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下崗工人生活難還是農民生活難?

藍天機械

只能說都不好過,但是世界上又有多少人生活是比較容易的呢?沒有每天的工作付出,那麼你去玩的話其實也就沒有了樂趣,我們都不好過,但是我們要努力。

有人說下崗工人好一點,但是這些人沒有工作,沒有工資,一家人吃飯都是問題,又要怎樣生存下去呢?現在下崗工人相對於剛開始國企改革的時候少了很多,以前下崗工人是真的很多,我現在就在農村搞養殖種植,旁邊就是一個下崗工人搞得養殖場,養殖蚯蚓的,二十年前就下崗了,剛開始去新疆打工,把腿弄折了,現在就是瘸子,而且已經五十多歲了,還弄了一個養殖場,幾十畝地的蚯蚓,一個月能賺兩三萬。所以說要想日子過得好,還是要靠自己。

那農民的日子也不好過,現在很多農村人都出去打工了,但是一個月三四千,在如今這個社會隨便吃一頓飯就是幾百,幾千塊的工資,一家人的生活費恨得都很難啊,在家種地呢?能吃飽飯,但是每天累死累活的幹,天晴下雨都要幹,面朝黃土背朝天。有一些六七十歲了還在種田種地,就是為了一口吃的。這樣的日子有誰想過的嗎?

要想日子過得好,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不要再讓自己的下一代過著跟自己一樣的日子。都好好奮鬥努力吧。


張家界小伍

下崗工人難,下崗工人最可憐,就像是一隻孤雁,迎著風,冒著雨,什麼困難,都得自扛,上有老下有小,今夜失眠,想明天怎樣的生存。


其實,下崗工人就是苦菜花,清貧的生活,迷失和迷茫。真是一種壓力。承受多少生活上的壓力。相對比較,農民雖靠天吃飯,可是國家越來越重視,減免稅費,增加補貼,農民還是好些!


伊春美食美客

下崗工人和農民都不容易,但想比較起來,下崗工人要難。


在國企改革的20多年裡,下崗成了國企工人失業的代名詞。國企的每一次變化無不牽動著無數工人的心。

工人是真正的無產者,他們不佔有任何生產資料,在企業為全民所有制時期,完全依靠自己的的勞動力去掙錢養家餬口。國企改革前,鞍鋼,鐵西都是人們熟知的老工業國企,他們為新中國的建設付出過努力和貢獻。

國企改革後,為響應國家號召,為了國企能更好的發展,工人們舍小家為大家,含淚離開了為之奮鬥,奉獻青春的企業。

下崗後的生活非常艱苦,帶著年齡偏大的身體,在就業市場到處奔波,為了能過下去,選擇工資低的工作,即使這樣也不能帶來一份穩定的收入。經常會沒錢交保險,為了家裡的孩子能過的好些,省吃儉用,自己連保險都不交,連退休後的最後一點保障都捨棄了。因為下崗,夫妻離婚,夫妻長期分居,看不起病,這些東西現在說起來都讓人心酸。


農民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在物價上漲的背後,農藥,化肥價格上漲,但國家對收購糧食和其它東西的定價,使得農民也在負重前行。但相比於一無所有的下崗工人來說,至少他們還有土地。

工人,農民都是我們最重要的兩個階層,為他們現在過的如此艱苦,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不一樣的思考

現在下崗工人生活難還是農民生活難?

我的爸爸曾經就是下崗工人,雖然我家現在早已不種地了,但是也曾經做過多年的農民,小時候我農活也沒少幹,如今是在工廠裡上班,下崗工人的生活我體驗過,農民的生活我也體驗過,就我個人有限的閱歷來看,要在以前雖然下崗工人和農民生活都不容易!但下崗工人再就業挺難的,下崗工人比農民日子過得要難一些!但是如果是現在下崗再就業要容易一些,工人的生活水平比大多數的農民還是要好一點,未來會怎麼樣不好說!


以前工人下了崗可能連吃飯都成問題,但農民會出現這種困境的可能性要小!

工人下了崗如果不能重新找到工作就失去了收入來源,城市裡許多東西無法自給自足,必須通過貨幣購買,而且有些生活必需品比鄉村要貴!工人下了崗如果不能很快得再就業,家裡連吃飯都可能成問題!農民畢竟自己還有土地能生產糧食,餓肚子的風險小得多!

