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安全每週質量報告——端午節來了,你愛吃的粽子安全嗎?

端午和春節、清明、中秋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過端午節,少不了要吃粽子。隨著時代的發展,粽子的口味越來越豐富,肉的、蛋黃的、蜜棗的、紅豆的……在糯米和不同食材的巧妙搭配中,總有一款能征服你的味蕾。本週的《食品藥品安全每週質量報告》,我們一起來關注時令的粽子。

食品藥品安全每週質量報告——端午節來了,你愛吃的粽子安全嗎?

端午前夕,各大賣場的貨架上擺滿了各式的粽子,前來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市民們說,過端午,中國人肯定要吃粽子,從小到大一直都是這樣,而且小孩子特別愛吃,尤其是肉的、蜜棗的、鹹鴨蛋的。超市工作人員介紹,今年粽子的銷量相比去年有所上升,50元到80元左右禮盒裝的粽子比較受歡迎。

為了確保節日市場安全,針對市場上熱銷的粽子,最近,揚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了專題檢查。

食品藥品安全每週質量報告——端午節來了,你愛吃的粽子安全嗎?

粽子抽檢 合格率100%

除了進貨、銷售渠道檢查之外,食藥監部門還委託相關檢測機構,對市場上在售的粽子進行了專項抽檢。本次專項抽檢,共抽檢粽子41批次,其中生產環節3批次,流通環節38批次。檢測項目為:鋁的殘留量、過氧化值、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納他黴素、糖精鈉、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黴菌以及防腐劑比例等。

經檢測,41批次全部合格,合格率100%,這說明市場越來越規範,越來越安全。

食品藥品安全每週質量報告——端午節來了,你愛吃的粽子安全嗎?

檢測項目的標準和風險

這些檢測項目和食品安全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如果超標會對消費者帶來什麼樣的危害呢?

揚州市食藥監局綜合處副處長王宏兵介紹,檢測過氧化值是針對添加餡料的粽子,比如說肉或者有堅果類的粽子,檢測執行標準有兩個,一個是國標速凍米麵製品的標準,另外一個是粽子的行業標準。目前,國家標準過氧化值的限量值是0.25克每100克。

食品藥品安全每週質量報告——端午節來了,你愛吃的粽子安全嗎?

食物中過氧化值超標有什麼風險?

王宏兵說,過氧化值超標說明粽子裡面餡料存在一定的腐敗作用,當然它跟其他東西的腐敗可能不一樣,特別是肉製品或者堅果類餡料,主要是體現裡面油脂的一種氧化,這實際上是油脂的腐敗,長期過量的服用,對人體組織細胞有損害。

專家介紹,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納他黴素都屬於防腐劑相關檢測項目。王宏兵說,納他黴素是一種常見或者說相對安全係數比較高的防腐劑,對黴菌生長的抑制作用特別明顯,目前在粽子裡的限量標準是10毫克每公斤。

食品藥品安全每週質量報告——端午節來了,你愛吃的粽子安全嗎?

致病菌檢測有何意義呢?食用致病菌超標的食物又有何風險?

如何正確選購和食用粽子?

雖然這次抽檢的合格率為100%,消費者日常在挑選、購買粽子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選擇正規的商超購買;

第二,如果包裝的袋子有脹氣、漏氣的情況,不要購買;

第三,要看標籤上是否有SC證。

食品藥品安全每週質量報告——端午節來了,你愛吃的粽子安全嗎?

邗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科副科長金鴻賓介紹,SC證就是食品生產許可證,正規的生產廠家必須要有這個證,否則是不可以生產的。

因為粽子的原料特殊,營養專家表示,老人和孩子等消化能力弱的人群要少吃,糖尿病患者也要少吃。另外,不要單一用粽子代餐,過量食用粽子可能會營養不平衡,胃功能差的時候吃粽子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而且粽子最好是熱著吃,可以減輕胃的負擔,吃粽子時還要注意補充水果和蔬菜的攝入。

“吃”是一門簡單而又高深的學問,除了食物是否美味,食材的安全和營養比例越來越得到重視。如何科學對待食品安全以及健康飲食法則?敬請繼續關注每週的“食品藥品安全每週質量報告”。

來源 | 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