双脚证明自己的时候,那些并不是父母心中想要的自己。而她,也终究不是一个完全叛逆的人。

对25亿没感觉的刘永好之女:叛逆的乖乖女

叛逆与内疚

越是想要挣扎,却越无法脱离。美国留学,是刘畅的另一次自我矛盾。

初中一毕业,她就被送往美国留学。一开始愿意去的原因很简单,比起成都,美国有更多的商场与更多漂亮的裙子。

她只是一个小女生,与我们每个人曾经的憧憬并无不同。

但远在他乡与寄人篱下的孤独,让她无数次地想要回来。遭遇拒绝后,她经历过一段颓废的时期,染成黄头发、白头发,不断地表达不一样的自己。

她想念成都的春熙路,也想念火锅。折腾了几年后,父母终于答应她回国。但只能在北京、上海两地选择。

她选了北京,拖着箱子坐出租去学校的时候,刘畅郁闷的心情遇上不爱搭话的出租车司机,于是化学反应让她炸了。

到达目的地,她扔给司机一百块钱,气势汹汹地说到:“师傅你可以不喜欢我,但你不用骂我。”

“你看看,别人留学就能满载而归,你却混不下去。”这种别人家的孩子出现在父母的口中的情况,我们都见过。来自父母的不认可,反而让她对整个世界都很敏感。

“我以前一直特别内疚,觉得我自己放弃了家里给你创造这么好的机会回来”刘畅骨子里并不是一个叛逆的人,她的叛逆,是在父母给出的选择之下的叛逆。

为了证明在北京是能混下去的,她开始主动进入北京的生活。后来又在父亲朋友开的广告公司工作,最后在父亲的安排下回了成都。

虽然2006年,刘畅因为“最年轻女富豪”的名号,在江湖打响。但刘永好有近十年的时间未让她接触媒体。

外界称她“被父亲雪藏了十年”,她也曾以“李天媚”的名字隐瞒身份,进入成立不久的新希望乳业担任办公室主任。

集团公主隐藏身份进入企业,孟晚舟也有过。但比起孟晚舟在华为混的风生水起,刘畅更像身边的普通人,那种急于证明自己,却又懊恼把事情弄砸的自己。

对25亿没感觉的刘永好之女:叛逆的乖乖女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刘畅把事情搞砸了,一切都是因为太心急。

2002年起,新希望乳业在一两年内收购了11家企业,在新希望乳业广告满天飞的时候,被收购企业的重组却耽搁了进程。

走得太快的营销浪费了钱,而此时负责品牌的正是刘畅。为了调整,她去春熙路开了个小店,卖起了饰品,整天跟人讨价还价。

贪玩的公主最终还是要回家的。当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其他人聊的是家事国事天下事,而刘畅只能开心地聊着自己生意很好又收入一万块钱。

家庭的光环,始终不能割舍。之所以折腾着想要去切断,那是因为回过头,依然有父母在身后挺自己。

2011年,当刘永好首次把刘畅带到媒体面前时,她看上去是一个害羞内向的邻家女孩。在父亲面前,她始终放不开。

两年后,当她独自走向新希望集团联合董事的位置时,所有的聚光灯都打在她的身上,她没办法任性了。

刘畅的前半生,都在上蹿下跳地证明自己,当真正走到台前时,她才发现自己多么没有安全感。

“心里会不踏实,而且真的是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自己想事情想醒。”刘畅不断地怀疑自己,她觉得这些成功是因为背景,而不像其他人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

陈春花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曾在非典期间帮助六合集团一战成名。显然,这是请了一个镇场的人。

刘畅也把陈春花看成一剂定心剂:“我比较年轻,不是学农业和食品出身的。一站在别人面前,底气是不一样的。陈老师退一步的时候我战战兢兢。”

说到底,不管她认为自己有多强大,却始终还是个孩子。

这种强大的依赖感,与她的要强分不开。直到自己成了母亲,她内心开始变得柔软:“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只要我能做最好的我自己,那么就有交代了。”

对25亿没感觉的刘永好之女:叛逆的乖乖女

走出心魔

中国的二代人物已经到了批量上岗的时候,刘畅、杨惠妍的低调,王思聪的高调,柳青的坚决。

他们感受到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的关注。前段时间,海鑫钢铁破产,钢铁豪门富二代30亿元债务缠身的消息令人唏嘘。

而其他人,则难以掩盖上一辈人的光环。

带狗上私人飞机的王思聪,关注电竞,当着娱乐圈“纪检委”;18岁以前还坐着经济舱的刘畅,也喜欢个性、独特的人生。

她对成都的每一条街道都很熟悉,她骑着自行车吃过很多的地方。她与青年电影导演结婚,甚至佩服对方的心态:很自在,而且没有目的。

也许那就是她希望的另一个自己,体现着自己的文艺范与对自由的向往。

“你会投资他拍电影吗?”

“我不会去投资拍电影的,虽然我很喜欢电影,但这个貌似不是一个好生意。”

如今的刘畅,早已从一个生意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少了年轻时候的棱角。2016年,陈春花离开新希望集团后,她得真正自己走向台前。

2017年,新希望集团全年销售超过千亿,同比增长16%。对于刘畅来说,也许是终于交出了一份好的成绩单。

2011年,外界对刘畅的看法是:一个很内向、文静的女孩儿。2018年,当她在节目中侃侃而谈时,很多人都以为是成长让她变化。

实际上,她从来都不内向。只是那些光辉困扰着她,她走不出的,是自己的心魔。

当那个孩子,成为妈妈,她才学会用更柔软的眼神,正视她所处的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