我老爸是九十年代初下崗的,當時如果不是我們家想辦法多弄來幾畝田地種種,肯定是要餓肚子的,當時我們老家的親戚基本都是務農為主,他們的生活條件比我們要好。


如今早已沒有什麼鐵飯碗,也沒有一成不變的職業,難於不難除了看社會經濟形勢,更要看個人!

如今像原來計劃經濟時代那樣【鐵飯碗】狀態的工人已經是稀有品種了,也是高危品種,需要換工作會短暫失業可能才是常態,相對而言如今工業收入比農業收入還是要高很多,一個工人下了崗只要自己願意還是能很快找到工作的,靠已有的積蓄只要及時找到了新的工作,工人的生活水平比農民普遍還是要好一點的!相對來說如今願意做工人的肯定比願意做農民的多。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現在農民也需要轉型,做傳統的農民只有死路一條,畢竟現在人的需求並不僅僅限於解決溫飽而已,要做也需要做新農民,想辦法通過提高附加值來提高收入,如今農民能種的經濟作物五花八門,互聯網時代來臨減少了中間環節也有利於附加值的提高,也更容易形成規模效應,如果你有過人的能力就是做農民也未必比其他行業差!


心安理得君

雖然農民生活困難,但下崗工人生活比農民更困難!

農民的困難。

農民再困難但是有房子,有土地,可以種糧食和瓜果蔬菜。吃飯溫飽問題,能夠解決。

農民最缺的就是錢,由於化肥,農藥,種子等生產資料成本高,糧食價格低。種一畝地的糧食收入,如果退去成本和人工費,也就是幾百元。如果單靠糧食收入,那全家人的正常開支就會被困死。所認只得外出打工出苦力掙錢。辛苦苦一年就掙幾萬元,除去孩子的學雜費和人情世事開支,所剩無幾。

農村人就怕有病,因病致貧,因病復貧的不在少數。

下崗工人的困難。

中國最早的下崗工人。是從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的。大量的下崗工人主要來自國營企業。先從東北一家國營爆破廠在1984年破產開始。開創了工人下崗的先河。

1985年國營工業企業開始第一輪經濟體制改革,以廠長為法人代表的企業承包經營開始,大量工人開始下崗。隨之就出現了北京女大學生找工作難的社會問題。

1988年東北一些國營大工廠,工人形成了下崗潮,從此由北往南席捲全國,一發不可收拾。

南方的國營工廠少,他們就從國營商業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從1985年開始,南方的國營商業企業一夜之間變成了個人所有,可南方人由於具有經商的天賦,頭腦靈活。他們改革的既早又到位,下崗工人的生活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個個都成了小老闆。可這部分人基本都是廣東,福建,江蘇的沿海地區。代表不了南方內陸和全國絕大多數下崗工人。

90年我去縣工會開年會,縣工會主席在講全縣職工的福利救濟問題,淚流滿面。他說:“咱們商業企業的職工還好過。你們去看看曲軸廠,機械廠,等幾個廠子的下崗工人,人家都說窮得家徒四壁。可他們連四壁都沒有。因為人家外地來承包工廠的老闆。連原有的職工宿舍都不讓他們住。還是縣工會出面講情,一家人給一間小平房臨時住著限期搬離。他們不但沒錢花,也沒飯吃。他們都去賣豬飼料的公司賒欠豬飼料,說回家餵豬,實際上是回家當糧食吃,有的沒錢灌煤氣還生吃!"工會主席嚎啕大哭。我們就把全縣的職工救濟款全部集中發放給這幾個廠子的下崗工人,以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希望全縣各企業的工會主席和職工。能夠諒解。"

這僅僅是全國下崗工人的一個縮影,在東北的大城市下崗工人中,有的離婚。有的自殺。滿滿都是淚!

我說下崗工人比農民更困難的原因就在於此。他們不但沒有錢,連飯都吃不飽。還沒有自己的窩巢,是真正的無產階級。他們把美好青春都獻給了國家建設。到40歲50歲的時候下崗了,上有老下有小。他們這些流水線崗位上的工人,很難找工作。幹體力活又不如農民工。你說他們有多難?

現在國家經濟發展好了。可千萬別忘了這些下崗工人為國家建設的付出與對國家經濟困難時的默默承受。

千萬別忘了全國9億農民兄弟。他們是對國家付出最多。獲得相應報酬最少。是最沒有怨言,最安分守己的一個社會底層群體!


