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马谡是诸葛亮得意学生,但是诸葛亮为何要斩马谡呢?

三国里,诸葛亮想必早已家喻户晓,但是马谡呢?如果你有看三国电视剧或者书籍,你会发现,马谡的出镜率还是较高的~

著名的“七擒七纵”其实就是马谡提议诸葛亮这么做的,因此才能顺利拿下南中。

三国里,马谡是诸葛亮得意学生,但是诸葛亮为何要斩马谡呢?

马谡

但这并不是说没有马谡,诸葛亮就想不到如此妙计。诸葛亮一生从来都是自己拿主意,而唯一一次采纳他人建议的,只有这一次。要知道,马谡年纪轻轻时就能和诸葛亮想到一块,这已经足以看出马谡的能力了!

三国里,马谡是诸葛亮得意学生,但是诸葛亮为何要斩马谡呢?

马谡

那么既然马谡这么有才能,又是诸葛亮的得意学生,为何会有“挥泪斩马谡”的事呢?

其实这是因为诸葛亮北伐之时,轻易攻下了、天水、安定三郡,然而最难攻下的是街亭。

在之后工作部署会上,诸葛亮力排众议,派遣他从未独当一面的得意门生马谡出任先锋,率领两万人的部队镇守街亭。

三国里,马谡是诸葛亮得意学生,但是诸葛亮为何要斩马谡呢?

诸葛亮

魏明帝曹睿得知蜀汉来伐后,派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老将张颌总督各路军马五万人去街亭收拾马谡。

三国里,马谡是诸葛亮得意学生,但是诸葛亮为何要斩马谡呢?

张郃

根据史书记载,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他并没有据城坚守而是将部队驻扎在山上。

《三国志·卷十七·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於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三国志·卷四十三·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

根据以上记载,我们都知道最终结果了:

马谡仗恃南山的地势,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马谡的士兵败逃四散。诸葛亮进军没有落脚据点,只得攻取西县百姓一千多家回到汉中。

马谡因此获罪入狱,判处死刑,诸葛亮流泪将他斩首,马谡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而斩马谡之前左右官员纷纷劝阻道:“现在天下尚未平定,正是用人之际,杀了马谡,岂不可惜?再说,他与您又有多年之交,就饶了他这一回吧!”

三国里,马谡是诸葛亮得意学生,但是诸葛亮为何要斩马谡呢?

挥泪斩马谡

可诸葛亮却斩钉截铁地说:“过去孙武之所以能打胜仗,就因为他赏罚严明。现在,战争刚刚开始,如果我们不严明法纪,不以法治军,怎么能消灭敌人,统一全国呢?”终于挥泪处斩了马谡。

三国里,马谡是诸葛亮得意学生,但是诸葛亮为何要斩马谡呢?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回到帐中,诸葛亮向蜀帝刘禅奏表,检讨自己在街亭战役中,用人不当,致使战斗失败的错误,请求给自己降职三级的处分。

三国里,马谡是诸葛亮得意学生,但是诸葛亮为何要斩马谡呢?

刘禅、诸葛亮

为了尊重法令,刘禅同意把他降为右将军,仍负责丞相工作。

后来,诸葛亮又把自己的过失,公布于众,以警戒大家。

正是:

用人不当责己过,

千秋万代树楷模;

官吏若能皆责己,

国富兵强民安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