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最近,張一山出現在董卿主持的節目《朗讀者》。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他回憶了自己的童星經歷,也談到了低谷時期,喧囂的世界忽然安靜下來,各種關於他“不會再拍戲”、“童星長殘”的新聞見諸報端。

說話間,年紀輕輕的張一山,流露出了很多不像他這個年紀的沉穩。

1

年少成名,很早就開始進入到一個成人工作的世界中,除了早早地擁有光環和榮耀,成長過程也彷彿加了催化劑。

2003年,張一山被《小兵張嘎》的導演徐耿挑中,在劇中飾演佟樂一角。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按照劇本設定的情節,佟樂來到白洋淀以後,把鞋弄丟了,他就光腳跟著嘎子一幫人到處跑。

蘆葦蕩裡,到處都是立著的小枝,11歲的張一山每天都是光著腳踩,滿腳都是血。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有一次父母和家裡人來劇組探班,看見一個又黑又瘦又小的男孩,坐在一旁吃盒飯,白水熬白菜配白飯。

父母立刻就哭了,張一山不希望他們覺得自己這麼可憐,始終強忍著情緒。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直到家人走了,他一個人才終於沒忍住,哭了,恰巧父親把車鑰匙忘了,回來拿,才看到了眼前的情景。

他,比同齡的孩子更早懂得要替別人著想。

2

“如果有時光機,我願意再回到大學時代,再在那兒,過一個完整的四年。”

相比很多同學大一就開始爭取各種拍戲的機會,張一山,在整個大學四年裡幾乎沒有接過戲。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原因很簡單:我讀的書太少,我看過的電影太少。

那段時間,張一山努力提升、不斷充實自我,他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的短板到底在哪裡,自己缺的是什麼?

就像那個著名的短板原理,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不在於這個桶有多大多深,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

同理,每個人能走多遠,能上升到什麼空間,取決於自己的缺點。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拿最近熱播電視劇《樓外樓》中的一個片段舉例:

警察署巡長孫無忌拿著逮捕令去樓外樓捉拿魯迅,一夥人氣勢洶洶而來,進門就問:哪個是魯迅?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抓人得有憑證吧,孫無忌拿出逮捕令,魯迅搭眼一看便說:抓捕周樹人跟我魯迅有什麼關係?

孫無忌一聽對方是魯迅,不是自己要抓的周樹人,匆忙帶隊離開。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回去以後,還信誓旦旦地說是對方搞錯了,一個姓周,一個姓魯,壓根就不是一個人。

看看吧,一隊人,一堆槍,一個絕佳的抓捕時機,就因為不知道周樹人筆名是魯迅,生生把人給放跑了。

沒文化真可怕,這就註定了孫無忌永遠都成不了大器。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演員也是如此。

看上去是“靠臉吃飯”的活計,背後,要求的是“聲臺形表”四個基本功的紮實度,要求的是摸爬滾打的片場經驗,更要求的是一個人的閱歷和生活經驗。

美好的皮囊不過幾年,內裡有沒有貨真價實的料,才真正決定了演員的創作水準和藝術生涯。

3

張一山讀大學的四年,外界不斷有聲音,說他童星淪落,以後再也拍不了戲了,說他是童星長殘的典型代表。

他說,人好在有自知之明。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聽到這些聲音,看到這些報道的他,並沒有太多的情緒,也並不急於趕緊做出點什麼去證明自己。

他繼續安安心心地讀自己的書,交自己的朋友,上自己的學,珍惜這段人生中至關重要的部分。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不慌張,穩穩地按著自己的既定目標一步步前進,踏踏實實的,他知道要什麼,也知道自己是誰。

電影《迷失東京》中,逐漸過氣的好萊塢影星鮑勃對斯嘉麗飾演的年輕女孩說過一段話:

你越瞭解自己,瞭解自己要什麼,你就越不會被困擾。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記得前段時間,有篇“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文章刷屏朋友圈,說有些人不動聲色間,就到達了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它直接道出了同齡人的焦慮,被擊倒的挫敗,彷彿自己被時代拋棄了,連聲再見都沒有。

“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潛海溝,它只是在一張標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定義也並非只有一種,每個人都有各自該走的路和方向。

貪念多而不行動的人,才是真正的焦慮患者。

《紐約比加州時間早3個小時》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

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卻在50歲去世

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

然後活到90歲

有人依然單身

同時也有人已婚

奧巴馬55歲就退休

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所以,放輕鬆

你沒有落後

你沒有領先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

一切都準時

4

張一山經歷過童星時期“走到哪兒都有人喊劉星劉星”的火,也經歷過無戲可拍、拍的戲出來效果不好的尷尬期。

甚至機會得來不易的同時,他也更加明白,只有不斷產出優質作品,才會成為一個好演員。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有很多劇本,很多角色,他自己覺得挺有意思的,挺想嘗試的,可另一方面,他也會考慮是否對觀眾有意義?

這就是他說的,甄選作品時的兩個標準:對自己負責任,對觀眾負責任。

張一山的三句話,使我變成了他的死忠粉!

在時下小鮮肉盛行,同時也備受質疑的時期,張一山就這樣成為了一個例外。

並不是他已經到了多麼無法企及的高度,或者他比同齡同行優秀了多少多少,只是因為他擺出了一個當下年輕人最該有的態度。

眼光更多關注在自己身上,關注自己該走的路,厚積薄發,自然不急不躁。

還是那句話,貪念多而不行動的人,才是真正的焦慮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