魯南觀點

作為下崗失業多年的老工人,看到如此話題,心就拔涼拔涼,辛酸落眼淚。下崗工人農民兄弟,在外打拚,處家過生活都不容易。

恕我直言,農民孬好有幾畝種糧食的土地,還有種菜的小園田,在吃飯方面全家不煩不愁,而城鎮工人吃根蔥都得花錢,不幹活就等於零,一家老小生存都存在問題。當然下崗工人農民弟兄混的有成就,十分富裕不乏其人,但就大多數人家而言,只能解決了溫飽,真心經不起小災小難的打擊,吃低保靠就計那是喪失勞動能力和懶漢之事,因為大夥還要稱起臉面,嫁女兒娶兒媳……

不寫了,接班時間到了,下班後還要去市場買袋大米,稱點白麵。


老夥計49547

下崗工人和農民生活都挺難的,但我個人認為還是下崗工人(特指城市鄉鎮的下崗工人)生活更難一點。

我老家附近有一個煤礦,礦區裡住了好多外地來的煤礦工人及其家屬。我小時候還經常跟我媽去礦區的集市上賣菜,當時特羨慕煤礦工人。後來,由於煤炭價格下跌煤礦公司效益不好了,就有很多下崗的工人。地裡的玉米棒子掰完之後,就有一些下崗工人去地裡找漏掉的玉米,有些是去地裡翻找漏掉的花生或是紅薯等 ,其實找不到多少農產品的。


首都農業人

當然是下崗工人生活困難,這是毫無疑問的,農民生活困難的情況現在已經不多了,只要有地人不懶,其實現在農民的收入是非常不錯的,現在政策對於農民的各種補貼,扶持,加上現代化的種植模式,農村現在種地一年需要忙碌的時間其實非常少,播種忙幾天,追肥幾天,收割幾天,其餘的時間可以去打零工,可以做生意,一些比較懶的人就天天玩牌耍錢,甚至把一年的收入全輸了。


所以,農民的生活困難基本上是因為懶。

而下崗職工呢?

下崗的一般都是年齡比較大的,這也就意味著上有老下有小需要養,現在養一個學生需要的花費就不用我多說了吧!那麼如果老人生病住一次院呢?

而最關鍵的是下崗職工的年齡讓他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現在招工基本上都是要求35歲以下的,而且對學歷還有一定的要求,基本上堵死了下崗職工的再就業之路。

我們這曾經經歷一次下崗浪潮,在單位工作了半輩子的人忽然就下崗了,每個月給幾百塊的下崗費,找工作嗎?整個地區經濟都不好,哪有那些就業崗位,而且像我上面說的那樣,年齡大學歷低沒有技術,人家憑什麼用你。

很多人無奈去做小生意,可是都說了整個經濟環境都不好,又沒有經驗,最後能成功的極少,而更多的則是雪上加霜,陷入更大的困境,最後只能去打零工,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很多家庭也因為不穩定的生活而解體離散,有的人遠走他鄉投親靠友去博一線生機。

我就曾經經歷過下崗,好在那時候才二十多歲,但也經歷了一段顛沛流離的時光,那時候剛結婚,單位破產,兩個人都失去生活來源,日子過得別提多艱難,我去修路,下礦,她去當理貨員,清掃員,現在想想還是心有餘悸,那種心裡沒有安全感,生活沒有希望的日子,真的是太難了。


沒事老挨削

我認為他們都特別的艱難,都過著生活沒有保障的生活。都得面對家庭,孩子老人等來自多方面的壓力,而自己的經濟來源有限,只能默默做苦力爭取血汗錢,經常入不敷出,但是相比而言,我覺得下崗工人是最難的,下面就來說一下原因吧!

首先第一點我認為重要的是下崗工人退路狹窄、負擔重!下崗工人不像農民還擁有土地、宅基地等生產資料,在自己年老但還有勞動能力時可以有所收穫,或者用以交換獲取一定的生活來源;下崗工人“五險一金”全靠自己解決,孩子讀書和贍養老人都是不小開支,特別是在兩千年左右國企改制時下崗的60、70後工人現在找工作十分困難,這些都是沉重的負擔。這使得下崗群體普遍對未來感到迷茫!生活壓力很大!




第二點原因!近些年國家更是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如精準扶貧、土地確權、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計劃,系列利好政策連續發出,對農民朋友來說應是喜事連連、希望滿滿。下崗後的生活非常艱苦,帶著年齡偏大的身體,在就業市場到處奔波,為了能過下去,選擇工資低的工作,即使這樣也不能帶來一份穩定的收入。所以相比而言農民工的生活壓力是要略微少於下崗工人的!



其實農民工朋友們也非常困難,我家裡也是農民,我深有體會!農民如果單靠糧食收入,那全家人的正常開支就會被困難死。所認只得外出打工出苦力掙錢。辛苦苦一年就掙幾萬元,除去孩子的學雜費和人情世事開支,所剩無幾。最後希望咱們農民朋友們和下崗職工朋友們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一顆愛你的心

可以這麼說,我近半年來在網上特別是在頭條,很關注民生,以及相關的其它社會問題。因此很樂意就自己掌握的現實,對此說幾句心裡話。

客觀地說下崗工人與農民生活都很艱辛,有的也確實困難(低保戶),這是不容置疑的。社會就是這樣現實,所以國家要努力追求共同富裕,分幾步走實現中國百姓的小康夢、國家的復興夢。

下崗工人的難是天底下都知道的事,這是中國一代產業工人,為國家宏觀調整企業改制,所做的貢獻與犧牲。也即所謂為成全國家改革整體利益,辛苦我一人。講到下崗工人實際困難,據我所知最早只有電影《鋼的琴》有所涉及,可那只是對下崗首波潮的描述,遠沒有涉及下崗政策對工人世代深層次的影響。

就拿我所知道的一些地區來說,現實是這樣的:一是對待下崗工人,有的地方只交了十年的社保基金。按現國家政策自己還需補交五年共十五年,到延退後才能享受養老金。

二下崗安置費,保底基數三千元,再每年工齡加四百元,這樣算來不到二十年工齡的,近萬元左右。這還包括失業金,也即下崗生活費一一供養一家老小都在這。還好當年為保工作,只能響應政策只生一個好,負擔相對輕些。另外,據我所知就這些安置費,還需一大部分還參加房改費用。

三分的單位工廠福利房,大多數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的,建築面積最多六十來平米,按現在是叫廉租房。碰到拆遷城區多補二十平米,效區沒參加房改的,單位工廠家屬院小高層房(不是集體宿舍),可符合規定的換廉租房(多為建築面積四五十平米)。碰到有拆遷蓋國家工廠的,多數要求要優先解決正式工作的,這做為產業工人及子弟,也情有可願。

四下崗工人原工廠廠房設備及廠區地皮是國家的(有關銀行的),工人並不能用這些折價來獲得補償。但這些欠國有銀行的帳,國家給個政策債轉股或其它…銀行照樣可活得滋潤輕裝向前。

與下崗工人(及以後城市居民後代)比,儘管農民生活也很艱辛,可現實的農民獲得感還是很實在的:

首先國家對農業農村農民很重視,出臺數個一號文件,今年也不例外出臺新時期農村振興計劃,這可是滿滿的政策紅利。

二農民只要勤勞地裡刨食,也能滿足基本生存,何況隨著城市化進程,還可離土不離鄉打工經商,參與城市建設。

三碰到拆遷,城中村或近郊的,有的就書寫一夜暴富傳奇(與上面所說下崗工人境地比反差較大)。就是不拆遷徵地,隨著國家新農村的加速建設,農村農民的變化也會發生深刻變化(這顯然是可以預期)。

四與下崗工人比,最長遠的利益是農民有宅田(地)山林等世代繼承權,這可是當年共產黨人追求的,耕者有其田的基本目標。當然當年沒有丟工作擔憂的,也很現實的多子多孫農民現在就有福了,現農村許多政策的享受都是按人口的。

不管怎說,社會不養懶人閒人,勞動才光榮。下崗工人與農民,都只能靠勤勞的雙手生活致富。我贊同這樣的觀點待國家發展了,一定要像當今不忘保衛祖國參戰老兵(由剛組建的退役軍人事務部總負責)一樣,不要忘記下崗工人及上個世紀出工出勞為國家集體利益服務,興修水利上交公糧的農民,適當給政策予以照顧[目前有的政策已有出臺,比如獨生子女(失獨)補償政策等]。

最後在結束本文時提個問題,請問當今的農村戶口真的吃香嗎?真的如有的地方出三十萬,不經全體村民同意都回遷不了,包括為求學的莘莘學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